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京建邺区,兴隆陶瓷城曾如农村耸立的宫殿,带来了此地从未有过的繁华。在遭遇强拆之前,在陶瓷城化为一片废墟之前,我们觉得故事里的一切似乎都很完美。
. [) T2 v6 z n \ w' `$ w4 e N
$ ]3 ?. B2 n, m2 V, R& b7 i2 N兴隆的陶瓷城,一切都很美0 O: o, r% t# j6 ?
: w: f/ R% B! D- h. D, w$ g* h+ I
十多年前,南京江华陶瓷有限公司老总王尤德受到当时南京建邺区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的吸引,在建邺区江东南路投资建设开办了南京兴隆陶瓷城,当时有不少浙江商人一起参与此项目。1996年12月,经南京市建邺区计经委批准,兴隆陶瓷城正式开始投产兴建。到了1997年11月,经建邺区政府兴隆办事处同意进行二期工程扩建,租用兴隆街道村委会土地,建成的兴隆陶瓷城占地100余亩,其中房屋面积52141平方米,江华公司拥有房屋面积35430.5平方米。9 `2 U/ l, Q# Y1 O0 h) f0 i
$ A" P5 t2 _0 Z/ s: v 源头活水来,荒漠变沃土。众多商家的热情加盟,不久便让兴隆陶瓷城年交易额超过15亿元,加上经营户的税收,每年为当地政府增加1000多万元。在上世纪的90年代,陶瓷城的规模效应不仅仅体现在促进税收,更重要的,是陶瓷城还帮助解决了1000多位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为百姓谋取福利的同时,也缓解了当地政府巨大的社会压力。
! |; w* b0 k: @' @# o 0 U0 M2 h2 B0 _3 e, `
0 X) A" s9 [( b5 f% E q(原建邺区长徐国庆(右二)参加兴隆陶瓷城落成开业仪式)
' S t8 \3 [) g
' F$ I/ F6 v% m, h8 u* b 到2000年左右,兴隆陶瓷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已经大为提升,而江华公司在南京市建邺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带头作用日益显现,原来荒芜、落后的建邺区江东南路逐渐发展为繁华街群,一些媒体称之为“金陵第一街道”。2000年4月26日的《新华日报》在题为《“兴隆”何以兴隆》的整版报道中写道:“最早来此落户的兴隆陶瓷城,去年市场欲扩大经营面积,街道的郭毓仁书记、吴乐云主任亲自帮助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不到半个月,就将用地解决了。街道还帮助市场建立了党支部,使流动党员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党员经营户积极性倍增,而且党员经营户牌子挂上以后,得到消费者的信任,生意也好了几成。”
; @! ^4 [8 l7 n# U- ?4 v# d
( @6 N9 s- c% R0 p; R 媒体日益关注和宣传,省市区领导的深入调研,税收、就业不断进展,可是兴隆陶瓷城的一切在2005年8月26日戛然而止。
' N) |; M! Q U% ?. }. R7 {3 p" l8 m) j6 ~ x
陶瓷城的过往看起来很美,现实却无比残忍。
+ _& s2 ]# f8 l. C& a5 C
# U C# W# V! q烟尘滚滚,陶瓷城化成废墟
$ B3 j& G- e6 _. d; `
9 v3 U- z7 f, A 2003年3月,事情起了变化。
) S; ~4 W2 T* R- d x; q$ }* U8 b
6 s) J5 h( X, x! Z. r 随着十运会的临近,或许是出于城市形象和十运会整体规划的考虑,曾经为建邺区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兴隆陶瓷城成为砧板上的鱼肉,其所在地被纳入了拆迁范围。用时任建邺区常务副区长梁建才的话来说:“在当时是有当时的推动作用,那再往后看呢,那是给城市建设增加了负担,增加了成本,这个东西……那时候是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要求,而现在跟那个时候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二期越来越趋向城市规范,规划建设和城市发展需要而且国家对规划和用地政策也发生了调整。”(来自江华公司2005年8月25日录音资料)
" @+ \7 Z. \* l. H; Y# Q; G# q; h( ]0 |4 R/ m
可是,在建邺区房产局向江华公司发送拆迁通知书后,双方并未能就拆迁补偿达成协议。2005年8月26日,南京市建邺区执法局以江华公司所属房屋是“违建”为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兴隆陶瓷城拆得一片支离破碎。由于拆迁现场江华公司员工的激烈抵抗,拆除工作被迫停止。 x& ~' t+ e- I6 _# X( }
' M' Y/ ^/ e$ q1 A, e6 A
# i) k9 _# _3 f- J* W5 N9 F
: p* v9 c1 \1 @ {( }
* H1 X w" a* O# h7 B! ]
" M" F* a% @" K7 D8 ~(图为当日强拆现场,昔日繁华的兴隆陶瓷城被一举摧毁,现场不但有拆迁队,也有公安施工车辆出动。)' Z# V* B7 S% v
9 A; I. m: I; p/ J8 y# \& E1 ] 心头滴血的王尤德与公司员工一方面试图向政府追要合理补偿,另外一方面也在为无辜被驱出陶瓷城、面临家破人亡的经营户积极寻求安置。濒临破产的江华公司在接下去的时间里与建邺区政府相关部门、相关领导展开了60多次补偿谈判。然而始料未及的是,一方面赔偿谈判一无进展,另一方面令人震惊的事实却在不断蔓延发生。# p( h$ e# j5 F% [5 n
2 N6 X0 H, I1 O
2006年12月13日,在没有签订补偿协议的情况下,江华公司所在地块被强行挂牌出让。2007年1月18日,江苏凤凰置业以10.1亿元取得该地块。4 r0 g9 `7 m g* F* I; |
/ v# A2 Q7 G1 \. r0 M 为了能帮助凤凰置业顺利开工建设,建邺区政府更是想出了一条“妙计”,彻底地将江华公司击落深渊,让江华公司老总和员工欲哭无泪。2008年2月6日,全国抗击雪灾的除夕之际,江华公司员工全部回家准备过春节之时,建邺区执法局偷偷地将江华公司剩余经营房全部拆除!( {& y! h; |& }. H, [
5 T+ T& o# @5 [ I4 h
怒火和泪水都止不住,陶瓷城如今已是和熙苑。在建邺区政府看来,那或许是凤凰置业的涅槃,可他们却再也不愿看背后泣血的江华公司、被毁灭的兴隆陶瓷。2008年6月,投诉无门的江华公司向南京中级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2009年1月16日,南京中院判决确认被告建邺区执法局的强制拆除行为违法。
/ M/ m9 e- F, {( q4 P! S3 j* Q# d& @0 J {# w) b* j. b0 y* g' q
然后,可以救命的补偿金并没有到来,建邺区只向江华公司赔偿了2008年2月6日因未通知而直接行驶强拆造成的拆除损失、房内设备和办公用具损失,仅计3542737.56元。# P1 t' ]# B1 p* K2 W% K# o& i
- F7 ]- b: H3 T3 k' `昔日“金陵第一街”,如今变“违建”?
* `4 s+ O$ t# X+ Q
2 P9 Z7 O. S6 w% e! O/ ~( W+ h) U 无论老总、员工,满脑子都是问号。7 Z0 g4 ^% X6 w5 ?
: Z+ `) [" a/ z1 h- n8 _" U 强拆违法,可是法院的判决并没有换来合理的补偿,因为兴隆陶瓷城是个“违建”!招商引资而来,凭着政府的文件而建,如今一句“违建”之后暴力强拆,却再也没有相关部门和领导愿意听江华公司的满腔委屈。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与江华公司一同投资、兴建兴隆陶瓷城的福建永泰县市场服务中心却因为被拆除的13368.49平方米房屋,获得了3048万元补偿。王尤德想问,这一切是为什么?
8 ]' L+ J# G4 H6 P; v2 K+ e3 A
$ Y1 \2 ~* Q5 a5 o
; t1 T$ L9 z$ o9 S- }
6 m) {) x4 J/ A* u0 k, U% j n/ k( E8 n l7 w, c; [
) _/ K- B- M) o9 P8 ^
(昔日繁华的兴隆陶瓷城 如今早已不见踪影)& \8 d3 p/ t3 R: t8 A
# z4 b3 h( X S+ m( P, W
政府口中的“违建”,兴隆陶瓷城真的是违建吗?作为一名外来的生意人,王尤德根本想不到当年南京市建邺区计划委员会白纸黑字的红章文件,时过境迁后其实随时都可能是废纸。
6 k5 _/ H, a4 v! L! Q6 ?, R7 h- |2 |/ P
事实是什么?江华公司在兴隆陶瓷城经营的近9年中,有关行政机关并未对涉案建筑物提出异议,公司经营行为还得到了当时的省、市主要领导、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充分肯定,而2003年该地段被确定为征地拆迁范围后,陶瓷城随即也就成为了“违法建设”,让公司及其员工何以能够接受,何以能够认同?更何况陶瓷城内相同性质建筑物未被列为违法,且按拆迁政策获得了拆迁补偿!按照同等补偿标准,江华公司的补偿款将不止8000万!难道仅仅是因为江华公司的房屋面积更大,建邺区政府就想赖帐吗?7 u! x4 P6 {! _
+ V! e8 Q" G$ M* C( e! R# k: D; [; i/ b
7 k8 J# Z! p8 P4 O+ X
+ }. t; N8 U# S5 q$ Z1 }
0 ]8 \% l4 h5 M* Z- H* q6 ]原省委副书记顾浩参观兴隆陶瓷城
8 D2 a$ F" { W8 ~5 Q6 ^
# m* w. X1 ^' A& Y5 ]2 z1 S 虽然江华公司在获得政府许可后并未再办理规划许可证,可陶瓷城并非私搭乱建,完全应该与损害国家或集体利益的违法建筑相区别,这一点在国 办.发明电[2003]42号文件《关于认真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紧急通知》中有明确规定:“各地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城市房屋拆迁中久拖不决的遗留问题。……对拆迁范围内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手续不全房屋,应依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补办手续。”, U1 q% r0 q6 ?( J3 x; E% l6 m
8 J: o# I/ s' ^! i* s# m' U 但是被利欲蒙蔽的建邺区执法局不但没有给与公司补全手续的机会,反而以野蛮手段暴力拆除了江华公司房屋,径行确认兴隆陶瓷城是违建而拆除且不给予适当补偿,是违法违规、赤裸裸的掠夺之举。纵观最近几年大发展过程中南京市建邺区,强拆事件屡见不鲜,可谓劣迹斑斑,《中国经营报》2011年1月9日就有《南京建邺区违法强拆遭拆迁户3400万天价索赔》(http://news.hz.soufun.com/2011-01-09/4336061_all.html)一文详述了建邺区政府与民夺利的种种手段,不禁让市民和支持建邺区建设发展的商户心凉。
- B% [; ~2 C4 d( ~/ X) P. |( E3 L, @9 k5 u; O' D( L- u
在拆、将拆和未拆的:言犹在耳的声音
1 I, G( s7 l/ E( F M- M4 D( E
. t3 M+ K0 Q$ O% V$ S) {$ o8 i 满眼的拆迁,每一位市民、每一个商户都有可能遭遇江华的悲剧。江华公司对建邺区的发展是支持的,甚至是建邺区这么多年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公司要的并不多,只是希望能获得与周边商户一视同仁的补偿,只是希望政府能正视这家曾经做出贡献的民企的合理诉求。可是,这满目疮痍的建邺区里,我们还可以期待吗,还可以相信谁吗?4 |- ?$ L0 g8 ] w
+ a* j4 O$ t) @0 E8 U! ] 那一番“迎十运”,兴隆陶瓷城化为尘埃;此番又到“迎青奥”,又会有谁成为牺牲品?9 o: ~' l3 ]1 R( @, _3 Z4 m
3 A3 _2 P {- y- U9 F# C8 ` 那些似曾相识的声音犹在耳边,《建邺区迎青奥"千日行动计划"工作方案(草案)》(http://nj.focus.cn/news/2011-07-22/1397434.html)在2012年的7月下旬已经出台,方案提到:“到2015年,新城科技园建成创新载体140万平方米、集聚科技创业企业1300家……(河西CBD)建成创新载体20万平方米、集聚科技创业企业300家……打造江东中央活动区(CAZ),未来江东区域内建成商业载体110万平方米,办公载体60万平方米,高档住宅建成70万平方米,酒店式公寓建成40万平方米,五星级酒店3座以上……”$ F3 e/ O: `) O8 m- J
. \6 _, P+ ~4 W+ P6 F# e" ~
如果这些大型的建设项目得以建成,建邺区又将掀开新的面貌,不过由此新一轮的拆迁浪潮也将再次席卷。可是蓝图的背面,之前遗留的兴隆陶瓷城拆迁案尚未合理合法地解决,此情此景下,区政府又将如何取信于民,如何让百姓和商户心甘情愿配合?" C! O5 R& j4 f0 w
( [6 x7 H! ?" Y \ 而8月14日的《金陵晚报》报道:“到明年6月底前,建邺区要完成15万平方米的拆违任务。”15万平方米的拆违!如此坚定的声音背后,到底有什么可以成为我们的信心之源,到底有什么可以保障百姓和商户的权力?2 t; h9 y: m$ \6 S# _+ `2 U& R$ ]
4 ]6 b8 w8 L$ L) O- I# p
希望建邺区政府能给已经受到强拆伤害的江华公司、已经被摧毁的兴隆陶瓷城经营户一个交代!希望建邺区政府能给那些在拆、将拆、未拆的人们一个交代!希望建邺区不再有非法的强拆,让建邺区的市民和商户不再无助泣血!. }2 w `' F0 r2 _$ Q
" h$ Q& B% @( X* e/ p( a0 x 其实不仅仅是兴隆陶瓷城,不仅仅是在建邺。现在,在青奥会越来越临近的日子,整个南京城陷入了空前的大拆大建,比如在栖霞的新伊汽配城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比兴隆陶瓷城更为惨烈的是,新伊汽配城得不到一分的赔偿!
: g3 p, p% g N: J/ |) U3 K/ o) d2 [: }) J; Y: \. J! n5 U
/ [" O, P( G2 I. ]% 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