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这东西,像把万能钥匙,能打开人心,让你看清对方是善是恶;也像块试心石,能丈量出友情的深浅、真伪。如今常有人说:“借钱给别人,等于多树一个敌人。”这话虽然有点绝对,也有些刺耳,但它却深藏着太多人的血泪教训。为了警示大家,我讲述自己与一位借款人九年的纠葛,或许能照见人性在利益面前的冷暖变质。# W( c9 \$ f7 N1 w
7 `& b' H8 U+ M4 Y* s: O3 W2 b" a+ I
九年前,我们因一个微信群相识,偶尔闲聊几句,算不得深交。几个月后的深夜,她突然来电,说再工作一年就退休,想盘下一家服装超市,手头差一万元周转。电话里,她一口一个“哥”,听得人心里热乎。我手头暂不宽裕,便让儿子先转了三千元微信给她;七天后,又凑了七千元现金,约在户县见面交付。她拿到钱时感激不已,说开业一个月就还。那天,我在瑛瑝广场给她拍了几张照片,中午在钟楼开元面馆简单吃了饭,便分了手。
. [0 U* e; u8 \8 T, k4 W3 }
/ T2 f- _# T$ _起初几个月,她还偶尔来电说生意不错。可快到国庆节时,我正在工地干活,她又打来电话,说要给职工发福利,让我再转两千元。我当时火气直窜:“我又不是造钱机器,你的职工凭啥要我出钱?”直接回绝了。说好的一个月还款,不仅没兑现,反倒变本加厉来借,我心里已不是滋味。8 l% D* B) o9 D" ^" J
" H7 }2 R- Q _$ E: I% Q) ~% j2016年12月初,我想问问超市经营情况,顺便提还钱的事,却发现电话被拉黑,微信也删了。这时才惊觉上当,赶紧发短信催讨,说若不还钱,就把事情原委发到网上。她回短信反倒怨我:“又不是不还,就这点钱,才几个月就催个不停?”轻飘飘的几句话,彻底撕碎了当初的情分与承诺。" O% U. Q( p3 m7 E" r8 y
8 q" w1 l6 ?+ l5 j0 q* Z她后来又说,自己也在外借钱,会催别人还了再还我。有一次,她说正跟朋友要钱,半小时就到我县城见面。我特意等着,打电话问在哪,她说“已上车,快到了”,结果等了一个多小时,电话再也打不通——她又把我拉黑了。如此反复几次,我只能靠短信催她“别再骗人,尽快还钱”。4 y6 K ~' q$ m# ~& F
1 f+ X4 D' y7 b6 m年底,她说无力偿还,想见面说清楚。我们又约在钟楼开元面馆,见她左胳膊戴着黑纱,说刚给病故的哥哥办了丧事。饭桌上,她摆着一盒烟,点上一支深吸一口。邻桌女士问她每天抽几盒,她脱口而出“两盒”。( m: j, E" c( [ Z6 J( A" t, e4 c3 P
& Z* ]2 o% A0 z. ^! }又过了几年,她在朋友圈晒出办生日宴的照片,摆了好几桌。我忍不住在底下留言:“借我的一万元,五六年了不还,还有心思办宴?人品何在?”第二天,她打电话骂我“没分寸”,随后再次拉黑了我。
; K9 h. B$ M# }/ O, c' U0 C& V$ u$ [
多年催款无果,去年我请了律师,发去律师函、打去电话,她一概不理。我只好起诉,打算用法律讨回公道。今年7月,她突然来电说想私下调解,提出“每月从三千元退休金里还一千五,但得保证她的基本生活”。我拒绝了——我每月养老金才二百三十元,谁来保证我的生活?原定7月29日的法院调解因此中断,法官说会改日开庭审理。5 B' `* X; y. c
: m1 Z7 _8 Q$ K4 q# X1 \
从借钱到如今,整整九年,我一分未得。当初出于信任伸手帮忙,没成想朋友变仇人。这九年让我渐渐明白:若自身生活尚难安稳,别急着轻易帮人。不是冷漠,是现实往往教会我们:你的善意,未必能换来感恩,反倒可能成了别人得寸进尺的理由。朋友宜精不宜多,与其用辛苦钱换一场难堪,不如守好自己的生活,少些不必要的纠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