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望滚滚浊流,呆立渭河南岸,哑然无语。桥毁人空,对岸的老艄公今何在?
% \$ X v4 c! K3 G5 s$ M) ?; J$ r
8 ]' V7 T9 ]% [( _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空集, 天下 的车胎终于被开苞了,一边讨论第二方案一边问路。幸而问到旁边还未修好、通向兴平市的大桥可以把车子扛上去。四人悻悻而艰苦的搬上去,还行 没人管。快四年没修好的大桥终于迎来了第一拨游客。
3 p, }% G1 K* v3 K) f+ u
* Q. x3 ]6 f+ n6 h# R 在河的南边的巡航速度是二十八九,过来后一下降到八九公里。路是又烂又脏,还到处堵路,幸而路盲 随风 没来,少了争论的麻烦。
+ ]- N& s0 J# ]# K/ n9 k! k
/ _' X4 ^) Y4 s' s 苦苦挨到汉武大帝刘彻的坟冢前,大家都累得不行。提议还是去马嵬坡看杨玉环吧,只可惜没人响应。都是些一往无前的主。这边的村镇的名称也有点意思,什么定周啊 西吴啊 店张、烽火什么的,给人感觉好似又到了秦汉时光。礼泉县真是陕西的苹果之乡,遍地是果园、随处是用手拉车 三蹦子送果子的车队。随便一处的果子是堆的跟小山一样,还用铁锹铲。身体缺糖,问价几何?回曰:放开吃,想吃多少吃多少,额不要钱。多么直爽乡亲啊。穿村过寨,路渐渐好起来了,巡航恢复。一路口问路时,一无齿老爷子上前搭讪:小伙子,阿达来地?今年二十几了咧?这老爷子真会说话,我喜欢。又有一个三十出头的妹子也来搭讪。但是乡音太重,没听懂。看来我得恶补一下陕西话,普通话在这不好使啊。现在整个倒过来了,应该是我主动去搭讪才对啊。这里的民风太淳朴了,太可爱了。对他们报以灿烂的笑容。
& p! X+ b/ V( a0 j; a" ] [+ O1 ^& ]
" ]* E6 d0 t; @3 p5 } 码表显示81KM,终点,烟霞镇袁家村。天下 说这里不像是个村子,倒像是一个微缩的古镇,亭台楼榭,过街骑楼。酒肆楼牌,流水顺街。还有天津卫打着幌子的小贩。游客多而街道窄,已至我等推着车子走也不方便。村落以晚清时光为格调,我们又穿的与其反差极大,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成了游客眼中的一景了。这不、大自然 也被拦住搭讪了。这里有各种手工艺品,木器、香油作坊等、令人目不暇给。小吃品种繁多,各色地方小吃、面食、牛和驴肉,啤的 白的 女儿红酒......那么大的锅盔夹辣子只要两元,比我们那个部落要好得多。传说中到这里要吃豆腐,尝尝,一口豆腐脑入嘴,一下让我想起年少时因吃它而丢了一辆自行车的事。应该是30年前的事了,有一家吃豆腐脑的人多,主要还是好吃,吃完后将车子忘那地了,走了。那时的人是路不拾遗。后来被公安查自行车钢印后交还给了母亲。再以后由于越来越难吃,也就不再吃它了。今天的豆腐一入口,纯正的豆香,入口即化,用专门熬制的香醋和咸菜搭配,香酸可口。豆腐肯定不是石膏粉点的。和30年前的一个味,太好吃了。好多游客手里都拎着大块的豆腐,只可惜我没法带。在新村落内偶遇三位从旬邑来的同行,我们从南北不同的方向在此相遇,边乘凉边交流,也是一大快事。/ N/ m! b! h- v/ j: ]" p0 P
0 n7 S+ j! O9 u) B) H* o8 ~
烟霞镇内正式用午餐,两荤两素,分量还挺足,四人又是眼大肚子小,剩了一堆子。看来以后要少点菜了。我真想再回去吃豆腐脑去,太热了,不想动啊。归途中过烟火镇时大家亲切的慰问了汉高祖刘邦的小三 薄太后,由唐朝所建的望母塔距今也一千多年了,外表古朴,依然挺立。为什么是唐朝所建,守塔的无齿老人乡音太重,没听的明白。从塔内下来纷纷云道:除了第七层小点,楼梯陡点,哪都比现在的房子要结实的多。' }1 J! }% k, ~* h; H( ]- I. L8 c
+ H% D3 A: @ M+ v
归途是漫长的,但这并不是问题。主要还是太热了,出门到现在,每人都喝掉了七八瓶水,还得再买啊。还不敢停车,一停头上的汗哗得一下全下来了,更痛苦。只好慢慢的骑着,那样还有点风。简直比一日三梁还辛苦。明月 再现爬坡王本色,头裹毛巾,见坡就冲,天下 随后,剩下的只好跟进了。到家7.30,行程160Km。在浴室内用凉水冲了十几分钟,头上还是汗流不止,悄然发现,右腿比左腿晒得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