|

楼主 |
发表于 2015-1-6 23: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801部队历史沿革 (资料)
* g& c0 w: {! V# N) U6 O( c0 h- n" ]9 G
(1966、8、1—— 1983、9、15 )
/ J& R$ o+ m7 s% N! [) f$ y% H3 h" A
(未经有关部门审阅,如有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所史料为准。)
0 s$ ?6 Z) l" z! c
" D9 @$ M; h, y7 W7 E& a- s8 ]* k% L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 801部队最初组建于1966年8月1日,是基建工程兵的初创部队,初建地在四川泸州纳溪县。兵员组成为当时的化工部第七化建公司中,符合当时征兵的政审及身体条件要求的技术人员及工人“工改兵”,和铁道兵(以贵州兵为主的连排干部)补充干部整编而成。第一批义务兵为当时的四川省江北县(现在的重庆市渝北区)的66年兵,以上这几个方面人员形成部队主力。部队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801部队;番号为基建工程兵第801大队(团级)。而后分别驻湖北省宜昌市和湖北省应城县(市),74年初移至湖北省枝江县(市)。当时部队6个区队(营),每个区队(营)下辖四个中队(连),加上直属中队将近30个中队(连),总兵力5000余人。
! [% r( | e+ I6 k/ p S2 D. s 1974年初,为了适应部队发展的需要,从安徽省的化工部第3化建公司选调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工改兵”充实到801大队,同时部队开始移驻湖北枝江,担负国家重点进口大项目的建设任务。2 @4 n% E* K- D$ `1 m4 Q k
1974年下半年,建字801部队代号变更为“建字541部队”,番号仍为基建工程兵第801大队。
6 X X6 ]7 k& C 1977年初,从801大队“一分为二”组建802大队,部队代号为“建字546部队”开赴辽宁锦州,部队驻地在锦州市古塔区钟屯(其中一部分驻锦西化工厂;即现在的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 \' C& u; l/ {6 T2 Z* m9 c
1978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兵种部成立(大军区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兼任政委,李人林任主任。(此前在国家建委设整编办,称谓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整编办公室)同月批准组建基建工程兵81、82支队(师级)同时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化部兵办(师级)升格为石油化工指挥部(军级)& f" w2 Q( X# z I6 U6 s
1978年8月,军队统一改为五码代号,番号也将“大队”改称“团”801团为00811部队;802团为00812部队。
) t7 R' q; R; L' o1 { 1978年11月,由801团抽调骨干充实到到新组建的81支队(师级),部队代号中国人民解放军00819部队,支队驻地;湖北钟祥胡集。下辖803、804、805团,及教导队、医院;部队代号依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00813、00814、00815部队;由802团抽调骨干充实到新组建的82支队(师级),部队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00829部队,部队驻地为黑龙江大庆,下辖806、807、808团,代号依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00821、00822、00823部队。(由此可以看出,基建工程兵石化部队的801——808团,都和1966年组建的“建字801部队”血脉相联。)
# ?: g* d3 E X7 g 801、802团一直是独立团(大队),归基建工程兵石油化工指挥部直辖。石化指挥部兵力最多时8个团及机关,近3万人。1983年撤编后(兵转工),801团整建制转业,现为中化建集团14化建公司,在南京大厂区,目前公司发展及经营状况甚好;802团整建制转业为:深圳市机电设备安装公司,现为深圳建安集团公司。(基建工程兵共转业深圳的有8个团,一个医院,共两万余人。这支英勇善战,敢打硬仗的基建队伍,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及深圳市民誉为特区建设的“拓荒牛”)。805团早在81年就撤编,803、804团在82年和编为一个团(番号为803团),后转业为中化建集团16化建公司,在湖北宜昌;82支队的3个团6000余人也分散转业至大庆油田。这是我所知道的最早的"建字801部队”及基建工程兵石化部队的历史沿革。如有不对之处,敬请老首长、老战友斧正 。
9 L, R3 H7 t& G: \
) D V% l/ ]. O0 f6 J/ k" i( R& o 附: 我们部队兵源结构:66年兵:四川江北县(现重庆渝北区) 69年兵:四川万县地区(现重庆万州)、四川渡口地区(现四川攀枝花)70年兵:四川绵阳地区;71年兵:广东韶关地区;73年兵:陕西咸阳、汉中地区;74年兵:湖北黄石地区;75年兵:广东台山县(市);76年兵:江苏徐州地区;77年兵:陕西商洛地区、四川泸州地区;78年兵:湖北荆州地区、黑龙江哈尔斌、齐齐哈尔市、辽宁盘锦地区;79年兵:吉林通辽地区(现内蒙古通辽市)、浙江宁波地区;80年兵:上海市、浙江舟山地区;81年兵:甘肃张掖地区。(注:因文革及林彪9·13事件,我部无67、68、72年兵)
$ _$ E& c" n* f! \6 P5 H; v; s 我们72年12月从陕西征招入伍的1020名战友( 73年兵)分布情况:咸阳地区(306人),其中:户县(现归西安):102人; 高陵县(现归西安):127人; 淳化县:77人; 汉中地区(714人),其中:洋县692人; 佛坪县:22人。
5 X: u1 G! n: N/ L% @" }- ` 户县籍战友分布:祖庵:60人;玉蝉:37人;涝峪:4人;渭丰1人;共102人。" q* |: x9 I* R8 E: O1 r) E
参军后,我们户县籍的战友们随部队转战全国各地,足迹遍及祖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随着部队的扩编和发展,801—808团均有分布。40年后,大部分战友都荣归故里并安居乐业,但仍有一部分人退伍转业在广东深圳;江苏南京;湖北、辽宁、黑龙江等他乡异地定居。" U6 O% Y+ m/ D
' t. @; s* y2 u6 H8 e (由于各种原因,以上资料难免有错误和不到之处,敬请各位战友批评指正.)
2 V4 t7 C# }- B7 L, _* i: T- B 金如耀 2012年10月于咸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