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日23时17分许,一名伤者被从车厢窗口抬出。新华社发 | : q8 E: O5 ]3 y' C/ e5 i+ a! @6 d
| 昨日下午,搜救人员在对事故车辆的半节车厢进行搜救时,发现一名生还女童。陶玉其 摄 |
2 Z8 r1 D1 [) F# [+ t/ m 本报讯 追尾事故发生数小时后,昨日早晨,现场搜救工作基本结束,伤者被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同时,挖掘机等设备进场,开始对受损车厢破拆。昨日下午5时许,救援人员在清理最后一个、也是挤压最严重的车厢时,发现1名两岁半的小女孩。经治疗,目前,小女孩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
/ k, l! f3 N: ?: t' c3 I 挖掘机等设备对受损车厢破拆
5 o6 T+ M. I6 N0 J, G+ C5 o2 Q# e9 V 由于大雨刚过,事故现场一片泥泞。两车的车体由于巨大的撞击力已经嵌合在一起,有一节车厢垂直挂在动车铁路桥梁与桥下的路面中间。消防官员表示,救援难度相当大。) _2 R; |: t, c) P
正在现场指挥救援的温州市市长赵一德说:“各部门正全力排查事故现场,我们不会放过一个生命信息”。0 k$ G7 p( y% ]: a( A9 w
救援人员称,从昨日6时许开始,生命探测仪可探测到的伤员已基本救出。10辆挖掘机进入现场,对受损车厢进行破拆。10时许,几十名消防人员陆续进入,随后切割机、起重机也跟进来,加快对车厢的处理速度。
+ S0 |9 S2 k) p, s/ U9 B 赵一德表示,据初步估算,发生事故的两列列车中,前面一列有900多人,后面一列有500多人。/ t3 b" ~' j6 [% S9 ~/ @
目前,已有192名伤员被分送到附近及温州市区的11家医院。7 u B3 s; @) q7 Q$ N- F
女孩被卡在一个很小空间里' U+ K: T2 l! j
昨日下午5时许,追尾事故发生后近20个小时,救援人员在清理车厢时,意外发现了一名小女孩。“当时小孩被卡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医生说,小孩处于昏迷状态,不过,生命体征还算正常。
; O4 i/ \! P6 f# {9 \5 q; v* ^% a 昨晚8时许,小女孩转院到温州市第二附属儿童医院。经专家一小时会诊,已转入重症监护室。
& C; W, R2 a0 v; J% z2 J 据了解,小女孩目前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能喝水,并和周围人简单沟通。但左下肢的挤压伤伤势较重,同时影响到了肾脏功能。4 R, v4 N( L0 _3 z& D% q
据其亲属介绍,小女孩名叫项炜伊,今年2岁半,温州人。事发前她与父母坐在D3115次动车组的16号车厢。' a7 J& W% T, }
另据报道,项玮伊的父亲项余岸、母亲施李红目前仍下落不明。7 |$ ^/ ?" o' @
特写
# c; i4 r: ^9 D: \& [6 s' a" U 车厢变峭壁沿扶手攀爬救人0 A7 _8 k% a: F W# ~' o
下岙村村民王帅是第一个报警的人,接到他的报警后,温州消防鞋都中队只用了8分钟就到达现场,是最早到达的专业救援队伍。随后,温州全市22个中队,560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救援,与此同时,120、公安、武警等一切可以调集的社会力量集体奔赴到场。; A& n+ s! [8 u. G
竖立车厢中沿扶手向上攀爬
" F3 b0 P; w# y5 D5 T) s" q 困难最大的是像蜡烛一样竖在地上的D301第四节车厢,内部呼救声连连,还有“咔嚓、咔嚓”的声音,这是车厢里不断掉落的碎玻璃声。三名消防官兵携带救援包进入车厢,通过原走道扶手向上攀爬,这个时候原本平坦的车厢变成了峭壁,特别是撞击后的车厢,内部结构也变形了,“这样救人,看起来像攀岩,其实就是在刀尖上跳舞啊。”指导员陈贵说。( b5 F, D& O4 n
到达第5排时,消防官兵看到有人在抱着坐椅瑟瑟发抖。但是要把这名乘客接出来,就像在悬崖峭壁上救人。陈贵带着安全绳上去,另外两名同志在两边保护。“不要怕,我们是来救你的,放心,都没事了。”可是不管消防官兵怎么安慰,他还是始终牢牢抱着坐椅,不愿意伸出手来。陈贵只好慢慢靠过去,牢牢抱住被困者,耐心安慰他,等他情绪安定后,利用坐膝悬垂装置将他慢慢放下,将他成功解救。2 s- E" I( M3 Q9 w
从山体上去打开生命通道1 Y. @* L$ X; L/ G* u% s# } N$ U* L
除坠落在地的车厢外,严重受损的其他车厢位于20多米高的高铁轨道上。现场指挥部命令,组织一支技术过硬的消防救援队经过轨道旁边的山体上去,打开一条生命通道。于是,“敢死队员”沿着湿滑的山路背着20多公斤重的救援设备赶赴现场。新开辟的路极为湿滑,官兵们只能互相用头顶脚一个一个推上去。) Q* K: r$ O T: j& P; Y9 l+ C( [
“面对高架上被严重挤压的车厢,面对数十人一同呼救的声音,我们顾不得多想,就是赶快利用破拆工具对变形的车门进行破拆。”一位消防战士说。
/ G) [9 d: R$ o; a0 Q/ O/ Z 记者从温州市消防支队了解到,在救援中,有3名战士因为长时间高强度作业虚脱。“但是他们手中却还紧紧握着救援钳。”一位参与救援的战士说。2 k1 D9 v; a2 n% e9 \ }
截至24日8时许,消防官兵已救出死伤者200多人,帮助疏散1000多人。搜救、后续处置等还在进行中。
; v0 D- J0 u& {/ v1 ] 焦点
4 b9 W. p9 o$ x. D% O2 v+ C. Z' o 中铁三局否认挖坑“掩埋证据”
- x k0 d+ [' V% q 昨日,浙江电台交通之声记者陈裕杰在事故现场拍到施救照片,发现有七八辆挖掘机抵达事故现场,在坠落的几节动车车厢旁挖了几个直径10米左右的大坑,挖掘机直接对车厢进行破拆,并将车厢的一些碎片进行碾轧,然后推入坑中进行现场掩埋。
) e5 q z3 C( |- |' k( ?" B 这一消息在微博上流传后,不少网友以为此举是要掩埋拆卸的车厢,更有网友质疑“是否是在掩埋证据”。
! v7 F& ^ h' c0 S' X; m 参与现场清理工作的中铁三局人士表示,挖坑并不是为了掩埋拆卸车厢,而是为接下来进行的吊卸做准备。将事故动车组的其余车厢吊下桥,需要用300吨的大吊车,而吊车进场首先得腾出空间。
/ _+ g) p1 l! A- s: t 救治
; {* e5 W. x, z/ |5 S5 @# q 卫生部13人专家组赴现场% P, W8 N( M0 }) I, g' s
本报讯 昨日,卫生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卫生部带领国家级医疗专家共13人,已于24日下午赶到温州指导和参与伤员救治工作。
* ?7 N) M3 m+ r6 \* L. S0 c' l6 u 这批专家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南京,专业为重症救治、神经外科、创伤骨科、普外科、康复科等。# Y7 P/ e; m8 Z; X2 R
伤者多为骨折等
% U9 R7 x; F5 B 截至昨日19时,记者从收治“7·23”列车事故伤者的部分医院处了解到,除极少部分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没有确认身份外,大部分患者都已经确认了身份,有的伤势较轻的患者,接受完救治就陆续离开了医院。
2 ^$ j0 a" L. F% Y1 g. P4 C 综合多家医院提供的信息,目前,伤者情况主要集中在骨折,严重者比如脊柱、腰椎骨折等,而伤势重的患者多为脑部、腹部、胸部、四肢等处联合受伤。! W: C$ h* j6 I( e+ K8 v
组建8支心理干预组; f( g* a: l3 h6 F) f
温州市卫生局表示,各医院正对死亡和重症伤员名单逐一进行核实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地址等基本信息。并且组建了8支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共20余名专家,分赴各收治医院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 J& s- i: g4 [' C6 R 据记者了解,各医院也公布了遇难者和伤员家属接待小组电话,24小时有人值班。7 R0 |* p3 |4 `
本版稿件/综合本报记者 刘春瑞 吴鹏 陈博 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 |2 s& I% k6 J+ {+ I+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