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催熟的葡萄卖相很好。 “美容”葡萄 好看不好吃
' A) _% ]4 w( h1 l! } 近期的水果市场可谓是一派繁荣景象,继西瓜、桃子、甜瓜等水果之后,眼下,葡萄开始陆续上市。日前,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很多市民反映一些卖相好的紫葡萄口感并不好。/ r5 y: f0 i0 Y- A: h3 k
市民反映
1 J% y8 d" E0 @ 买来的紫葡萄为啥又酸又涩; G' k7 h; e* v
“最近买的葡萄都不好吃,酸溜溜的,尝不出一点儿甜味。”家住经二路的侯女士说,前两天她在自家小区门口的水果摊前买了两串紫葡萄,结果回家一尝,酸得没法吃。紫葡萄怎么会那么酸呢?侯女士担心是买到了染色的葡萄。走访后,记者发现,和侯女士有同样顾虑的市民不在少数,“前几天从户县经过的时候,发现地里的葡萄大多数还是青绿色的,怎么这么快就变红发紫了,不会有什么问题吧。”钱先生说。
" e+ ]" m9 o& [; `9 ~/ n 带着疑问,记者询问了胡家庙水果批发市场的一位葡萄经销商,他坦言,侯女士买到的葡萄并非被染了色,而是一些果农为了提早让葡萄上市,在葡萄生长时期使用了催熟剂。这种催熟的葡萄卖相好,保存时间也长,但内部果实并未成熟,所以口感酸涩。% }3 V, B& N" ^# Y& O- H
果农证实
! U4 r q2 Z1 j# ?0 D. w& [: T 部分“早产”葡萄喷了催熟剂) |4 | J# C& Y% m7 o
采访中,这一说法在葡萄种植户那里也得到了印证。“还没到时候就摘了,肯定不好吃。”长安区滦镇葡萄种植户张女士有十多年的种植经验,她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部分看起来又大又紫,吃起来却很酸的葡萄是用催红剂、催熟剂之类催出来的。
- h3 p' E6 Q, T8 w" T+ u( w 原来,张女士家所种的葡萄品种是“藤稔”,这两天刚完成果实套袋工作,“前些天雨水多,果子上色不好,到现在地里的葡萄大都还是青的。”她说,虽然农技专家告诫说果实自然成熟较好,但一些种植户,为了卖个好价钱,给果子喷了催熟剂。
* r2 ]+ ?+ x6 m; B+ { 市场现状! Q; i- N8 A% V% h4 O
“早产”葡萄有价有市
6 ]" l# |4 {" E D$ R; s$ P* @ 其实,在7月中上旬时,“早产”的藤稔、巨峰等品种就已经频频“露脸”。
0 _0 N P& ?' j% M1 N8 C 昨日上午,记者在华清路附近的街道边上看到,有不少商贩推着自行车售卖葡萄,“买点儿吧,你看这颜色多好看。”看到有人路过,商贩立即会开口推销,“现在葡萄卖得怎么样?”记者问,“卖得挺快的,现在大家都爱图新鲜,我每天早上带大概200斤货,中午一过差不多就能卖掉一百多斤。”商贩说。. e9 \" Z4 g( ?
上午11时,记者在胡家庙水果批发市场葡萄销售专区看到,虽然已经过了批售高峰期,但每个葡萄经营店门口,仍有货车停靠装车或卸货。% P6 N' N& b7 S7 v: D/ N/ [; L5 O
“葡萄从上市开始,量一直走得不错,价格方面也比较理想。”一葡萄经营户说。记者了解到,葡萄刚一上市,每斤的批发价就接近10元,随着成熟期的到来和上市量的增大,其价格开始逐渐回落,目前的批发价格已经跌至每斤四五元。“别看就差这么几天,售价上差得太多了。”一位卖葡萄的商贩感慨道。* X3 Y% l8 a O8 _2 M
专家解读:“乙烯利”属低毒农药
g! I+ r/ \- }4 s' w } 催红剂的学名叫“乙烯利”,也就是俗称的催熟剂,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属低毒农药的一种。7 b# ^" L8 M7 O w" x" [* G
可引发哮喘或早熟
. ]* c8 p) N0 {+ B h3 b 专家表示,人体食用农作物上残留的“乙烯利”后,有可能引发哮喘,甚至致癌,儿童食用也有诱发早熟的可能。水果沾上“乙烯利”,需要半个月至一个月才能完全挥发。若达不到这个周期,有毒物质将可能会残留在果实内。; P- Z( r3 D' z( _2 F
支 招
4 E' B" w9 t! ^9 w 如何辨别催熟的葡萄" q: V& l# S& n3 F
如何识别催熟的葡萄?什么样的葡萄才好吃?陕西省葡萄产业联合会会长刘兆强表示,消费者可以从外观和口感两方面辨别。2 b- k. Z6 a: l3 x
“市民可以了解葡萄品种的正常成熟期,在购买时,如果每一颗葡萄颜色都很深而且亮度很好,就很有可能是催熟的。”刘兆强说,相反,如果一串葡萄中,能区分出熟的和不熟的葡萄,则说明这串葡萄没有经过催熟。“而且,自然成熟的葡萄外皮上会有一层薄薄的白粉,一擦就掉。”刘兆强提醒市民,从口感上说,催熟的葡萄不甜,而自然成熟的葡萄口感较为甜滑,果梗部分颜色较为新鲜。此外,他建议,市民吃水果时尽量食用应季水果,首选本地时令产品,最好是去皮后食用。
$ O/ }2 ^" m' |& l. @ 揭 秘9 [' y3 L& ~) X# e8 B' I
使用催红剂亩产可增加一倍
/ N0 Z% A5 J- k# G, Q8 M9 f# X4 F 陕西省葡萄产业联合会会长刘兆强表示,催红剂的学名叫“乙烯利”,也就是俗称的催熟剂,在刚挂果时使用,能让葡萄提早一周左右成熟。“由于‘乙烯利’属低毒农药的一种,虽然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但不能提提倡使用。”他说,果农将其喷洒在葡萄果实上,可以提高葡萄产量,原本亩产3000斤可以提升至4000斤甚至到6000斤之多。
) t) X$ v- K5 E
3 ]9 }8 |/ B1 h2 `) l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