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这两天各大媒体高频率的曝光“手机黄祸”的消息,我还真不知道小小的手机里居然还隐藏着这么多大容量的色情淫秽链接。吃早饭时看CCTV的朝闻天下,记者采访一位母亲,电话那端一段无奈、愤懑最后泣不成声的诉说让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人无不感到震撼与气愤!而主持人的点评更让我们感到了这股“黄祸”的泛滥与防不胜防。
% U( c3 t- |. h' x3 X
9 q# o+ q% n& d% R" o 如果说电脑网络涉黄,家长还可在一定范围控制的话,那么,手机网络涉黄对家长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家长不可能24小时跟着自己的未成年子女,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母亲所说,白天孩子被家长看着,可到了晚上孩子躲到被窝里上黄色网站,父亲不得不搬到孩子的房间实行“全天候监控”。可这种监控能起多大作用?能有到多大效果呢?这位母亲找不到答案,也看不到希望,只是不断的叨咕:我们打拼了8年,现在有房了,条件好了,只盼着孩子能健康发展,可这样下去真不敢去想了。* x5 {1 v0 B* p) X, K
' J, ~ D0 o' a2 F$ S 很多人质问,手机网站淫秽色情信息的大肆蔓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有人说是运营商、接入商不负责任的结果,有人说是色情网站开办者利欲熏心的社会毒瘤。结果也好,毒瘤也罢,手机网络的黄祸大量存在于校园、学生之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报道说,北京某中学一高中班43名学生,人人痴迷手机色情,相互转发色情网页的链接,甚至有学生将浏览过手机色情网站当作一种炫耀的资本。$ J: ?! T) P/ d0 `/ z3 L) X; m
/ o r ^3 N" j 要我说,这事怪不得学生,要怪的首先是我们的市场监管部门,市场是开放自由的,但产品的制造与销售(传播)是不能自由开放的,毒品有市场,但走私贩毒要受到严厉制裁。网络黄祸对未成年人来说就是一种精神毒品。面对广阔的青少年网民市场,精神毒品的制造者、接入者、运营商们看到的是商机,我们的市场监管部门理应担当起惩戒与严管严查的责任和义务,否则就是不作为。而把住监管关口的第一道防线,网络运营商有着技术和资源的优势,更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i4 ?8 a6 Q& n: P
; `; p9 L% d* L2 ^6 F7 s 据媒体报道,目前在我国开办一个网站,1元钱就可以注册一个域名,租用3个G容量的服务器空间,一年的费用也仅需251元,一个色情网站从开办到被监管者发现,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周期足以使网站的开办者获得高额利润。
k8 l4 v; ~ Y* t4 }3 @( U
- ?, g7 v/ p9 Q可见,正是这种高额的回报率让这个手机黄祸形成了一个制造、接入、传输的完整的利益链,这个利益链起于何时恐怕无从查起,但斩断这个利益链,让这条利益链止于今日,恐怕是眼下各路媒体大军,各方有识之士齐声喊打的题中应有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