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森林防火
查看: 5300|回复: 0

西安市户县纸房学校校长冯雪红

[复制链接]

1975

主题

218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77

优秀版主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论坛元老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职业作家知名作家论坛精英

发表于 2011-5-30 12: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山区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我不仅要让山里孩子有学上,还要让他们上好学,学得好。”全国模范教师、西安市户县纸房学校校长冯雪红说。任教20年来,冯雪红用她爱学生、爱教育、爱学校的执着追求,让原本贫穷落后、破旧不堪的山区学校,变成山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教师这个职业是我生命的快乐之源”
    走进位于秦岭北麓深处的西安市户县纸房学校,崭新的教学楼被四周青翠的山林映衬得十分漂亮。“我刚到学校时条件很差,教室和学生宿舍都是破旧的平房。现在的教学楼和宿办楼是2007年西安市实施首批山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建起来的。”冯雪红指着一张学校的老照片说。6 P# N5 f4 g8 K) M$ T3 X- S
    1991年,19岁的冯雪红来到纸房学校,成为一名教师,从此确立了要给山里娃搭建知识改变命运的平台理想和信念。冯雪红所在户县纸房学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既有小学又有初中。一个老师常常要教几门课,她就教过小学的语文、数学,初中的数学和物理,现在还教着历史和政治。
1 Z2 V! P3 ?# M$ n( X3 B: p' c    农村教学条件简陋,实验条件很差。承担物理教学工作后,她悉心钻研,把物理知识编成易于记诵的口诀,提高了物理教学效率,她教的物理课也成为全县的品牌课,多篇教学论文在教研刊物上发表。
# M% O1 T/ Z1 P' @" M1 b  I
“爱是学生成长的阳光”
    纸房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五六十里远的沟沟岔岔,食宿在校,24小时都需要关爱,冯雪红对这些学生倾注了很多心血和精力。& m) K( T" e( I4 a6 N9 u6 y
    为了让这些五六岁到十五六岁的孩子们能够在学校健康成长,冯雪红给生活不能自理的学生洗衣服,洗完那沾满粪便的衣服一整天都吃不下一口饭。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刺骨的隆冬,半夜三更披衣夜巡,陪小同学上厕所。5 O4 I2 M- m" N7 v
    2004年的一个星期天凌晨,狂风暴雨突然袭来,正在值班的冯雪红冒着倾盆大雨,检查教室门窗,捅低洼地段被水冲的杂物堵的下水道。她的细心使学校师生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自己却落下了至今未能痊愈的病根。
5 D0 t# d" L# p- [  e' s! t    山区的冬天寒冷难耐。去年冬天,学校师生用上了空调。因为线路负荷不够,三层楼不能同时开机,只能分段分时。她对大家说,“你们好好休息,这个任务就交给我了。”晚上8时30分到半夜1时,一楼到三楼,为了让师生们都感到暖和、睡得安稳,她每隔一小时就去转换一次开关。

: ~' y8 \* Q2 k5 }
“我离不开这些山里孩子”
    1996年她光荣入党。2000年她被任命为教导主任,很快成了全县瞩目的名师,不少学校邀她出山。面对30多名情同手足的老师和200多名稚嫩质朴的山里娃,她选择了留下。- c$ f( u% E* y9 n5 s4 F
    2002年8月,高龄怀孕的雪红剖腹产生下可爱的女儿。但为了两个班的物理课,本来按规定应休135天产假,她刚过了40天,就下“狠心”为女儿断了奶,把女儿托付在70多里路的婆家,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学校,立刻给学生上课。. b! |' [% F5 i/ X, D
    由于伤口还未痊愈,她几次昏倒在讲台上。学生哭着说:“老师,你再不能这样了,我们自学吧!”看着这些可爱懂事的山里孩子,她打完点滴后,又走上讲台。
8 K7 c6 I) ^" T3 L% s8 K; r    平时学校每10天休一次假,但她经常是一两月才能回家看一次孩子。
( C* y0 ]- ^9 x$ d. ~
“与其整天说教,不如身体力行”
    倾心20年山区教育的冯雪红,在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教育是一种以人育人的群体性行为,“为人师表”在于有“为”。& `" B! c( A4 i4 M
    冯雪红对全体教师提出了 “三具备”要求,即具备大爱之心、具备奉献之心、具备“家政工”技术。她还对青年教师进行基本管护知识培训。要求小学低段的班主任老师掌握缝补技术、简单的包扎技术,年轻教师由年龄大的女教师或懂得医务知识的教师手把手传授技能,使教师变成合格的“代理家长”。
! ~( D, h! W$ X  F/ ]& \# e5 k    现任副校长胡坤鸿,曾是冯雪红的学生。他说:“我能从一个山里娃成为人民教师,到现在学校的管理者,与冯老师博大的爱心、无私的奉献和闪光的人格魅力对我的教诲、帮助和影响是分不开的。作为冯老师曾经的学生,现在的同事,我比谁都清楚,她什么也不图,她就是爱课堂、爱学生、爱学校。”
3 ?  x" m$ f  G. [1 e4 O0 a+ \& P6 H
“爱心是基石,精细是依托,求实是精髓,创新是动力”
    冯雪红立足山区寄宿学校的特点,积极挖掘寄宿制办学带来的多种元素,努力打造寄宿制管理品牌。专家们把这种管理模式称之为“冯雪红办学模式”,其实质概括为“爱心是基石,精细是依托,求实是精髓,创新是动力”。
) @6 {9 M5 c! l( u6 Z    冯雪红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素质养成的需求,给每个宿舍以主题命名。小学阶段有“互助间”、“礼仪室”、“自立房”、“俭朴寨”、“勤奋轩”;中学阶段有“尚德苑”、“惜时居”“耐挫斋”、“善学吧”等。学生围绕主题搜集相关格言,每周评选出一名“每周一星”,这些贴近学生心灵与生活的专栏,学生参与积极,内容鲜活生动,充分发挥出寄宿育人的功效。( {# s8 l# b- H0 ^7 p
    坚守山区教育20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质量先进集体”、“特色学校”、“教研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冯雪红先后荣获“西安市十大杰出女性”、“西安市模范教师”、“陕西省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7 o4 P6 L! }( p- C"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