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家鑫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这个案子并不复杂,为什么久拖不决?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心中,都会有这个疑问。在这里,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听过这个故事,大家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9 k& h) E! C2 D0 n- F- C4 P0 k# q1 e" `
这个故事发生在满清末年慈禧老佛爷时期。陕西的一个地方发生了一起杀人案,凶手被当地官吏判处死刑,有关文件已递交刑部。只等刑部核准死刑的公文到达,就要对凶手执行死刑了。
! S7 B& v% q5 s3 l, t/ w/ I! [
' z {5 \4 X$ V- V这个看似已经铁板钉钉,可是,凶手的父母并不甘心。经过多方寻访,终于找到一个名状师。状师,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律师吧。这个状师保证,只要肯花钱,他仍然有办法让他们的儿子免死。
$ u) U6 I; Q! o) e7 H( v
6 |1 Y8 \6 _6 T& G% [这个状师到刑部活动,可是刑部已经核准了死刑的判决,正准备把这个公文发出去。于是,这个状师买通了刑部的一个小官吏。这个小官吏做了一个小小的手脚,把这个应当发往陕西的公文发往了广东。" m8 o& I8 U& [+ Z: B3 l- H
& E6 q. l4 n' w- N; u4 n0 X6 P
广东接到公文,发现投递错误,马上把公文退回刑部,刑部接到退回的公文,马上把公文重新发往陕西。当时交通不方便,北京与广东、陕西远隔千山万水,这样来回的反复,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当陕西的地方接到刑部执行死刑的公文时,正赶上慈禧老佛爷寿诞,大赦天下,于是,这个杀人凶手就逃过一死。, f) }' S, d; }' C
7 g/ d/ D( k4 e
这个状师只作了一个小小的手脚,就让一个看似必死的杀人犯免除了死刑,而且也没有给人留下追究的把柄。二十一世纪的律师们,当然更是钻法律空子高手!
. f2 y2 Z6 l. M5 d
+ m0 ?, O5 |, z/ P, C$ {我们再看看药家鑫案件发生时间背景。2010年10月20日,这一天,药家鑫杀害了被害人张妙。这个时期,正是一些人要求中国废除死刑喊得很凶的时候。要废除死刑,最早也得等到今年的全国人大的召开。也就是说,药家鑫只要能挺到今年的人大闭幕,就有免死的希望。2 s; w! H N5 n3 l& b, H: [" z2 C2 x
3 M: `. V+ S. B/ A6 E; I1 t这可能就是药家鑫案刚刚才开庭审判的原因吧!可是,结果很失望,人大没有通过废除死刑的议案。8 t: f8 u, f: p& E( E8 Z: i: q4 x
/ b8 j% n( A3 r8 P/ N3 [1 r, _一计不成,再施一计。药家鑫手段残忍,很难找到从宽的理由,于是,又把赌注下在了在舆论绑架法律上。在药家鑫案一审中,选择旁听的观众几乎都是药家鑫的同学或校友,在庭审结束后,在参与旁听的观众中,搞了一个所谓的民意调查。接着,又有几个号称专家教授的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中,先是搞出个什么“钢琴杀人”,后来又大呼要以此案为契机,废除中国的死刑,更有一些“讲法制”的某媒体记者,对被害人家属,进行利诱和恐吓。
. J9 Q; I) e* S# _5 V9 N/ e" ?" l
" t/ P2 d" c, ?: S2 {* j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普通的人民并不是任人愚弄的“傻瓜”。这些所谓的法律专家雷人的理论一出笼,马上遭到全国大部分的网民的谴责。希望用舆论绑架法律而使药家鑫免死,结果适得其反,现在的舆论环境,显然对药家鑫不利。于是,这些专家们又马上喊出,不能让舆论绑架了法律,不得让舆论影响了法官的独立判决。& D1 q5 s) E- [/ }9 [' b
; m* g9 D! s6 w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某位“高人”为药家鑫免死设计的路线图。通过一定的手段(相信大家都会明白),把此案的审判延后,把此案拖到今年的两会闭幕,希望全国人大能够通过一些专家教授的中国免除死刑的议案。这一愿望落空后,又希望以舆论绑架司法,不过这一招搞得适得其反,于是,又喊出不让舆论绑架司法口号。能有如此的能量左右司法,药家鑫家庭的社会关系绝不简单,“不是官二代,不是富二代” 好像是“此地无银”。在药家鑫的背后,绝对有一个“高人”,不过请记住“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