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森林防火
查看: 2865|回复: 2

【科学研究】读唐诗须用陕西话

[复制链接]

459

主题

1395

帖子

9222

积分

金牌会员

Queen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222

优秀版主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论坛元老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职业作家知名作家论坛精英

QQ
发表于 2009-6-2 20: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迷 于 2009-6-2 20:50 编辑
% B$ Q- W* N# A/ [9 u, {4 m/ V6 v& b
+ z2 i/ @" W9 D过去不曾知道,陕西农村人说的关中方言,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还以为农民说的话,比较土气,生冷硬噌,( @2 Z- m) {4 `6 {% @1 d, Q
难登大雅之堂。而实际上,在古代它是中国的官话,被称为雅言,《诗经》《唐诗》要用古代的官话,也就是现在. m: Z' c4 ^7 L  t3 y$ Y+ `- L( w: n
的关中方言来读,才算是标准读音。伍永尚是一位研究陕西方言的专家。他举例说,只有用陕西话才能读通唐诗,/ g" O) H! N9 |% R! B9 \8 R- ^
读出韵味。 6 r# U& s* b- v# u$ e4 }. J
" f# B1 P1 g  _) u+ J( |

9 K: \8 t/ y3 S( [1 E8 s' D5 [
       白居易著名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其中的“色”7 B8 V* o7 n9 ?4 b3 X, \" m
如果按普通话发“se”音,没法押韵,按陕西话发sěi音,才能和“黑”押韵。
8 ]: p; f2 c- ]2 l  u  z; `# w1 w6 s' F* J- V' e

+ A% ~" z  j& n7 ?
% \3 J& r& E. N! |5 s" A 诗圣杜甫《梦李白》:“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尤疑照颜色。水深
, q: Z$ t/ j) [$ ~8 Q4 I" k$ x破浪阔,天使蛟龙得。”按陕西话将“测”读cei,“色”读sei,“得”读dei,全诗才能押韵。. X9 n  y" v  w$ N
3 z" y' K* v$ _" P: J- Y

# v. W* |. \/ S: O. J7 S$ U8 c! f0 N0 y# A  C$ V6 s- T+ E/ |* p, w
   诗仙李白的《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着,冠盖何辉赫。”
3 \$ q& ]( s. a# i其中的陌、宅、赫须按陕西方言分别读作mei、zei、hei,才能押韵。
' d/ v$ W/ ?+ B1 C( F0 j$ n2 Q
8 k8 P& ~' i5 s# m' r. C- B
" [  t9 u4 A7 G% w+ k. n
! z# u$ e" l$ {- l8 N  高适著名的《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按陕西方5 e$ M! V0 `9 o* i2 I2 \
言,“色”念sei,才押韵。另外像王维等人的诗,均有此现象。$ d+ K! b* |  d2 {: j

5 ~8 o) F1 E9 q/ O
0 ?' j! ^8 x& ~1 x/ {0 r4 M& S7 H; T  l+ w  D
     一千多年过去了,虽然许多古代建筑已灰飞烟灭,人民经历了一次次屠杀,但只要一息尚存,方言便会得一留存。
( d% A* p/ y1 W2 A, P有人只注意到写在书上的历史,文物中的的历史,其实陕西方言更是活着的历史,动着的历史,由黄土地上一代一代
! C1 z+ }, H" U: b% J; G( I6 J的农民传承着的文化遗产。  
8 [4 b) q0 z8 q6 b
5 b) t" I# ~0 A4 k5 F
5 ?, n( f' m+ h2 \; d9 j
0 R$ I' B" V! ]8 N' w      以下是一些人的考证,相信你读过之后,会为陕西方言而惊叹。陕西自古帝王都,历经十三个朝代,大概有两千多
6 w. p0 @; i2 U+ s4 I, X5 Y  ]年历史。中国的文化,语言,文字,都是在此期间形成和创立的。自建都陕西的西周始,关中方言被称为“雅言”。《诗
/ e( h8 m$ G$ W! d- c2 i; Z6 ~谱》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秦始皇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唐朝皇帝李渊、李世民是陕西人。汉高祖刘: d7 u+ X5 q0 V& A- K* ]
邦虽不是陕西人,但在做皇帝之前,长期在陕西活动。当然他的儿孙们,都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了。由于陕西曾经是周
" i- h. k% T4 g, c. H9 J6 g, w& ]+ w7 ^秦汉唐四大朝代的国都,陕西方言曾经是当时的官方语言,因此古汉语、史记以及唐诗,都需要以陕西方言来读,才能
, O8 P  q7 o/ j$ q9 I- i理解其中的一些词汇,读出当时的味道来。
2 u8 M3 y) q) u" P2 o! r: a* t- u
  Z. f% Z# u0 P& B/ m1 j- v' I+ c! X1 U' k

9 T% p* `# G$ X) ^9 l不仅如此,你现在所写的汉字,也是在陕西创造的。先是有由仓颉造字,他是陕西宝鸡人,出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 F8 T! t( N" ~) }+ A6 f
4000多年历史。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全国开始通用李斯小篆,汉代演变成隶书,唐代演变成了今天通用的楷书。到陕
( F5 E8 ^+ |5 V1 l% K' m7 N( _西,不仅要看历史,如果你有心,体会一下陕西方言中的历史,可能更有意思。
; i1 q( U3 b1 j& T( A% {
( U1 I/ b1 ]! q9 `4 y! [4 x' V" G- J' A

& C# k' N* [7 l, |, b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这些考证,并非本人原创,是从网上搜集的。
" C2 W# C* L: r7 ]- l8 Y$ p9 U2 n& O; H5 Z  S# I
6 }: N% n: ?& b2 E( Q) i* x  p: ~: ~$ Z
- x3 N# T/ q! n
! ?8 F6 `* k2 Z  }

. {. X, c  l$ }9 r  “咥”(音喋)字。西安人把吃饭叫作咥饭。“咥”即是古汉语,查辞海而知,咥:咬。《易。履》:“履虎尾,不咥
  g1 X8 o' P4 U' c人,亨。”
! z5 l9 K% H- |- U% C- {6 O  i! E  ]7 h7 Z
  “嫽”字。辞海:嫽--美好。《方言》第二:“嫽,好也;青徐海岱之间或渭之嫽。”“嫽的太”,陕西话“好得很”
+ q$ s8 d, ~0 l  k/ w之意。如果要表示程度加深,则谓之“嫽的太太”。可以径直追溯到上古时期,在《诗经》中发现它的用例。《诗经·陈风·9 g6 }$ Z, ^0 ^7 O7 e
月出》唱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嫽)兮。”给《诗经》作注的汉代学者毛亨说:“僚,好貌。”汉代的另一位大学者扬雄
$ p. c/ p3 Y$ Q0 q3 b( M在其《方言》一书中也说:“嫽,好也。”此后,这个词便一直保存下来——不过,大多是以复合词的形式出现的。如唐代/ ]# {) f; |. h6 N6 ^
的白行简在其《三梦记》中记有这样的诗句:“鬟梳嫽俏学宫妆,独立闲庭纳夜凉。”“嫽俏”,就是形容美好、俏丽的样
2 T4 I1 y, J/ Q# u' `5 h; f2 A  @子的。. o& v, {$ _. }' c4 A! J
) ?4 i1 h$ `0 S  R1 [
 “倭也”。指人漂亮,娇美。如:“你看nia小伙娶的媳妇多倭也!”指事情办停当,令人满意。如:“那人心细,活做得  b; k' n8 Y8 n- g3 w( b
倭也,没啥弹嫌的”.宋代人编有《文韵》中解释道:“倭,顺貌”,即是“平顺的样子”,只是关中人在方言里因所指对象: V9 `2 J! F; D4 U' z- m: i4 I
不一样,而出现了多义现象。实际上仍是《文韵》所说“顺貌”的引申或扩大。- M4 r- B/ V6 `5 v6 G

& w+ X: ^9 X6 B+ Y+ N   喝汤(喝水)。说到“喝汤”,这汤非土话,乃文词也。蓝田人现在还这样说。汤即热水也。临潼华清池有个“九龙汤”- J* d' _, y% a$ o
(地热洗澡池),便是此义。
5 A3 p# M! j4 x  ?( Q5 y: a! q; P* e% g4 Z' e( N1 z
   “瓤人”。陕西话里有“让人”读(瓤人)一词,指取笑、讥笑别人的意思。记得中学课本里《信灵君窃伏救赵》中有
- [* @) l. h$ z8 n# ^) N9 H6 q此一句,“魏公子让信灵君曰”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词保留的够古老吧。
( s# M; R2 X2 }' I
  h- W6 r# p( s4 f7 Y    “彘”字。宝鸡一带将“猪”读作“只”,人们总是以为是很土的读音,其实应当是“彘”,是很古老的语言!《鸿门
( v; [6 @  x6 S; t/ V宴》中“……项王曰:‘赐之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3 M  L" |8 W" B5 x" t6 N' `# ^) a8 U5 ]3 ^, m
   “乡党”。“乡”和“党”,都是我国古代的民户编制。据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 W- V) b0 ~8 S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换句话来说,五百户为党,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随着时代的推移,乡、党这/ E7 [( R& w- V$ i9 J; Z
样和农村行政区域单位不再使用,但“乡党”这一称呼却延用了下 来。  ~4 X- u8 V8 W. r$ M/ N. U

+ }, a8 W0 [" ?( o, ?2 L; P  “毕了”(完了的意思)。来自古语:六王毕,四海一。" g. q7 X: f: X( {) `* l
. M# R5 k& m2 Z$ z& I  b9 N
   “林檎”。陕西农民将沙果称为“林檎”,一直以为名字很土,可是查字典,居然是文辞:高级汉语大词典,檎 qin ――
' X8 Q' z& b4 }“林檎”:落叶小乔木,开粉红色花,果实像苹果而小,可以吃。国际标准汉字大词典,〔林~〕a.落叶小乔木,果实像苹果而小,
# f2 ~! A8 O! S是常见的水果;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亦称“花红”、“沙果”。   : u! O  M% B: V' w+ x$ P
5 r3 f# S. D6 k
  “得是得”。陕西话中疑问句的发问方式是将疑问助词“得是得”放在句末。日语中的疑问句发问方式和助词都与陕西方言
8 k7 ]; K$ s. J4 j基本相同(日语中用“得斯嘎”)。  6 O+ e; {" F! T2 [% S) k/ F' K0 N

. o# K  f' a7 D# C" J/ E& Z  “倩蛋蛋”。又如,我们口语中常说的“倩”,也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其源。《卫风·硕人》篇是这样描写卫国的贵夫人庄
) c/ n4 M- u) r, a姜的容貌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唐代的大学者孔颖达说,“倩”
7 d$ k5 p' D/ Y$ {* F8 h就是用来形容“巧笑之状”的。尔后,“倩”也可以泛指姿容之美好。“倩女”即指“美丽的少女”。杜约夫《拟李商隐<无题>
7 ]7 D$ K7 |/ r7 \4 \诗》云:“楚曲风烟悉倩女,武陵花月梦仙郎。”与“倩”有关的“倩俊”、 “倩俏”、“娇倩”等词,或用以形容人物之俊美,
" a) ~# W: A) U8 d或用以形容人物之俏丽,或用以形容人物之娇美。而我们陕西人则常常把可爱的小儿叫做“倩蛋蛋”,也都保留了"倩”的“美好”
( a/ J$ h- h" i7 @# }; P1 ?、“可采”之义。
2 G5 j+ }) {2 S/ ?& Q" P4 s
. O$ ]9 o7 Y  a, d7 N7 Z    “闻”字。可以在唐诗宋词中找到其源的陕西方言词语,数量就更多了。我们在阅读唐宋诗人的作品时,对一些普通话中所2 H+ P& e( O) c) Z" W
没有的词语,往往就可以利用陕西方言来加以解说——这样不但准确无误,而且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白居易《二月五
1 m: U* d+ U; ~" p8 y; h, J5 X% g' o, t( U日花下》诗云:“闻有酒时须笑乐,不关身事莫思量。”另一位著名诗人王建的《秋日后》诗亦云:“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晒暴旧
8 {% k& {. q$ ]$ x: P. S0 C. C芳茵。”这两句中的“闻”都是“趁”的意思,和我们陕西话中的意思相同。像“趁热吃”,陕西话就说成“闻热吃”。“趁凉”,
% |. f4 Y* \: Z1 d陕西话说成“闻凉”。再如,宋代的著名词人柳永的《木兰花令》中又写道:“不如闻早还却愿,免使5 W7 _# A( N+ h, d/ z2 h! w6 x3 @! g' [

4 `2 a) W1 M" Y牵人虚魂乱。”又段成己《行香子》:“自叹劳生,枉了经营,而今一事无成,不如闻早,觅个归程。”其中的“闻早”,也是“趁
9 C+ L% D1 G- k* O早”的意思。可见,“闻有酒”也就是“趁有酒”之义;“闻晴”亦即“趁晴”——因为住处近山多雨,晴日难得,所以才有闻晴暴! O( m$ z0 o- h
芳之举。: F+ \: O3 h* C  X3 @
) k1 Z; P4 T, A9 ?
   “他谁”。又比如,现代人对“他谁”一词常常感到新奇,这是因为在普通话中已经没有这个词语的缘故。但是,“他谁”却8 H8 f% k& z4 W7 X
是我们陕西方言中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常用词。王汶石《井下》:“八叔半辈子倒求过他谁吗?慢说自家侄儿!”柳青《创业史》:“他( y) U6 D  i; _
谁爱那么笑话人?”路遥《不会作诗的人》:“他谁不这样想问题,一天起来混日子,光会哄人,不干实事,他谁就没脸!他谁反对我' `/ w& D: ~4 T1 b! x& \6 e
们这样想,反对我们这样做,他谁就是我们的仇人!”其实,只要我们查找一下它的历史,就可以在宋人的笔下,常常见到这个词语。
0 w/ R$ [2 G  P1 v, S辛弃疾《满江红》:“层楼望,青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又何梦桂《沁
% p0 o% C/ q( R, N
4 t% C2 j7 f6 n% x; Z0 ^0 t0 n6 L园春》:“问天道,看是他谁戏我,我戏他谁?”这些“他谁”,都是“谁”的意思,跟我们陕西话一样。如果我们自己的方言中有某% C- J( K  o6 I% N; z7 W7 m
个词,那么读起古人的作品来,自然会感到十分方便。' d4 U; J) U, x4 R
, J' J, t) i7 L% u7 a: y- i
  “白雨”。如司马光《和复古大雨》诗:“白雨四注垂万縆,坐间斗寒衣可增。”苏轼《六月二十日望湖楼醉后书》诗:“黑云翻
1 C, @0 f1 x7 V% K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我们陕西人一看诗句中的“白雨”,就知道是“暴雨”的意思,而不会理解为与“绿水”、“青山”相
) O- ^7 A6 C+ d$ D& e: X. v类似的结构。
9 @5 ^% x$ K9 L, N5 _
: B  F1 l; G! S  “投明”。在古人的诗作中,还常常见到一个“投”字。王安石《观明州图》诗:“投老心情非复昔,当时山水故依然。”夏元鼎% \  q% i/ m% T- t# d' Y' J( `
《水调歌头》:“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舟。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我们陕西人看到“投老”、“投明”,就知道是“等到老6 _2 N$ e1 D4 J( @! Y
”、“等到天明”的意思。 # i9 U1 h  Q+ N

& a5 D) b& @- n) Z- _/ M   “争”字。又如,唐代杜荀鹤《目遗》诗:“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宋人杨万里《舟中夜坐》诗:“与月隔一簟,
$ x% [+ Q- S5 G2 g, D去天争半蓬。”“争几多”即“差几多”;“争半蓬”即“差半蓬”。陕西人一看自明。      
$ M, u( s8 B' z2 L6 @3 b+ q
+ J* L) @( h/ C( s) o3 h1 x" I  “年时”。谢逸《江神子》词:“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卢挚《清平乐》:“年时寒食,直- R0 |4 D) n- [: x
到清明节。草草杯盘聊自适,不管家徒四壁。今年寒食无家,东风恨满天涯。早是海棠睡去,莫教醉了梨花。”“年时”即“去年”,+ H+ T1 b4 i: D& b) @$ j7 ]/ g& S6 `
陕西人一览便晓。8 R  v% x  j% D/ [8 q, r+ ^

  \3 N! z! L( z& S4 y0 ]% G7 A   “霍闪”。顾云“金蛇飞状霍闪过,白日倒挂金绳长。”诗句中的“霍闪”,就是我们陕西话中的“闪电”。
+ |6 {: r4 ]7 q0 W; \
; g) t) B$ ~: S, @- r) [! |   “科”字。这些词语在陕西人看来都是极为普通的,而语言文字学家却为考证它们的确付出了大量的劳动。至于有些今专家学者
" o8 V! [/ h4 \, C" z颇费斟酌的词语,也常常可以借助我们陕西方言得到解决。例如,唐人薛能《寄终南隐者》诗:“扫坛花入梦,科竹露沾衣。”诗中的
( ?0 B7 C% ^) m; l“科竹”,就颇令今人费解。可是,将“砍”、 “砍伐”之义说成“科”,在我们陕西广大地区却是随处可闻的。我们用这个意思去理7 y- Y. B4 }2 U( q: o
解诗意,不就涣然冰释了吗?  + `# t4 Z6 s/ Y6 o2 A# u& L
5 J$ |5 M9 _4 u8 J9 ^
  “biāng biāng面”,也就是“饼饼面”。古人把面条叫做“汤饼”。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yuè煮)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6 M: B$ f7 u9 }1 u* g& R: ^, f
食者呼为蒸饼。”为什么我们陕西不叫“饼饼面”,而叫“biāng biāng面”呢?这是因为我们陕西人说话喜欢运用重叠式的表述方式,; K* [& @$ H) d' K3 _
例如“饦饦馍”、“棍棍面”、“牛牛娃”等。“biāng biāng面”就和它们属于同样的类型。现在的客家、江西以及闽东等地的方言,
+ h, G0 l/ x; t$ f& w* f! u6 |5 n仍把“饼”读作“biāng,就是很好的证明。 
% y6 f, d6 a- r: P/ K( F/ f4 ]2 T; l
  “饦饦馍”。在陕西话中,还有“饦饦馍”一词。“饦”也是饼。汉代扬雄的《方言》和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酒食》都说:
8 j; P* ^% b- u! y“饼谓之饦。”所以《齐民要术》中又称为“饼饦”。陕西人喜欢重叠,因此,又说成“饦饦馍”,说简单点,就是饦饦”。  R4 z  r: A. ]5 i
+ V' M/ Y( G* h& l5 @, O  [3 O
    “馍馍”。“炊饼”后来又叫“馍馍”(又写作“饝饝”等形体)。方外山人的《谈徵·言部·母母叵罗》即云:“京师及河南人谓0 D% c/ I- A% |7 ]. q5 `
饼曰饝饝。”又清人唐训方的《里语徵实》也说:“饼曰饝饝。凡米面食皆谓饝饝,犹北人之谓馎馎也。”可见,和“饼”一样,“馍1 r- b8 P( H7 t: E, T' j4 `/ t
馍”的概念也是比较宽的,不仅蒸的、烙的,可以称为“馍馍”,甚至于“包子”也可以叫“馍馍”。《西游记》第55回:“又见两个
+ R7 c, c8 P% h% L* [; n8 r- b总角蓬头女子,捧两盘热腾腾的面食,上亭来道:‘奶奶,一盘是人肉馅的荤馍馍,一盘是豆沙馅的素馍馍。”在陕西话中,烙饼也可
% R& ^. d8 g8 T% \! x& x8 X5 c以叫“馍”。如平常把“烙饼”说成“烙馍”。实际上就是烧饼。0 O  d6 B4 i. \
/ H1 F  d5 |: y  _
 
; K& P. t9 r2 o' m5 M9 C% [* ~, R  D
  明明是“馍夹肉”,陕西人说成是“肉夹馍”。明明是“面蘸蒜”,陕西人说成是“蒜蘸面”。为什么,我猜想,这也是古汉语的
6 X, ~3 G) k" w4 z习惯。将肉夹于馍省略成“肉夹馍”,将蒜蘸于面省略成“蒜蘸面”。

3

主题

9

帖子

10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050

新人进步奖

发表于 2009-6-3 20: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好贴

19

主题

102

帖子

23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315

小有名气灌水天才论坛元老新人进步奖幽默大师靓妹or帅哥

发表于 2009-6-3 21: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老陕话还不够,人家古人还要唱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