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 k6 o W$ J1 t 一棵树要茁壮成长,必须深深扎根于泥土里,基层党建工作也是如此,要不断地发展壮大,必须使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共产党员也有活动的“泥土”。户县从党建工作的基础抓起,先后投资2500多万元建设村级活动场所、社区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站点,使党支部有了办公的地方,党员有了学习的地方,群众有了办事的地方,从而筑牢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根基。
. V3 S# H2 t; n) p5 ^4 g* ?3 T2 T' G9 M- ~3 U! M' |$ z1 f
村级活动场所消灭“空白点”
8 o8 J, F' d, ?- p) Q8 E) W% D* F" {+ J9 f4 r }0 \& Z! M( t5 C
2007年以来,户县先后投资1368.3万元,在全县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17个,解决了部分行政村无活动场所的问题。随着一个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相继竣工,村干部有了办公室、党员有了“充电站”、群众有了“议事堂”。一些村级组织长期实行的“家庭式、流动式”办公方式被取代了,“干部人难找,群众事难办,活动难开展”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但成为办公场所,更成为农村事务的决策中心、党员活动中心、群众议事中心、群众致富的科普中心和信息之窗。依托新建的活动场所,村上定期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集中处理村级事务,定期讨论重大事项,规范决策程序。对凡涉及计划生育、村组规划、土地承包转让、民主理财等重大村级事务,均按规定实行“一事一议”,在村活动场所进行研究,彻底改变了以往“公章随身带,会场打游击”的状况,基本实现了基层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N# o/ j( a! R+ N8 _
# p! _; c# W1 F% a
社区达到“三有一化”# b9 X' \9 g- Z6 A- `5 l
. x: P1 X7 Y. O# `3 a 过去在户县社区干部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办公靠借用、经费靠化缘、管理满街转、群众找不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户县采取“建、租、调”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了每个社区有300平方米以上办公场所和10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活动场所;通过“选”、“派”、“育”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社区“两委会”班子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补贴、办公经费和党建专项工作经费已全部纳入财政预算,采取“筹、管、用”等各种办法,保障了社区经费全部到位。如今,户县20个社区全部宽敞明亮,墙上制度规范整齐,基础设施完善,成为基层党组织连接群众的“工作平台”、“协调平台”和“连心平台”,真正实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和有场所议事。
* m/ t" {* R+ m0 w6 Y* J3 t+ |+ Z
" T0 R9 u2 t% F 远程教育实现“全覆盖”
5 W! ?5 l8 s/ k6 S& ]+ e6 O5 C: E3 n8 Z! N; U; i; ^7 j1 W* @
依托近年来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户县投资40多万元建成了远程教育站点540个,播放远程教育节目10000多次。涝店镇龙窝村远程站点还在调试过程中,有人看到里边有蘑菇栽培方面的节目,就相互转告,很快就有30多名蘑菇种植户自发前来观看,有3个人连续看了4个多小时,种植户们高兴地说:“播出的栽培技术真正贴近了农业和农民实际,解决了我们种植中遇到的难题,收获真大!” 通讯员 王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