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森林防火
查看: 834|回复: 0

书宋代释惠洪诗《筠溪晚望》

[复制链接]

1288

主题

129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862
发表于 2023-4-27 06:5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筠溪晚望

宋代:释惠洪
小溪倚春涨,攘我钓月湾。
新晴为不平,约束晚来还。
银梭时拨刺,破碎波中山。
整钩背落日,一叶软红间。

惠洪觉范,北宋著名诗画僧,字觉范,俗姓喻,江西宜丰人。他14岁时父母双亡,只好依三峰观禅师出家。

慧洪聪明勤学,日记数千言,览群书殆尽,为日后的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大师曾饱学四方,能画梅竹,工于诗词,与黄庭坚交好,后世称其诗为宋僧之冠。

惠洪曾经受到牵累而被发配到海南,这首诗是作者刚刚脱祸幸归故里之际。首联点明望中的溪水,“小溪倚春涨,攘我钓月湾。”一个“倚”字,拟人化地将泛滥的春水当作主体;而一个“攘”字,描写了作者欣赏溪水顽皮活泼的情状,好似久别归里的老人。

月亮常被比喻为心中湛然清净的佛性,“钓月”,显示出大师追求顿悟的过程,这两句传达出对故乡山水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具体描写溪水春涨,“新晴为不平,约束晚见还。”溪水在晴日拂照下起伏跌宕,溪水在两岸夹峙下回旋荡漾。

“不平”,表现出溪水立体的起伏变化;“晚见还”,着重写溪水的舒卷伸缩。不论是上下波动,还是拍击溪岸,都显出水势充沛,紧承前文“倚春涨”而来,也刻画了 河湾的摇曳多姿。

颈联写溪水中的游鱼,使河湾更平添一派生机,“银梭时拨刺,破碎波中山。”银梭,喻指游鱼;时拨刺,不时有鱼跃出水面,发出声响。波中山,溪水倒映的青山。春溪水涨,银梭拨刺,正是垂钓的大好时节。

这两句采用丰富的音响效果和光色变幻,将河湾暮景渲染得格外引人入胜。正所谓,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最后诗人悬想游子身背落日、临岸垂钓的悠然情景,“整钩背落日,一叶软红间。”身着春衫的游子好似一片绿叶,映衬在被落日镀成一片软红的背景中。

整钩,整理钓钩、溪畔垂钓;背落日,在落日余晖中留下背影。此时的大师比深山的隐者更为空明灵澈,达到了一种万念俱寂的境界。

这首诗用字稳当,毫不生涩,诗僧沉浸在灵澈空明的化境中,物我两忘。细味最后两句,好似一幅剪影,在玖瑰色的底衬中,一个垂钓者悠雅祥和,原来躁动于游子心中的人生忧患、思乡焦虑,以及归乡惊喜、临溪陶醉等诸般思绪,都在瞬间化为一片谐和和宁静。

喧嚣的尘世似乎都退缩到渺茫的远方,高僧终于摆脱了尘世之杂乱,终可洒脱释然,诗僧虽然不着一个禅字,而禅意尽显。

IMG_20230426_105546_edit_27152977920960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