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天价烟”事件将那个“倒霉蛋”局长掀翻落马,并被绳之以法之后,网络反腐的功效和能量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情。
4 S5 L/ ~3 z" |- t4 E& _: f
2 U' f3 q/ ?" ?! {9 L* n其实,2008年被网络这把反腐利剑“扳倒”的官员不止周久耕一人,浙江温州、江西新余的“考察门”和辽宁铁岭市政府的 “20个副秘书长”等舆论热点,无不发端于网络。而在周久耕之前,2008年7月6日,一个名为《强悍:史上最牛的中部地区处级官员别墅群》的帖子让信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熊传明被免职,以“一夫二妻区委书记”闻名网络的徐州市泉山区原区委书记董锋也是被网友拉下马的,等等。因此有人将2008年称为中国的“网络反腐年”,一点不为过。# ?2 c% l( ]* A3 s' A
3 H2 Y: d& D' x8 T* ~2 u) s9 a
对网络反腐的特效以及网民欢喜鼓舞的兴奋,正应了那句“爱之深,责之切”,细分析起来,百姓之所以对腐败官员“穷追猛打”,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期待和呼唤政治清明。这与中央的反腐意志和反腐决心不谋而合,因之也才有了可以让网民扬眉吐气的网络反腐。
9 a* Z; |, P- Z5 g v; J, h" ~1 b; G
5 P- `2 E) J. i, u1 v! n3 q纵观世界各国政府腐败的现象,中国虽不能说是最严重的,但也绝非等闲。而中国打击腐败的力度和决心确实空前的,以推动全球反腐败运动为己任的“透明国际”曾对我国的反腐工作做过这样的评价:“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领导人反腐败的决心是首屈一指的。”
@: p1 ~' X* z( Q1 D7 R
{, \- x" A3 ^, W3 D1 P! Q腐败作为权力的伴生物,既不是现在才有的,也不是我国才有的,它是伴随着权力存在的。而不受制约的权利无疑是加重甚至纵容腐败的罪魁祸首。正因为腐败与权力伴生,因此治理腐败很难“速胜”,也难以彻底根绝。从这一点来说,网络无法成为腐败的终结者,但网络却可以成为刺穿腐败分子的利器,而网络反腐的利器一旦与国家权力机关相融合,相默契,相步调一致,相和谐共赢,那么,腐败及其腐败现象就会如丧家之犬。
J% n5 G, l% l+ ~1 x' L0 l, O
$ [0 B+ Q' Q; a G8 @8 t2008年一系列网络反腐案例的全胜,让网民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也将进一步增强,而民主参与形式不断丰富,民主监督渠道不断拓宽,网络反腐这把民间利器必将越磨越锋利,越刺越精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