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2011年)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纲要,结合余下镇西屯村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r% C+ W1 |( a7 K# X
一、基本情况
' e% j8 ^- ]$ z (一)现状9 N+ N+ {- n$ a( z( }! Q
1、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
4 S3 z! a! j2 l0 f% v9 D 西屯村地处户县余下镇,519户9个村民小组,2159人,土地面积2240亩。村庄占地375亩。本村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南邻余沣路,西靠人民路,北依新城路,东城路从村东穿过,户县特有“四路围一村”格局。距西安20公里,距户县2.5公里。在户县新的城市规划中,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工商业在本村具有重要的发展位置。2006年人均纯收人3800元。
( t" e2 l; p, J5 J# B9 a7 \: v* L+ w. y 2、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Y( G' i1 `2 s4 y0 d0 ^
全村三个产业发展均衡,村民生产以二、三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产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除了种植粮食980亩,苗木花卉已成为农民增长的又一亮点,现已发展到240亩,从业人员100多人,花卉产值500多万元。畜牧业主要以养猪为主,全村现有养殖户150户,繁育母猪300多头。第二产业以食品加工、机械加工为主,转移劳动力50多人。第三产业主要从事建材、运输、商贸流通为主,人民路两侧有建材户20多户,年产值1000多万元。在人民路两侧以及余下从事商贸、餐饮业有60多户,年产值3000多万元。村内还有30多户运输服务家庭。由于村子与大唐热电厂、惠安化工厂等大型集团企业相邻,本地打工有200多人,仅大唐热电厂就吸收80多人就业。该村的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农民增收潜力较大。5 F" h/ W0 l& D, s* b7 v
3、公用事业发展状况, p, D4 t3 l5 ]3 b3 _# h
村内道路全部水泥硬化23997.7平方米,生产路全部沙石硬化,村双委会办公楼设施配套齐全。村内各项设施齐全,有卫生所、健身广场、灯光球场、舞台、老年活动中心、计生工作室、超市等各1座。群众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率达98%,全村自来水入户率、有线电视普及率、电话人户率均达100%,上网率15%。; V) t9 x6 v7 l
(二)发展特点
5 n# D. d$ _3 t0 U l、区位优势独特,四路围一村特殊结构使该村的发展潜力巨大。
7 ^% E. v& g& b# h0 n& q 2、潜力巨大。该村西300亩的大型建材市场已通过规划。村北1000多亩非农业用地等待招商引资。" }6 |" Y! @, k8 j
3、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发展中。而且,村民风淳朴,治安良好,招商引资软环境吸引人。) C) x* T M4 {: O8 \% w
4、村公共事业方面的设施建设已有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快本村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1 W5 ^, S1 P- Q9 E, r+ h4 ?
5、产业发展方向明确。苗木花卉、大型工业、商贸流通是该村下一步发展的重点。0 b4 g. x. ]$ D4 B
(三)存在问题* @9 ]5 q+ P+ E! L) A% B4 V/ S2 z
1、农村发展规划不到位。
( V: |+ o7 B" Y2 p: p5 { 村民在现有的生产条件基础上,从事二、三产业,主要靠自身经验自发经营,没有明确的发展主导方向,发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h/ y& L6 V* ~6 h
2、区位优势发挥不明显。* g5 z: s1 d D1 Z# e$ V4 i
该村虽然地理位置好,但村民对此缺乏深刻的认识,对发展的整体性和持续性缺乏明确的目标。
2 c1 \: F0 G& A 3、发展方向不明。由于优势较多,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也较多,主导发展模式还没有在村内形成共识。
2 ]6 ]& W( i9 _$ n% D (四)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 |. V* Q! K. n$ p/ K
通过走访调查,村民对于本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 x& \4 @9 Q$ X2 } 1、在科技兴农方面,村民希望提供种养殖方面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发展高投入高收益的农业新产业。& T. w/ M7 h- m5 ?3 p5 J( H- S
2、在基础设施方面,65%村民希望该村尽快实现城镇化建设,改善人文环境。; B; e; t( Q B- f
3、在资金投入方面,92%的村民希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型集团公司,就像大唐热电厂一样。
6 E. N. c+ \4 ]$ g9 A9 \% S 4、在社会事业方面,85%的村民希望能享受到城镇化生活水平。
/ h+ L* i: c- C% y f% L+ H V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建设目标' S; B1 h+ E1 r" r+ S- V6 {' j
(一)指导思想
/ [$ l& E, d! ^; k N( f D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和农业部关于“主导产业强村、工商企业富村、科技人才兴村、生态家园建村、支部组织带村”的新农村建设思想,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招商引资为载体,实现“特色农业、强势工业、振兴商贸、搞活流通”的战略,扩展花卉基地规模,引进大型集团企业,提高商贸餐饮服务业水平档次,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洁以及村民住宅小区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力争通过5年努力,把西屯村建成陕西省的一流村。
$ k, ]# Q$ M4 a9 Y/ c e (二)规划原则
8 H' y& L! C) e 1、因地制宜,科学指导的原则。立足本村实际,突出区位优势,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T9 I- i' @- L; ]" n t4 [ 2、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的原则。围绕稳定一产、壮大二产、搞活三产的思路,壮大主导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2 u/ B6 i% V$ m 3、注重实效,循序渐进的原则,解决村民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着眼长远,注重实效,分步实施。
( Y2 i! m( R; \* H 4、依靠群众,项目带动的原则,动员和引导村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实施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打造示范带动平台。
4 k4 G9 R6 N7 X (三)建设目标. p$ R- V* H4 d* J8 ~- e& G+ a( Q0 a
经过5年努力,西屯村的生产布局更加合理,主导产业地位更加突出,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大型化、商贸品牌化的目标,建成“经济繁荣兴旺、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充满发展生机的新农村示范村。
( ?( h$ o7 E8 y( X 1、经济快速发展。到2011年底,全村社会总产值达1. 2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2000万元、4000万元、6000万元,初步构建起鲜明和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 E& d( M5 j9 p3 d5 O; A9 L$ V% h# a
2、建材市场初具规模。建成设施一流,管理先进、商品丰富、信誉可靠的大型市场。& f- M5 Z6 ~3 e- P. p! b1 s3 ~+ g
3、工业区大型化。引进大型企业集团2个,带动本村整体素质和收入的提高。8 A: g9 t K; Z! |
4、村民素质提高。经过培训指导,全村力争培养20名高级管理人员,200名技术人员,使全部青壮年劳动力都有一技之长。贯彻落实好村民公约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得到弘扬。
' R, B9 \) U* ]: W' N 三、规划布局. l1 \0 A9 \4 g5 y
(一)苗木花卉基地建设5 u! w) H5 Z3 k. V8 T, e
建设苗木花卉基地,提高种植业水平,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发展设施大棚蔬菜。
5 A" C* y" h, f% G+ D (二)商贸流通区建设
) ? |; M) v# C- l9 q! o 整体规划,完善设施,做好人民路和余沣路商业街建设,打造西屯商业品牌。$ g% b. w: W* R+ s
(三)建立大型建材市场
6 P6 Z8 {$ P: c* f& n; T0 G% Q, X. @ 规划实施好建材市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使之成为当地建材业的龙头。4 t. }4 _" U4 M+ i: |' D3 N
(四)住宅小区建设
; _ g+ G+ I5 ~& X! y, x0 u 适应全县整体规划,逐步改造村内建筑,兴建商品住宅楼,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3 {( c" h1 Q( x* a; ^1 i# \ C
(五)建设工业集团区6 _/ z+ Z* r+ t
充分利用本村土地资源储备充裕的优势,引进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带动能力。
; E0 m3 F; @: D, K+ N0 V( j; C 四、建设重点; `' S* l7 U( X# ?9 F) [
1、建设苗木花卉基地500亩,蔬菜大棚200亩。( G. @4 [" Y* t# t* s5 I+ @
2、新建商铺门面100间。6 X( Q0 @- ?6 e+ W/ w% e
3、改造商铺门面60间。$ E9 A: ^% \: @# b8 j0 L/ r/ |+ m/ g
4、兴建300亩建材市场。
) V( m1 }( D* \* J) H0 C& @ 5、工业区建设1000亩。# q& {$ J8 H9 |# Q
6、村住宅楼建设。2 q5 v V* F$ p- |1 E6 c
7、水电道路城镇化设施。, W6 z1 Z- p" ]6 d
五、实施进度安排
2 F" A o8 Y- @5 G 2007年建设内容
( Z1 x: Z) ^* Y 1、利用地域优势,加大宣传力度。3 x0 i5 R7 M/ d( e1 [# \
2、将茶铺什字的30余间门面房推向社会,进行招标吸引客商。
& p3 ~: }: r; K. T- u; {+ s1 u 3、新增植苗木花卉120亩,新增植杂果林80亩。& D! F5 u: S: N7 r2 g5 T
4、在保持原有蔬菜面积基础上,新增中棚蔬菜30亩,新增大棚蔬菜50亩。
4 U2 i6 d/ i8 F* |$ S2 e7 D 5、加大对村内的10余户养殖大户重点扶持,使之规模化、科学化,成为致富带头人,引导群众共同致富。+ d) u1 y% V7 X: T! g
2008年建设内容! I- z: s: \: {: J) M" f
1、建设大型建材市场。* j# @/ D* ?6 @0 d1 }) N
2、完成村内道路、村外生产路的道路绿化工作。
2 Z7 Y/ L+ V4 |" o2 e4 K( G 3、新增植苗木花卉30亩,新增大棚蔬菜40亩。( K3 F- `# _5 ?1 ?9 i* Q' s- b
4、实施集中供水工程。: T+ |: q+ R7 `* }
5、做好大型建材市场引资规划。
3 F- g7 E5 W W3 Z 2009年建设内容
8 F1 N) R7 M: C( @ 1、为工业园选址,协调好土地、编制建设规划。* k. A1 q* c% Q# R5 `% O9 p
2、改造沿街门面房100间。; o# y( n; h* D) D
3、新增植苗木花卉30亩,苗木花卉基地达到500亩。$ \# m: X9 O/ s# t/ S
4、新增蔬菜80亩,蔬菜基地达到200亩。
( Q. c t$ G/ O* r5 u+ B$ N0 m 2010年建设内容/ G. J1 L8 D+ E* b
1、建成工业园的道路。
3 p; S& P% ?8 u- I 2、做好工业园的招商规划。; @# y( G, q1 u8 v
3、建立商业品牌。
; n0 P. f7 y8 G) y 4、住宅楼开工建设。
8 c, E+ M0 y" M. @- x: Y: Z 2011年建设内容6 s* b% t' d' |( \# D
1、力争引进大型企业2个落户工业园区。
: g) C$ \* S9 v6 b% T- t9 C; j4 u 2、建成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 w6 U% a% j; K9 T: l" o
3、建成村敬老院。4 l9 h- c) c1 ?. v
六、保障措施) t0 T1 R( k4 D* R0 Q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 \7 y6 k8 c) U0 G' I4 D
加强统一领导,建立任务明确、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成立西屯村新农村示范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县、镇与有关部门组成,负责示范村组织协调.项目策划和督促检查工作。工作小组由镇、村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具体规划的组织实施。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时召开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时、全面掌握示范建设过程中的新情况、新特点,总结经验,提出对策意见,解决关键性问题。0 I# Z ]2 o1 N# V, U3 x6 W
2、建立人才兴村机制。
D7 Q* W; q: u; G9 K8 l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吸引示范村建设实用人才,实施“人才兴村”战略,加强党组织建设,将一些优秀的人吸纳到党组织中来,使其成为建设的领路人。多方式,多渠道,培养本村自己的能人,领头人,同时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人才参与本村新农村建设。( e9 a+ {" t0 {
3、全民行动,全民参与。
2 t' k- b8 O. k4 g. {7 `* M 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此项活动,整合相关资源,凝聚多方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全方位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努力开创示范村建设新局面。( _7 ^9 e3 L& D
4、多方筹资,市场运作。0 d% {) b" T) P/ f9 M
利用本村群众较好的经济基础条件,引导他们多向生产设施和公益性事业投资。探索投入和收益新途径,建立“谁投资,谁受益”新机制,提高投资积极性。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优化资金投向,确保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更大效益,形成新农村建设资金多方协助和稳定增长机制。 % s# U& ^" S2 e$ F7 Y1 ^&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