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带动了沿海改革开放,高新开发区带动了地域经济腾飞,如何让高新开发区发挥巨大的引擎功用,辐射、带动相关地域经济的大发展,为城乡统筹助力。- _! d6 x% [; H, H9 Q5 K2 _
" b1 h! G t/ r' \/ Y- e
高新区携手户县,设立“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草堂基地”,就是城乡统筹的助力器。草堂基地作为高新区“两带四区七园区(基地)”中的重要板块,是高新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拓展空间、完善功能、延伸产业链、发挥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县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 m& H& \/ K; L6 G E
: Y0 { I, t3 V' ?5 a# Q8 L 生态导入 草堂基地五年三步走
: F3 }* l8 r% i, [3 J* M J t6 F& a$ c# E, r% V9 U- a! ]
高新区按照一个全新的规划理念:“自然生态和谐+现代技术先进+人居环境友好”,提出了 “生态导入,轴线发展;拉大骨架,西北拓展”的空间布局结构;以“生态优先、整体性、以人为本”为原则,对草堂基地的土地使用、道路系统、城市设计、市政工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划,形成了“两心、四片、四轴、两带”的结构。
& s, `' x* Q2 @4 h8 e; e, R+ h0 L% `7 L J' c% r+ P
围绕草堂基地“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实施“三步走”战略:/ N# {- Q% L. c/ s
$ L/ t# D& n' r% w; _" F$ |
第一步,到2011年,基本完成基地道路、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热力、天然气等大配套建设,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区形象。
* M+ W5 y/ ]: i/ \. {+ J# ^
# r* t' N( q, _. _" T 第二步,2012年-2015年,基本形成基地建设骨架,展现基地形象和风貌,使基地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j; E; Z4 r5 {" N
; y8 {1 b1 |* \/ T3 r- s1 g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5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面完成草堂基地建设。. p q0 _6 `+ U: d) O
/ l7 c% ~2 h2 m0 U" }! |4 \# \ 目前,交通道路方面:西太一级公路已经建成通车;主轴线东西八号路、南北九号路已经贯通;南北八号路及其他市政道路正在积极建设和筹划开工当中。
/ f7 Y5 ` h5 u T* z8 c0 k4 X. _- n. d: `& ?+ X0 \
在交通道路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建设供水、供电、供热、天然气、通讯、污水处理厂等生产要素的配套设施。8 P. h4 Q. K. w' H }; U/ s0 l$ _
' d8 z2 s0 l, s
定位精准 吸引大批明星企业! v2 d. n* A) g3 q
4 D2 n# K! ^7 |* i3 |1 ^ 草堂基地毗邻秦岭生态功能保护区,草堂基地的产业发展必须建立在不破坏秦岭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因此,草堂基地定位为生态新城,保护生态的要求对于招商方向以及未来的运营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此,草堂基地以科技创新示范区为中心,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及相关产业,主要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为主,兼顾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9 A8 w5 ^/ Y- T9 W( Z; t& y2 ?! H2 W" A
草堂基地将产业发展和招商有效、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招商促进产业集聚,打造高端产业集群,为高新区主导产业提供配套和延伸承接。招商坚持这样的思路:吸引大企业落户,带动产业链发展;落实优惠政策,营造最佳发展环境;细化产业招商分工,做好策划招商,拓宽招商渠道。
9 p0 E+ F3 U% Z, i" ^
9 _5 c2 P n+ }) \( j* x( o 凭借精准的产业定位和灵活的招商服务,草堂基地已经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与明星企业:投资50亿元的比亚迪二厂项目,凸显了草堂基地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优势与潜力;加速器项目作为西安高新区孵化器的升级版,充分体现了草堂基地在西安高新区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要素流动中所承担的补位作用;市政设计院、宝德自动化、陕西坚瑞消防、兴仪自动化、万隆制药、大唐制药等项目彰显了草堂基地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园区所快速形成的“洼地效应”。
5 s1 f. M) K2 N% {. g( Y) h0 E4 }% Y. D2 J# p
合作共建 真正实现城乡统筹
7 j- c. Z3 n) g6 F1 |
# A# y" B' R% A 草堂基地在基地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合作共建,实现双赢”的基本方针,实现两地共同发展,共同收益。在基地农民安置新村建设中,与户县政府创造性地提出由户县政府全权委托基地规划区内两镇负责安置新村建设切实方案。安置新村集中靠近两镇统一布局,统筹考虑,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集中配置,对农民的长远生活进行了实实在在的考虑和安排。针对当地拆迁群众过渡租房难的问题,建设了一定数量过渡房,确保让拆迁群众有房可住,并加快推进安置新村建设,庞光、草堂两处集中安置新村均已封顶,确保了拆迁农民能按期回迁。
1 _2 E8 ^7 o: P+ @" a5 P1 x) `- ^1 T O7 v! B" F
“十二五”前期,基地配套幼儿园、小学、中学将达到入学条件。草堂、庞光两镇的失地农民和农转居子女100%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费补贴。由此,基地规划范围内及周边群众将受益无穷,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n) a, I% z' E: K7 i
/ v4 _7 a! ^5 K' y% d; L4 h1 N* ` 作者:马昭 闫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