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溪八一聚会的“筹委会”
2 V' n2 s4 H4 {. ]' v3 f: ^* h T/ ^! J( }
# e6 f/ Z2 b5 _3 q2 ]% m( B 2010年初,永远的三支队群网战友们开始网上议论、商讨、呼吁,准备2011年八一在本溪搞一次有历史意义的纪念聚会活动。2 D9 M# c$ W) j* {
但怎样搞,谁牵头。还要有目的、意义。要有本溪各界的支持,对这繁琐的议论,经过群网议论一年之久,但真正下决心,还是今年六月份。
+ O# B, G0 O; C3 i* J" f& @ 这次150部队在本溪八一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全国各地战友已经返回自己居住地,继续回味着聚会的欢乐,回忆战友重逢的喜悦。网上也发了许多文章和图片。但战友们可知道筹委会在这次聚会前一个多月的工作吗?下面我实事求是的告诉战友们。
# S3 A8 n9 \7 `3 e0 h( d 六月上旬,我骑自行车摔了一跤,腿伤未好,牛春光叫我去太原,我十八号午夜乘机到太原。十九号过雁门关到达山西朔州,和春光就“八一”聚会的事反复交谈、探讨。但我俩心中就是没有底,规模要多大(春光说报名人数可能逾千);规模如何控制?本溪市、本钢、公安是否会干预?这些问题不是两个人能说得清、能解决的。一夜没有休息好的我们俩,在20号上午,电话联系到原支队军委科参谋王志峰。他听说八一在本溪搞三支队战友聚会的事,当即表态:支持!放下电话又给本钢综合工业公司总经理,刘书哲打电话。刘书哲电话里说,我工作再忙,战友聚会的事也要帮。有了本溪老战友王参谋和刘书哲的支持,我们与群主单志凯沟通,并告诉志凯我俩今晚就乘机到本溪。志凯同意本溪面谈,他晚上十点动身,次日早六点多到本溪。电话已说完,牛春光机票拿到手,我即写了一份预算和初步方案,并打印十几份,以备到本溪讨论参考。晚上十点下机到本溪,王参谋和原支队财务科曹助理已在酒店等我们。刘现栓忙前忙后的安排我俩住宿。这时候,刘书哲忙完手头上的事务也赶到了。我们边吃边聊,围绕聚会的事提出了许多建议,也分析了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不知不觉就到了后半夜。
, i2 B4 Y5 T$ J3 f 21号早6点多钟,单志凯乘了一夜火车到了我们住的地方。他也顾不上休息,就与大家商议聚会的事。我是第一次见到单志凯的。这次聚会可能有许多网友都没有见到群主单志凯。单志凯,思维清晰、说话干练、瘦高个、稍有点背驼、戴眼镜,一看就是一个干实事的人。在21号上午,筹委会几个人分析,商讨,争论的焦点:1、本溪当地政府对八一150部队老战友聚会,会不会过于敏感;2、人数控制在多少合适;3、AA制费用应该是多少;4、如果亏有负数怎么来弥补。
3 D$ `- ~. ]0 e J% a1 I7 L 经过一上午的讨论,筹备组取得了一致意见:1、首先争取本溪现有在职在位的部队老战友支持;2、人数控制在500人以下;3、费用由参加聚会者按预算缴纳(535元),随行人员费用300,本溪战友参加的不收费;4、如果聚会出现负数,由筹委会解决。群主单志凯特别强调,要搞就要搞好,搞得像个样子。搞不好,不如不搞。之后我们商定会标为“庆祝八一建军节,暨纪念本钢会战40周年,三支队老战友联谊会”,继而确定了一些原则性问题:活动性质为民间自发,自愿参加;定时、定员网上报名;参会者统称战友,不设主席台体现身份平等;筹委会不发邀请,鼓励以个人身份邀请老首长参加等等。决定设立会务组,生活组、财务组、监事组,明确职责指定了负责人。
! l- @( t1 ~# i6 H 下午三点多,王参谋即和本钢建设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的李国震取得联系,国震表示支持并要和我们见面,并邀我们5:30分吃晚餐。王参谋将这一消息告诉我,我即通知春光和志凯。国震和几位公司领导以军人的作风按时到达,我们几人由于交通堵塞晚到十几分钟。席间我将牛春光、单志凯介绍给李国震,又把一年多来全国各地战友的期盼传达给本溪战友,又说我们十五团最先到达本溪的,时间是71年4月28号。王参谋即说:正好参加本钢会战四十周年,值得纪念。就这样大家围绕“八一”150部队老战友聚会,纪念参加本钢会战四十周年为主题进行热烈的讨论。晚餐本溪参加的战友也都表了态,要搞聚会,就要搞得像样,从组织、宣传、落实都要细致。李国震表态:各地战友来本溪聚会,七月三十一号晚上第一顿饭我们来招待,并号召各公司对这次聚会给予大力支持。原三支队宣传队高敬烛表态,会议的主持、文艺节目等全包他身上。6 U; k: u" t8 ^7 z" V) f2 o' U
这一顿饭,给我、春光、志凯外来的三人吃下了定心丸。本溪战友这么热心支持我们的聚会,原部队各公司领导这样的眷联全国各地战友,他和王参谋说了很多话,总的意思是,有本溪战友的支持,这次聚会已经成功了一半。# b) a( J" [" r
22号凌晨春光因业务忙乘机回山西。志凯也在上午告辞返回。我和王参谋议论了很多事,中午退房住到王参谋家。晚上又和几位老同志继续聊这次聚会的事。23号早我即乘车回深圳,就在我回深的车上,书哲来电话要晚上邀吃饭说事,战友们多么关心聚会的事啊!
F! Z, @" B3 _) @8 z9 U- { 虽然各自都回了,但聚会的许多事还是没有最后定下。25号,我与王参谋通话两次,与单志凯通话两次,和刘书哲、牛春光都先后通话。就群网的议论和战友的期盼、筹委会名单,最后决定,由牛春光任这次筹委会主任,刘书哲任秘书长(原来定筹委会负责人是单志凯,秘书长牛春光,但志凯的事太多,别人顶不了。春光搞秘书长不在本溪,大量的会务工作又必须在本溪落实,因此五人电话商量,决定换位)。志凯在网上公告了活动方案,开始了网上报名。之后又在网上设立议事组。就这样150部队“八一”聚会的筹委会及各工作组正式展开工作。议事组在网上进行热烈的讨论。
- s4 s4 }/ i9 x$ P3 S 组织上的成立,工作得有人去干,刘书哲有自己的工作,刘现栓有自己的事业,曹助理的爱人刚动完手术出院需要有人照顾,王参谋年事已高,他们就是有个三头六臂也得手下有人呀。本溪的战友在最关键的时候都能为这次聚会挺身而出,安排谁的工作都积极的努力,刘书哲说:就是我这个经理不干了,也要把这次聚会搞好。刘现栓放下自己的事业开着车和刘书哲王参谋去联系各大酒店。这500人聚会哪有酒店为两天的会议赶走住房的常客,哪有开会容纳500人,吃饭又容纳500人的宾馆?他们跑了几天,联系了市内各家宾馆。离得近点的、条件好点的,不是价格贵,就是容纳不下500人,要不就是吃饭、开会、距离远。最后选择了同泉体闲会馆。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筹委会几人几经电话联系,同泉会馆条件稍差点,路远点,但同泉会馆给我们战友聚会开了绿灯,筹委会几人同意。消息传来,我们真的很高兴。前期的资金,由本溪战友刘现栓来解决。, X* t; i9 ?: Z" i0 T
七月份,刘书哲在百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写了几份报告,请示集团公司安排参观本钢;向安全部门说明情况请求支持;收集各方面的资料。他的工作太忙了,但谁都不能替代他。刘现栓购买各种会议必备用品,王志峰和曹助理联系各团健在的老领导,落实大会发言的老领导,他们俩都是年过花甲之人,行动不便。不是坐公交就是走路,有时候到深夜,只有打的回家。三支队的副参谋长、原十五团团长吴有田,已是八十四岁高龄,身体也不好,但他坚定的说:我一定去。有车就来接我一下,如果你们忙的话,我爬也得爬到会场去。多感人的话呀!王副团长讲的三支队历史,声音宏亮,他也是花了好几天的准备(稿是刘书哲写的)。会议期间,河北同乡会赞助饮料,并有许多战友在大会期间做义工。各地先期到达本溪的战友积极参加接站工作。
$ O* ~6 |+ E/ Q/ v8 @, J 我们这次大会,最远的是新疆喀什,是31号午夜到达本溪,因急事第二天早晨离开同泉。刘书哲和我送战友到候车区,话别战友情。他们也遗憾未能和许多战友见面。参加这次聚会有许多在全国各行各业事业显赫的战友,有国家“五一”劳动者获得者,但他们都是以一名普通士兵的身份来参加的,许多战友准备好的发言稿,由于时间关系未能上台发言。有的战友和老首长未能合个影 ,因为我们聚会的时间太紧了。
R& p; @# N! _ 筹委会是这次聚会的发起人,是150部队战友聚会的核心,他们在幕后做了大量的工作,到八月二号刘现栓战友的嘴都起了泡。王参谋、曹助理、刘书哲二号上午又从本溪市赶到同泉会馆,筹委会在一起总结、安排会后事务。虽然是累是忙,可筹委会的战友是热心人办热心事,乐在其中。为的是老战友会战友,喜上眉梢。如果说,不是出于战友情谊的聚会,那么即使发起人有纵横捭阖的本事,聚会地点是名扬天下的风景胜地,聚会对象是明星大腕,宴会是红酒海参鲍鱼,我想——150部队的这些战友们也是不会动身的。这次聚会,许多人是克服了平常难以克服的困难,安置了平时难以安置的事务,依照“八一”这个特定的时间,不计海陆空何种交通工具,向着本溪这个魂牵梦绕的地方进发、汇集。这次聚会得以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有本溪战友的热情,有本纲建设总公司和各部门的支持,但最强大的基础是浓浓的战友情,是战友的热心参与,是战友的鼎力相助,是战友的倾心支持,是战友的理解与包容。在没有任何利益所求、不受任何权势所迫的情况下,圆满的完成了这次聚会的各项议程。# Z+ `# \! x3 C% E6 c% V* F
+ e, _2 Q* Z9 E3 q8 y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