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揭“北京谎言”排水标准1至3年一遇
9 M v% k0 \9 W/ H7 A/ I6 \
9 X2 f5 a1 y9 H L" j7 n8 e; E% i( F- {5 f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王毅曾介绍,目前,仅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排水管线能达到5年一遇的排水标准,北京市市政雨水管网大部分是按照1至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的,也就是能够适应每小时36毫米至45毫米的降雨。(腾讯网): ^. e+ l/ Y( n8 X. w7 n
5 W" X( m$ i' ]# s: l6 x
1 M2 Q0 {! R2 ?: Y" u1 S 这一说法正确吗?笔者以为,这又是一个天大的谎言。因为,笔者在《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网站上看到北京市水务局长程静在《北京市2012年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工作讲话》,若将《讲话》与之作比较,就会发现“北京谎言”的本质了。
# u5 u/ n8 b0 E C% b
9 h' `3 C- K3 `6 C( t
+ |- W3 C, k) g9 W$ x% y- y6 y 北京市水务局长程静《讲话》摘录如下:
/ E8 r2 B$ F7 f/ ~( \: L0 @, g7 J; y' X& B
' d. Y' J9 m# X% w5 f 一、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回顾
4 ~/ b" x; A/ s6 z) ^: x4 o; r) O$ b6 L& s: q
8 f! R9 S1 c* z/ n) A2 @. X; l 2011年我市汛情呈现出“三多”的特点:一是汛期降雨总量增多。汛期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478毫米,是自1999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局部极端降雨天气频繁发生,小时雨量超过70毫米的有17站次,明显多于常年。二是汛期河道汛情偏多。部分河道出现近十年来最大汛情,“6.23”、“7.26”、“8.13”部分城区河段出现了超20年一遇洪水。三是洪涝灾情多发。汛期,道路积水、房屋漏雨、山洪等险情较为突出,供电故障、地铁故障、树木倒伏等次生灾害频次较多。“6.23”城区出现了自2004年以来最大内涝,“7.24”密云出现了自1994年以来最大汛情,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5 n6 J7 q/ ] ~$ i2 z
; P. F2 X0 P% w7 I& W * e) I8 P8 y. c
大家想想,既然北京市防办都知道北京市的汛情,而且这个汛情是从1999年就开始观测了的,那么,北京市防办难道会不知道“北京市市政雨水管网大部分是按照1至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的”?如果知道,为何不管?为何不向城建部门和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出,对其加以改造?而事实呢,如此多年北京市水务局对北京市市政雨水管网从无提出过异议。试问,这不是个谎言又是什么?这不是在推卸责任又是什么?
b3 t, P3 p& X+ M
, H+ o! b9 p" Q9 H: g7 M ' C3 m2 [) Q$ d0 y" x5 [
二、防汛指挥决策调度水平明显提升( \4 J' o0 x8 d/ D$ a/ _: r
+ W: h _+ P. W5 @! {4 ~
( |5 l2 ? j B1 B 针对极端天气频发突发的复杂天气形势,市指挥部加强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从预报、预警、指挥、决策、调度、抢险等环节进行全过程有效管理,做到早预报、早预警、早部署、早准备、早布控,有效应对了强降雨。& ~/ q5 c, J/ z/ D3 C$ ?
9 c$ r, e$ ]4 C% W 1 B) S, E# J6 w: G
大家想想,既然北京市都能做到“早预报、早预警、早部署、早准备、早布控,有效应对了强降雨”,为何强降雨真出现了,但又不行了呢?这能叫“早预报、早预警、早部署、早准备、早布控”吗?反过来想,如果不是北京市对防汛抗旱工作麻木不仁,叶公好龙,那么,明知北京市市政雨水管网大部分是按照1至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的,那为何又不向防汛抗旱指挥部汇报,为何不要求整改呢?这不是失职吗?而每年的水利建设资金派上用场没有?如何使用的,又如何体现“早预报、早预警、早部署、早准备、早布控,有效应对了强降雨”的呢?很显然,这又是在说谎呢!
4 s, i: I! }# g1 B# T# T! m; l: f# A
2 Y" b7 V6 x) g; d+ Q 1 ^' Y+ M4 r1 B% J5 o* u
三、排查隐患、挂账督办。北京市指挥部对2010年发现的49处积水点实施了挂账督办治理,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工程进度,主汛期前绝大部分积水点得到解决。汛前各区县、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对重点部位开展了专项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 c1 O1 m) u2 I6 j6 K6 u# E* {6 H8 E( j
! A. f1 H/ U: Q4 ]! z r" v$ @ 北京网友指出,这次北京市的强降雨,死人的地方就是年年积水的地方。试问,既然北京市实施了挂账督办治理,明确责任主体,为何还会发生如此多的死人事故?既然“主汛期前绝大部分积水点得到解决”,那么,为何还会出现这么严重的死人结果?拨下去的维修款,是被吃了还是被分了,都到哪里去了呢?很显然,这又是在说谎。因为,这个工作北京市根本就没做,就是说,国家花了钱,政府却没去做。说白了,就是在拿“防汛抗旱”的由头在套取国家资金呢!0 D: b' i, i" A4 ^$ ?/ E9 I
) ]; |# f; y$ f+ a& q5 U
* B3 Z: l k5 @- a 四、切实抓好安全度汛隐患整改工作。
& H6 v! k4 A) w& W) n1 o
; ]+ G* {0 B D " U2 b- |7 `" x
2012年,大力开展积水点治理,北京市指挥部将对城区30处重点积水点继续实行挂账督办,相关单位要加快实施重点立交桥区18座雨水泵站改造工程,优先解决162处道路雨水设施维修工作,争取汛前全部消隐。汛前不能完成的工程,要落实汛期应急抢险方案,人员和设备24小时蹲守,确保不出现严重积水。
9 \4 d5 }# C4 s3 i0 }7 m/ u9 h8 c& Q* s/ w5 b$ _# j
! h0 F8 H' W7 {" t 而事实呢,改了吗?没有,一处也没有改啊!因为,2010年发现的49处积水,到了2012年,反而成了30处重点积水。所以才会发生37人的重大死亡事故。试想,如果有人24小时蹲守,那么,车子又怎会开到水里去呢?又怎会发生如此多的死人事故呢?无疑,这又是在说谎啊!% \1 f6 {8 l1 P* f/ q7 l, V. M- E
( c: v1 J7 e* K6 K8 K$ f
: d# B1 ^+ `6 p4 | s 综上分析,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王毅所说的,北京市市政雨水管网大部分是按照1至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的,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北京谎言”,目的就是把人祸归罪到强降雨名下,推卸政府的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