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体中国人”是怎样被感动的?/ B. i/ C- N8 \/ N/ r9 f 
 
4 L% c* {! o# A 
" h4 N/ f. @- ^2 `5 Z5 y/ t/ q    几位具有“高尚职业”的中国人,对全体中国人颁发了一个“年度特别奖”。2月5日晚,央视一套播出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仪式,颁奖仪式打破常规,将年度特别奖授予了全体中国人。  
& X& U9 ~! |+ w 
% E# c0 S& C, i) n* o6 h    评奖组委会在颁奖词中称:“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而央视《感动中国》制片人朱波说:“……但在年度特别奖上,我们今年却难以取舍。整个2008年带给我们震撼、感动、惊喜和痛怆。最终我们决定将这个奖项授予全体中国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2008年大事的感受者、亲历者、受害者、拯救者。”  
/ u$ t/ d5 F2 z7 H 
" Z( d! ~1 F- w1 o) {) l    但浏览门户网站的新闻跟帖和人气论坛上的发言后不难发现,获得大奖的中国网民对此并不领情。不仅不领情,讽刺挖苦或谩骂指责“《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言论还占据了绝大部分跟帖位置的网页。 1 R( p/ m* ^9 R% n 
! h$ G3 h/ T! d4 u 
    至于设奖、评选的“资格”、授权等问题,我们可以回避不谈。这活动,不过是在特定体制规定情境中的一种做媒体、做电视的特色方式。理解这一点的人,则对此活动既无苛求,也不在意。然而,这个评选还是让许多具有“理解万岁”情怀的人忍不住怨言,因为,此事、此奖,的确是过于“无厘头”;而网民群发恶评,也多是为了展现一下“我并不傻”的姿态。 : p' C. A5 M0 C1 p: g 
 
+ L9 @6 Q# m! }: Z3 b/ W3 W    “每一个中国人,无论你生在地球哪个角落,只要你是黄皮肤、黑头发,你都是获得‘感动中国’奖的一员,因为大家都是同心同德的。”——这个评奖的“种族主义标准”,新鲜到史无前例,也荒唐到史无前例。“因为大家都是同心同德的”,这理由毫无根据,事实判断一塌糊涂。笼统说“每个人都是2008年大事的感受者、亲历者、受害者、拯救者”,显然也是不对的——受益者、被拯救者、加害者、失职者、旁观者、批评者……都是“中国人”当中的一部分。 ' M% \/ Z& G# b8 r2 @ 
% K% E$ f( h6 W% l 
发言的网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对婴幼儿下手的毒奶制造团伙不是一伙的,他们羞于和豆腐渣工程的“建设者”、纸老虎的炮制者、猥亵女童者等犯罪分子并列“登上领奖台”。他们仇视发国难财的贪腐者,同时也不承认那些“发国威财”的人感动过自己。所以,他们说:“请不要把我和小偷们放在一起。我还有些面子呢”、“我觉的我不够格”、“本人拒领此奖!”  
9 R8 u! D! p$ D2 Y1 A8 | 
& \' ?) }) G# `0 X9 w' j2 g, Q    “优秀的官员、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杰出的知识分子、出生入死的人民卫士,还有那些并不具备丰功伟绩的普通人”——对颁奖文字中这样的“排列顺序”,表示不满的网民有不少,有人提醒“请注意顺序,顺序,顺序!”这倒是错怪人家了,其实这样的顺序,正是高度重视、严谨研究后的结果,事关紧要,反映出了活动宗旨。 ' t+ t3 ~) j8 x0 L/ l/ A6 f! f 
  j5 g, E& ^' }& S% ? 
    从“实用性”方面调侃此项大奖,网友“太有才”的表现值得一提。网易黑龙江大庆网友问:获得2008年感动中国特别奖,可以写到简历上么?接着就有人回答:一定要写上,这是我从幼儿园开始获得的第一个奖! % P0 D9 [( b5 q) s- c 
 
; A# b" I$ G/ O4 C; _    另有网友说:“作为获奖的一名中国人,请问下CCTV和主办方,我下岗了,你的证书能帮我找工作起到作用吗?如果不能的话,能给个纪念品行吗,它还实惠些!”“现在我们可高兴了,全国人民都获奖了,懦懦地问一句,我有这个奖,孩子上学能少收一点钱吗?买房能优惠吗?”中奖原来是这么简单,以至于一网易广西玉林网友如此“遗憾”:我儿子今年出生的,就这么错过了……  
/ P' B$ F* q' H6 f+ B- B' u2 \ 
$ }" j4 U6 n# q/ G    是的,“中国人”自己给自己发奖,通过“代表颁奖”的方式,自己安慰自己,自己学习自己,评选到了这种地步,连忽悠的价值都不复存在了。就算自慰吧,也要讲点逻辑么,而制造逻辑笑话则成了自渎。要是评委们的逻辑成立,把特别奖给“全体地球人”更好——那才显着咱中国人地位高、牛气足不是?  
9 ~! ]9 ~  F# N  G) t0 b) u0 `6 u, J; E4 ~* }# r 
    中国人在网上拒领大奖并“恶语相向”,不再假装被感动,实为民智初开之一例。对此,类似活动的组织指挥方,似乎亟需“认清形势”,重新审视自身的“精英身段”以及“文化价值”。 " J: h! Z. r  J7 p+ [ 
 
- h! m8 c) a( ]) g: l1 J/ `    只要评选结果和公众的“被感动记忆”不离大谱,大家对此类活动还是会抱着欣赏态度。过去的特别奖都是授予群体的,而有些特别的2008年,“感人群体”其实比历年更容易评选。说点“建设性意见”:如果不把特别奖授予快速出现在地震灾区的山东莒县农民,如果不授予在地震灾区捐建多个希望小学而无一垮塌的民营企业,如果不授予坚韧、厚道、宽容的四川灾民……那么,把这项特别奖授予5.12震灾后的全体志愿者,有谁会对评委们冷嘲热讽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