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森林防火
查看: 5234|回复: 16

山地车知识

[复制链接]

13

主题

73

帖子

534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4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靓妹or帅哥

发表于 2009-10-31 10: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新骑人 于 2009-10-31 10:32 编辑
% m0 [3 Y) q9 N3 W. K4 M/ d+ V3 v5 w6 C
山地车分类
6 w+ B) l6 ^- o
* d, b% L3 }  Z; `9 m
-------------------------------------------------------------------
4 W# Y6 X% i+ x! `    XC--Cross Country:普通越野车(通常为越野车)
8 E6 {% l( y* l5 s9 l9 i  说明:有些弹跳,相对较小的冲击 功能重点:50%下坡,50%爬坡$ ]7 _$ Q2 x4 ]; E$ b0 W  n
  XC Racing : 竞赛越野) s8 q2 F5 i1 J# t7 I
  说明:包含长坡的有骑乘技巧难度的竞赛路道, 功能重点:30%下坡,70%爬坡, 英文里也有称为:Aggressive X
4 ?, w- F- b1 C- O9 ?( q4 h) n  DS--Dual Slalom :速降对抗赛车 (也有译为:回转双人对抗赛)
0 y( E& }4 a1 \. ~  说明:也有成为飞包车,和近来流行的街攀车比较相似,都是前软叉,硬车架,只是在结构有细微变化,另外轮胎等细节部分作了更适合街道的改进
7 e2 [; ]) G  ^4 r# l$ K4 E: y$ O; d4 b  DH--Down Hill:速降车1 k1 H$ V0 Y" E8 Y0 [& H% ?
  说明:刻意挑战、俯冲速度、高度落差及强烈冲击的下坡赛道,踩踏功能完全是陪衬, 功能重点:100%下坡,0%上坡, 英文分类里也成为:COMP.DH或Extreme
# M$ v% I5 R7 E/ P7 ]& D  FR - Free Ride:自由骑
5 Q- @& a2 }$ s" k# j! a% `  说明:
1 q" C) K7 U* P2 N% K. h8 F  针对 崎岖不平的自由骑地形,进阶级林道,持续遭遇跳跃及相对程度冲击的激烈模式,功能重点:60%下坡,40%爬坡。英文分类也有称为:Enduro
& ]  b% F7 l% B" ~$ w  Dirt Jumping:(暂时不确定中文名称)
8 S: g8 t; E7 |+ Z2 A* p  说明:极具技巧及技术要求的路线,包含大量的垂直落地及飞跃。 功能重点:90%下坡,10%爬坡, 英文分类也有称为:Freeride 或Tech
# K7 P, h9 t2 M3 ?7 s  FS--Full Suspension:全减震越野车 (笼统称呼)" ]$ A8 T! W# e( L# {
  场地骑行又包括泥地和硬地两类。; K# A+ z1 {$ ?; X4 X  A2 \
  其中泥地包括:DS(Dual slalom),4X,DJ(Dirt jump)。
' C7 B# s* U  f  [  DS(Dual slalom),一般在天然的下坡路线上,进行修整和改造,成为DS赛道。分为两道,由两人同时出发比赛。赛道一般全下坡,以弯道为主,无大落差地形。对车的坚固程度要求较高,兼顾轻量化,硬尾,软尾都有。避震行程130MM左右。
+ ~, P; p, l, c: m" z  4X,场地类似越野摩托场地,有上,下坡,小抛台,多人同时出发,不分赛道。硬尾为主,对车的要求类似DS,但要求更轻,可以适当牺牲强度。避震行程130MM左右。% L6 A* F: n$ J9 N: o1 _
  DJ (Dirt jump),也就是土坡腾越了,表演性的玩法,对车的要求类似DS,硬尾,对头管强度要求高。避震行程100MM左右4 L0 k6 C' F9 n, t% u3 Y8 P
  硬地包括:Urban,Bike park。
' [" [& u  E4 h  ]1 p  Urban,就是街式,以城市为舞台的表演性玩法,对车的要求类似DS,硬尾为主,避震行程100MM左右。
4 E) L$ R4 M  r1 Z) V6 }' O/ v) ]  Bike park,自行车极限公园,有各种U台,练技巧的好地方,表演性玩法,对车的要求类似Urban。

13

主题

73

帖子

534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4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靓妹or帅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0: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1# 新新骑人
: j2 `% I* e% V/ Q4 S  s, w- }9 W/ `! M4 \5 h
) ?1 w1 b3 t2 M$ e4 o6 S" x

! g! x6 d- x. P: ~山地车调整

7 ^# k" h0 F4 h7 r. ?& t! D1 B
4 ~/ [; I* r3 N. r+ e2 M---------------------------------------------' p0 ~, q. I* Y% y( m- o4 R: |
车子坐垫调整/ _7 ?5 P* Z: [& d) [
    每一个人的身长、手长、脚长都不一样,即使买到了尺寸对的单车,也不代表这辆单车是真正适合。其实只要参考以下简单的“设定一撇步”,花一点时间、心思作一下调整。/ \- |* C$ ^4 p: ?* y  K  H& V0 N
坐垫角度- t4 M* k& r: t& m
下载 (23.64 KB)8 J/ A8 W9 `3 B6 f- f# n/ O; h: P
2009-4-27 22:06
/ a1 l, |, d, g1 z
" ~- W# E* {0 n  D  \
* m, w& f* [0 a0 `
    首先先调整最简单的坐垫角度。坐垫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睛目测抓水平,这样就容易多了。7 J. _' x. Q; n7 {; Y
    不过坐垫得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比如说,有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长骑上坡,反而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为要控制重心的关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上的灵活度。

/ {8 B- @+ Y# H- |- S5 T' V5 i, c: Y( e% H  b8 j9 f. [3 h
坐垫高度0 P  t7 _: t% E2 G* {( A& O
    坐垫的高度是单车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与膝盖伤害与踏踩出力息息相关。坐垫太高的话膝盖容易受伤,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产生意外;太低的话脚踏踩不出力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踩踏也会对膝盖与腿部产生不好的影响。唯有正确的坐垫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踩踏效率、并拥有最正确健康又不伤害身体的踩踏姿势,而且不但不会萝卜腿,而且还能修饰腿型。4 B! O, s$ q" ~* |6 k. V4 p
   
膝关节是单车运动时使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当我们的腿每踩踏一圈,膝关节就会活动一次,这样频繁的动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让膝关节受伤、甚至一辈子都不能骑车(很多膝关节的伤害是很难康复会来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 I2 \2 H: ^( N) }9 n
下载 (139.96 KB); j8 Y: D) l: Q9 _  R
2009-4-27 22:065 f, x" u+ ?) F% O6 R
1 r$ x) T, f* `! S0 U, p- {; {

# u1 i, I2 S9 _6 x* G/ U' P  M* L    设定坐垫高度时最忌讳将坐垫拉得太高(路上有很多中学生喜欢耍酷,刻意将坐垫拉得很高很高,假装自己脚很长的样子),这样的坐垫高度在踩踏时会让膝盖打直,是很危险的动作!像单车运动这样需要双腿频繁地作踩踏回转的动作,这时如果还让膝盖打直,不仅会让踩踏有“顿点”发生,影响踩踏的连续性,而且打直时的膝盖也很伤膝关节及腿部韧带。虽然拉高坐垫后会有一种将踩踏力量“直直打出”的错觉,好像要这种姿势才能踏出去,但其实不然,不管是肌肉还是膝关节都很容易在这时(膝盖打直)磨损受伤。所以一点要记住!骑车踩踏是切忌不能让膝盖打直。4 v. l5 o1 \* b5 v; |) Q6 q

$ M: }5 c, N; ]0 J2 [1 Z5 a
坐垫的前后位置# W6 `' _: s+ n0 j$ ?& M
    坐垫前后位置的设定其实相当简单:先在坐垫上坐好,将脚掌放在踏板上正确的位置然后踩个几下,接着将踏板摆成水平,这是前脚的“膝盖下点”所垂下的垂直线要刚好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踏板轴),这样就完成了。如果垂线没有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就要依次调整坐垫的位置。坐垫位置就太过前面,而图C4则是太后面,坐垫位置太过前面或后面会影响到腿部的踩踏出力,与膝盖的磨耗也息息相关,所以不可不小心。
- u. a, w1 l0 v
    一般车友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坐垫放在过于后面的位置,这样做好像能燃车子看起来更俊更酷,踩踏是好像也比较容易有那种扎实的踩踏感,但这样硬操的结果,长期下来其实对膝盖时会有所损伤的。" o& x, P1 H: D
下载 (84.56 KB)
# [$ s+ a) c1 x+ D* _# Z% d, A2009-4-28 11:12
& v# k. S' [, q% n, d4 `+ S
8 ^+ [/ c$ x( k! Q8 J6 \) O- ~7 `0 V! _9 d. {

13

主题

73

帖子

534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4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靓妹or帅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0: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2# 新新骑人
+ n, U! {6 Q8 i) C+ Q车子龙头调整
+ |, z/ T/ C1 v7 X: }+ l
    龙头的高度长度主要是在调整体重压在单车上时的配重,同时也会影响操控的灵活度。正常骑行时,我们应该将身体的重量均匀分配在骑车的“
金三角”:分别是“手把”、“坐垫”与“脚踏”上。
& D9 o0 X; E2 T. H' a! p9 d" K
7 O' O# ~8 j; s2 y5 R- c下载 (39.7 KB)
/ A2 U' k1 u7 Z; f4 e- }6 z' K, u/ g2009-4-27 22:101 @3 U, J* M7 S3 m* `7 s6 Y

, ~# X# W0 d- T4 s! |/ E, |7 f. v2 M
    不常骑车或没有骑车运动习惯的人,由于不善于使用上半身的肌肉群,腰部也不经常运动到,所以会不自觉地将龙头把手的位置弄得又高又近(接近身体),让骑车的姿势好像平常坐着的姿势那样。
+ S* c( f7 V/ P! g5 c# x' ]" C    但这样看起来技术富有自然的姿势其实会让身体的重量过于集中在“坐垫”上,而“把手”所分到的重量却只是点到为止。这样的设定一开始虽然可以感觉到很自然舒服,但将大多的身体重量压在臀部(坐垫)上,骑乘久了之后臀部会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不舒服,跨下的部位也容易会有麻木的感觉。另外,像这样太过于“正直”骑姿将使得骑乘者的脊椎直接面对地面所传来的冲击,久了后就会产生腰酸背痛,长期下来对身体其实是很不好的。所以设定龙头的高度与长度时,千万不要一味地想将龙头加高缩短;相反地,要将龙头设定在适切的位置,让身体的重量能够分一些到把手上面去(也就是上半身与手臂的肌肉上)。虽然一开始时会因为这边的肌肉群平时很少用到的关系,所以会感觉比较无力而且容易疲惫,但骑过一两次车、等肌肉群习惯这样的使用方式与强度后,酸痛不适的感觉自然就会消失。所以设定龙头的长度高度时一定要记住“骑车黄金三角333配重原则”。1 j5 P2 U. G, V- u9 u

, F+ B1 H! r$ r- W下载 (33.3 KB)& O' S9 R0 |, J2 k$ m+ w- h
2009-4-27 22:10
* w& i+ i2 R2 }! |6 O. q! G. n6 a* s8 x0 _

" p8 o' ?* l9 r  t$ S* w  p    龙头的长度则会随着车子上管长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由于每台车子的上管长度不尽相同,所以龙头长度也不是个固定的数字。龙头过短的话体重不容易压在前轮上,骑车时操控容易有些轻飘飘的感觉,上坡时前轮也比较容易浮起,产生危险或打乱节奏,而且上半身的力量也会有施展不开的感觉;相反地,龙头过长则会放太多重量在前轮上,除了会让操控碍手碍脚之外,下坡时重心太过前面、后轮载重不够容易浮起或导致抓地力不足,对骑乘安全也会大打折扣,上半身过于拉伸也会增加疲累感。所以选择适当的龙头长度往往是新车设定最要的一环,但也是店家最不容易(或不愿意)调整、而且是消费者最不容易马上感受到效果的一项设定。
0 ~3 a; n1 q8 U) R/ v, {/ K4 k
    专业的单车店家一定要准备多种龙头长度供消费者设定或选换。把手可以适当锯短、坐管坐垫也都可以轻易使用快拆或工具调整,唯独龙头是得大费周章的更换,是最不容易调整的操控零件。不过,一定不能怕麻烦,一点要找到自己最适合的龙头长度高度才行。
& F. a, i! @3 `, {1 G. P
    除了店家能为你建议设定外,我们也建议车友可以多购一些不同长度的龙头。偶尔更换一下,这样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最好最舒适的骑车黄金三角”位置。骑起车来才能更不费力、也更安全。

13

主题

73

帖子

534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4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靓妹or帅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0: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3# 新新骑人 7 ~, M/ |) y8 G* i5 U! }2 d( \
3 I3 @$ r$ ~4 e1 e; ^) O) A) w
山地车调整(3)
----------------------------------------------
: J. j1 X$ m& Q# \刹车把角度) @* h" i! a& O! g
    骑车前一定要先学会停下车,也就是煞车。这是安全骑乘的第一步。煞车把手的角度当然也就扮演关键性的角色。煞车把手一般可以先设定在35-45度之间,让骑乘时,手背与前臂可以打平为准。如果手背与前臂间的角度上弯或下弯太多,都表示把手的角度不对,得重新调整。: N8 M! O% y; {& d; d3 C" o- P
下载 (40.59 KB)& c: G  Y, {% \
2009-4-27 22:145 `4 d' v2 f: ^9 H7 ^
( w" {7 M( i8 l9 O) }3 a( M
* C7 @- Z! ~' e# S

0 j" n) U. b# d4 v* P" m4 o! Q! R
    正确的煞车把手角度可以让手臂手掌的肌肉能最舒服,而且能最快速地施力与反应。记住,让车子停下来,也就是煞车,是骑乘单车安全的第一步。一点要将煞车把手放在最好最对最自然的位置,这样遇到意外时才能让危险发生的机会降到最低。
- W" T8 D  F6 W: M2 k2 H
% d5 V5 L$ r; m& x2 V$ H8 v$ X
刹车把手位置
+ ^6 S6 d- F, h( h( m煞车把手的角度对了还不够,手指是否能正确地控制手把也是关键。现在的自行车零件多以欧美人的体型作标准,因此对东方人来说。尺寸上往往大了一号,让人“指长莫基”。还好,经过多年的演化,现在的煞车把手大多都是有很宽广的调整空间了。所以只要请店家老板将煞车手把的位置依照你的手掌大小、手指长度作调整,基本上食指与中指的第二节要可以稳稳地放在煞车把手上才算及格,这样真正遇到危险时,刹车的反应时间与力道才够快够有力。尤其是手掌小的女性朋友一定要特别注意这点!千万不要拿你小小的手掌手指去屈就那个设计给西方大男人用得大大的把手,其实只要一丁点的调整,就能够让车子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安全是绝对不能偷懒的哦。
1 ^$ N( z4 H* l) _/ R  r$ r
下载 (30.8 KB)
! A8 H- c: N+ E1 g2009-4-27 22:14, N# ?& x% y5 E$ f2 m2 g+ r
2 V& E, x: }$ V

3 p+ b' s0 E- a* R8 w' f# s! _: X
* k2 u) g$ c4 P6 i, X' L# P( s/ t  P1 d7 G6 U
$ V2 A7 Z/ Y7 d' m) k  {
把手宽度- Z: G+ Y  v% p$ j3 d! X
    车把手的宽度大概要比肩膀再宽一些些,至少要与肩膀同宽,这样操控室才会灵巧有力,而且胸部肌肉自然舒展,可以呼吸得很顺畅。太窄的车把手宽度会让转弯时碍手碍脚,既影响操控也危险,而且也没法大口呼吸。但过宽的车把手宽度也不好,操作起来会像在开“拖拉机”(卡车),上半身也容易太前倾,徒增气力、增加腰部的负担。     当将坐垫的角度、高度、与前后位置、还有龙头的高度长度、以及把手的宽度都照以上的方法设定对后,骑乘的姿势便会像图G1这样,膝盖与腿部能真正使出气力并不容易受到运动伤害;上半身则是略成一个“弓”状,可以自然吸收路面的冲击与震动;而前手臂微张微弯,也稍微负载着上半身的重量;手指则是很自然地放在煞车手把上,可以快速轻易地停下车来。

13

主题

73

帖子

534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4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靓妹or帅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0: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4# 新新骑人 * B$ B4 \$ x+ g" ]
自行车基本骑行技巧
------------------------------------------
4 x* s( N# V% M2 s. @

  ?2 J1 }" c4 m6 c! Q(一)姿势
1 C4 y* G4 }7 G0 S
3 j5 P2 l4 e9 A4 k7 V* o6 m  正确的骑车姿势是:上体较低,头部稍倾斜前伸;双臂自然弯屈,便于腰部弓屈,降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由于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双手轻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稳车座。6 D( }) U3 ~# S* j9 X3 W; m) R8 k& s

. g  I9 x" v& W6 m; x8 N1 ^9 X$ Y(二)踏蹬
, O6 ^( p4 c9 S$ m9 H" `  C
9 ?( B: w, G4 R& d8 b4 D/ R- ^7 q' ]  自行车运动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脚尖朝下和脚跟朝下式三种。
% L; a/ D/ o# {( q0 D5 l# i
8 y2 j; k! Z3 i* R9 S  1、自由式踏蹬方法:目前,一些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这种踏蹬方法,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用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自然地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 l: \# I( r1 b5 H- L: d& r

3 F2 i. V# W) w+ R1 G  2、脚尖朝下踏蹬法:其踏蹬特点是,在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有利于提高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
/ }5 b) ?8 e0 T0 }6 Q% J3 v7 `2 T& P9 k- H+ N. ]7 K2 i
  3、脚跟朝下式踏蹬法: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作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

13

主题

73

帖子

534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4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靓妹or帅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0: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5# 新新骑人 ) o: ~( Z' X! _; p  R2 o
转弯技巧
---------------------------------------/ [) \' n, Y' u4 C0 N% {" Q: V, i
(一)倾斜法:车体为一线,往弯内倾斜。
& ^/ T/ Y# X8 M$ L6 B/ T! g7 w; ?- Z) M2 d* ?% x7 t& P
  1、身体重心基于车上往弯内倾斜,人车保持同样的倾斜角度。- ~6 t9 u2 X+ |

" [+ T8 _6 |2 ^9 F& w  2、伸直外侧的膝盖并且下意识的加点力度,就好象你要把脚踏踩下来似的(不过如果你真地把它踩下来的话可别找我们)。0 f) a* o0 K- r: `: K

  o& y  M" H7 h5 R0 ~  K) o  3、用内侧的膝盖顶着横梁,这是一个调节你的轨迹的好方法,减少压力就可以缩小弯度。
4 r) M0 E% t, [3 G8 `6 [' T1 G$ v6 n- O! T# m6 c
  4、外侧的手稍稍拉起车把。  I; ^2 ~% R( S* w% C, B: p

! [3 h9 S4 f: g7 }  运用倾斜的两个好时机:2 g: S7 P5 P- Z1 @4 e
9 N4 g* n2 Q! a1 G3 Z
  可以利用不太急的转弯处(少于45度)加速$ r: @. r& Q5 M  G
4 d8 T1 f3 w; [% O
  可以清楚看到前方但不熟悉的弯处
% K, \; G; `/ S  _8 K5 @) v$ ?2 G  ]3 [- Z1 w
  湿沥青路上,倾斜的两个缺陷:; k6 [) F# K- d& ]7 J! |8 F

- c" M. w  v9 I$ P& W4 g* H  在雨天,尽管这种转弯技巧能给你一个很好的牵引力,但是它的角度和重量的分配、安排不太利于湿滑路面;倾斜技巧没有相应的扭转来得灵敏。
5 N# k$ K0 ?# F- s2 ]1 ?/ D- ~2 H% E9 e0 N( c
(二)把向法:车子保持直立些,身体往弯内倾斜。
1 O* ^+ v" D, [1 K5 B- m3 q) H# \) P  P' t
  1、向前挪动,直至鼻子和刹车把成一行。1 v' m) }1 Z3 `; D+ `" m! S: l

/ g" m4 U2 ]1 X- O7 ~% _  2、保持车子直立,身体往弯内倾斜(足以让外侧的手臂伸直)* L, {; X+ e/ R: g) c
0 g$ c( E; b6 F# |; s& c  d9 |
  3、把车把往弯内一侧歪。
6 S4 B/ S& e" |- E+ W( a/ I
% z. N$ R# Z, a% X+ N- O  4、弯曲内侧手臂的手肘把车把拉回,同时外侧手臂把车把推出以转动车把方向。: a$ u$ j0 a  w9 I0 K# v9 u% S+ K$ d
$ |$ m7 |0 i2 @# r2 A7 {% c$ W$ d
  5、保持两边膝盖内扣,继续蹬踏。

13

主题

73

帖子

534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4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靓妹or帅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0: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6# 新新骑人
; b  v# _! Q* u" ?6 r8 R8 m3 k: d自行车上下坡骑行技术
----------------------------------------1 F( x4 ?; F6 H. g
  上、下坡骑行技术是公路自行车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技术。: j" E9 U9 I: K
, u  Z, e* D) J* I( f1 P
(一)上坡骑行技术
2 z& k- e# c0 g' G
; _7 Y# V0 r, k  上坡骑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动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站立式骑行或提拉式骑行方法,否则会过多地消耗体力。遇到短距离坡路,应充分利用物体运动的惯性原理,轻松地踏蹬,快到坡顶时可采用站立式骑行,把速度尽可能提高,给下坡加速创造有利条件。遇到漫长的上坡,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及时调整传动比,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改变传动比,要坚决避免重新起动的现象出现。坡路较长或有陡坡时,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方法,调剂用力部位,让部分肌肉得到休息。$ ~! q! t! l, z) ~3 P5 x" C, ^" w+ f

0 a* n- }* O  z0 M5 d* n% A# g  上坡时跟车不要太近。由于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车常常左右摆动,跟车过近,可能发生碰撞。再者,上坡时速度显着下降,跟车反而会使自己的骑行方法受到限制。! i3 d; r3 c/ m" k" e  F* `6 D

8 e6 n7 ~; f8 I* {(二)下坡骑行技术
9 r2 W8 G) a# @4 n3 t3 A. m
1 ^9 t) X; A1 L% X  下坡骑行要达到理想效果,就要勇敢机智,胆大心细,精力集中,两眼密切注视前方路面,随时准备果断处理路面上出现的任何情况;不仅要充分利用车子运动惯性滑行,而且要敢于主动踏蹬,加大速度。
9 @$ C/ f- m2 J8 {/ u
6 b/ a9 a4 Y, ]( V2 K3 h; ]% m  转弯时,身体和车子要保持一致,向里倾斜,上体和车子保持一条直线,以克服离心力。倾斜角度根据速度和弯道大小而定,但一般不得超过28度,否则就有滑倒的危险。
; N1 x: ~/ W! q: T0 I转弯前要控制车速。用点闸的方法逐渐减速,刹车时,尽可能前后闸同时使用,前闸可稍稍提前,使用前闸,要求前轮的方向和车子前进的方向相一致,否则,会因骑行者的体重和车子惯性受到限制而导致摔跤。进入弯道后将闸放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减速。弯道上使用后闸不要过猛。否则车子可能掉头或滑倒。

13

主题

73

帖子

534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4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靓妹or帅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0: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7# 新新骑人 7 ~' [' I3 k8 n! w0 k# U3 V$ H+ J* G; u
刹车的技巧
前刹车能提供你非常好的制动力,但是也可以让你变成空中飞人,下面我们告诉你如何刹车。- Z; b3 q4 R) Q0 F/ }7 {- ^
9 M* O. a2 T( @7 N$ ~
(一)使用前刹车的时候将重心往后移 + C0 ]) O8 g! ]3 }  j! ~
5 X# R) K$ r. F2 d5 e
  当你使用前剎的时候,你的重心会因为惯性而自然前移,你必须练习当你开始剎车时,有意识地将你的重心向后 移动(身体放低,屁股往后移)。重心往后移的越多,你就可以使用更多的剎车力量。( |3 R/ ^& K0 N& i1 p
/ |. n- r  O+ {- J- ~( x$ {
  你可以在沙地或有点湿滑的平地上练习,加快速度使用不同的力道压下你的前、后剎车,了解如何控制你的剎车。或在骑行的时候询问高手他是怎么使用剎车的。' t* f0 D; y7 E" k( ^4 L

, y1 X! B) B* ^0 d; q' q(二)转弯时减低前刹的力量
3 Y* f5 C; A# e+ V$ ^7 j  f& E; \: C" A* p  z& i; G
  和驾驶汽车一样,在转弯的时候你必须要降低速度。如果你在转弯的时候使劲地压下你的剎车,你将会产生侧滑而失去控制。在转弯的时候同时使用你的前、后剎车来降低你的速度。当剎车的时候你前轮的反应会降低,所以减少前剎车力你的转弯将会更完美。
) w6 W. H1 C, n3 X0 L7 \  如果你在一个下坡的急转弯,需要使用到剎车时,尽量使用后剎车的力量。如在平地上,在最后一刻剎车时将重心往后降低以前面 30% 后面 70% 的剎车力量,来作剎车的动作。' I( B4 z" G/ j& b

' O6 C: M( M# e7 d(三)不要过度的压下前刹
6 ]; j! L, v; B8 \. a: D1 p' r( z# P6 u: M5 z0 i
  "惯性是你的朋友",你需要速度去通过岩石及障碍。不然轮子将会停止转动,将你拋过把手。过度的压下前剎会使你的重心前移,导至车头下倾。
9 m, z0 m- v- M) P6 D& F8 [, \/ `- n- h
  如果你在险峻下坡的转弯中使用前剎,这时你必须同时控制你的前后剎车,不可过度地用力一直的按着,这时你可将剎车作一放一按的动作,以防止剎车锁死的现象发生。

13

主题

73

帖子

534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4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靓妹or帅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0: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8# 新新骑人
% A/ u5 Y; l1 P# H: S1 K山地车骑行技巧——简单的小技巧使你更像专业骑手
-----------------------------------( a4 u" \2 E0 c7 D( T' X4 s4 s/ [
  骑着你的山地车上路,同家人与孩子一起沐浴在郊外的大自然中,享受郊游的快乐。有一两件事可能会围绕你:亦或在骑山地车行进中,你肚子饿了想要掏点东西吃,但是当你放开手单手骑车时却很容易摔倒;您想喝水时,你的水壶却好象离你远了些而难以拿到;当你要观察后方的情况时,不要担心,经由我们说明之后,这些小技巧只要稍加练习,你就会非常熟练,好象是生来便有的能力。! R5 n0 p, A: R0 q8 B
5 n, Q) v+ s8 E- o
  1、口干吗?假如可能的话,先找一条平坦的,或者是稍稍下坡的道路,(凹凸不平的路可不是将一只手松开把手的好时机),不要停止踩踏板,而且保持向前看,而不是看着你的手,一只手肘微弯,握住把手。手肘微弯能够吸收石块路面带来的震动 ,同时能够稳定你在喝水时任何影响山地车方向的动作,另一只手伸下去拿水壶,这时,也不可以看下方而是保持直视正前方,这样不停地反复练习,直到很熟练为止。 如果你的水壶是小号的,伸手下去时,要抓它的瓶盖部份,如果是大号的水壶,便握住瓶身凹下去的地方,在喝水的时候,水壶要向嘴角侧面,以免遮住视线。用牙齿拔开瓶盖,喝完水后,用你的身体来压住关上瓶盖,然后将水壶滑顺地放回架上,这时仍然不可往下看,保持直视前方。如果此招不行,那不如就带个奶瓶上路,或试试使用一种不用动手的饮水系统,只要将一支吸管放入嘴中便可以了。
0 x- C6 K* R% q: H0 c1 H! T; ~! I7 y* p% s
  2、往后看的时候,你的手不能离开把手,同时要注意前方路面,当你从左肩扭头往后看时,将你的右手放松,手肘处微弯,这样虽然你的上身扭转了,却仍能保持山地车笔直的方向,假如你骑得非常快的时候,你也可以很快地从你的左臂下方低头很快地查看后方一下。 如果你需要比较长时间去查看后方,那你就必须坐正上身,右手抓住靠近竖管处的龙头,然后放开左手,身体在座垫上稍稍扭转向后看, 一个职业化的小技巧:当你与另一个人同骑时,当你回头时,坐正并轻触你同骑者的肩膀,这样会帮助你骑直线。
6 h- X. }% q& g, a: T7 g% h, L- E* N" G6 O* b' g3 k% {
  3、如果你打算乘骑山地车超过一个小时以上,那么就有必要在衣裤口袋中准备一些由天然食品制成可以增强体力的块状食品,当然你不可能用双手来吃一顿午餐,你只能够吃这种简单包装的食物。在行前,你就应当将包装的塑料纸撕开一些,这样当你取食的时候便不必要大费周折。同时放置这些食物的地方,最好是很轻易可拿到的口袋而不是与地图等混杂一起的深口袋,取起来极不方便。 当你准备进餐的时候,将身体坐正,并将一只手握着竖管旁的龙头部份,手肘微弯来减少震动,然后再掏出食物,顺着你早些时撕开的部份往下撕去,然后便可以吃了。记住,吃完不可随地丢外皮,应当放在背包中。 5 V% m2 Y) k  M# S- y6 x
7 V: E* i! r/ y  T/ l$ f4 P: J
  4、摇摆不定的骑手在团体的乘骑中是危险份子,就算是个人单骑,也会在拥挤时危及他人。假如你对自己骑车没有把握走直线,那么你就应该在路边的白色漆线上沿着线来练习。但如果你的手臂及上半身无法放松的话,这次简单的练习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自然放松。将你的双手轻握把手,双肘微弯,眼光放在前方约30呎外,但不要集中注意力在直线上,只要知道你在顺着这条线,不久之后你就会发觉自己走得十分稳定。

13

主题

73

帖子

534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4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靓妹or帅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0: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9# 新新骑人
+ ~4 _6 Q  n/ {# F5 ?$ D+ X1 S/ S6 |2 h6 K6 \% e; A

( R- [/ t7 J1 z( j1 O. H
+ z8 P7 o8 w% e0 t# x# E爬坡八要点
1. 放松。很多人要上坡的时候,总是手把抓得很紧。这是很自然的反应,可是用在骑车上坡却不适当。你应该轻松的抓着手把,这样,你不但省力,比较能吸收震动,碰到障碍或松软路面也比较不会失控。你可以把手和下巴当指标──你双手抓得越紧,下巴咬得越紧,肩膀和上半身通常也就缩得越紧,爬起坡来也就越吃力。 + G5 @$ u% {9 [7 [. J. G9 D' ]
# o# T# K7 F  ]4 P% L7 ^0 \8 n
2. 踩踏采用高转速。如果你的齿盘和腿力都容许,上坡时踩数尽可能保持每分钟七十转左右(以上亦可)。采重档低踩数踩起来比较重,会增加心跳、耗能,自己也会觉得比较吃力。这样,等到真正需要最后一把劲的时候,你已经没有力气了。注意力集中在踏板上,有意识的踩圆圈,整个圆圈平均施加压力,每一圈都踩完,踩完整。踩到底以后脚踵不要提高。 / `: Z' L/ r" C. A4 |0 J) d

. y7 g$ e2 S2 U4 {! B. B+ d3. 交替使用不同的肌肉。如果是爬长坡,屁股在坐垫上的位置可以前后交互调换:在后面的时候,大部分使用屁股的肌肉,虽然效率较低,但是力量比较强;换到前面时,大部分使用腿部肌肉。你可以这样思考:上半身前倾大约四十五度时,大部分使用屁股肌肉,上半身比较直立时,使用大腿肌肉。两者互相交换调节,彼此都有机会休息。
  x, T! l( |. [  I# P9 ^3 t. K6 y4 y$ F
4. 改变呼吸习惯。呼气的时候专心的让腹部「往下掉」或故意把腹部「往外挤」,用力呼气却被动吸气(和平常的习惯相反)。这种方法能够改善「气流」,让你不会喘不过气。爬坡的痛苦与紧张常常使骑士摒住呼吸,作不平均的喘息,这一点必须觉察,改变。可是呼吸还可以帮助踩踏。让呼吸和踩踏同步(不一定要一对一)。除了短坡、极陡坡之外,爬坡不但要懂得用力量,还要注重节奏。 ( j0 O, S$ m& L& \7 G
. v8 M# S& r' j, l$ g$ A& K
5. 排路线。爬坡时,特别是崎岖的路面,排路线非常重要。爬坡时你的动力本来就比较少了,可是每一个障碍都会消耗你的动力,所以你要避开难骑的路面。爬坡时眼光放在远近两点,远点在前方约六、七米、十米不等。近点注意当下的轮下,每通过这一点就要在远近两点间排出三、四个通过点,依此路线前进,一路如此。这样你才不会「突然」遇到难骑的路面,措手不及。
- W. v2 Q1 Q+ R$ n, K) ~
$ O& r% D% c; ]) Z6. 骑外弯道。爬坡遇到转弯时,你眼前会有两条曲道,内曲道比较短但比较陡,外曲道比较长但比较缓,尽可能*外曲道骑,虽然比较长,不见得不利。
3 h1 X. ]0 x9 E# o$ c8 |( G
( h) p. E9 @& J  s6 X" i9 v7. 尽可能保持正前方直骑。左右穿梭是爬坡到了没有办法最后的手段。稍稍一点转向,纵然只有一度,都会增加百分之六(车轮的)前滚阻抗,三度的转向,前滚阻抗增加到百分之三十。尽量保持正前方直骑心理勉强,生理舒服。 9 ?+ V$ h) o- p* x2 G

1 _2 ^* t8 e8 X# U5 D. o0 m& l7 d8. 观想。寻找五、六米、十五、六米前方路面上一个点,假想那个点和你的单车之间有一条绳子一直在把你往那个点拉。听起来有点蠢,可是却真的可以帮助你爬坡。
- R& h$ {  j$ t8 f
% Q9 [* [" ~  s% ^/ }8 I以上八点,各位骑乘勇士可以实际细细体验一下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