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森林防火
查看: 1908|回复: 0

辛弃疾词西江月示儿曹

[复制链接]

1288

主题

129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862
发表于 2022-10-27 08:0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江月》 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辛弃疾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②。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③,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④。管竹管山管水。

注释 ①儿曹:儿辈。②蒲柳先衰:蒲柳入秋落叶早,喻人早衰。《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③催科:催收租税。了纳:交纳完毕。④乃翁:作者自称。
鉴赏
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庆元末嘉泰初辛弃疾家居上饶瓢泉时。当时的词人已经是第二次遭到弹劾罢职家居,长期被投闲置散、起用无望的他只好拿“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

早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被罢免前夕,稼轩就作有一首《最高楼》(吾衰矣)。当时的他打算弃官归隐,而他的儿子以田产未置为理由制止他,于是他作了一首词驳斥儿子的看法。词中说要效仿穆生和陶渊明,及时抽身隐退,葺个“佚老园”,作个“亦好亭”,饮酒吟诗,远离是非。而这一次他似乎是要彻底地把家事交托给儿辈,自己了无牵挂地安享晚年了。

上下两片的结韵是这首词的亮点。“三宜”“三管”全然超脱了那个曾横戈跃马、生擒叛徒的青年英雄形象,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平易洒脱的乡间老者,了却尘碍,优游卒岁。“三宜”是摆脱一切责任,专注于个人享受,“三管”则看似依旧要肩负一定的职责,实际与“三宜”一样,要撇清与烦琐人事的关系。夹在“三宜”“三管”中间的两句就是词序所谓的以家事付儿曹。他叮咛儿辈早早地把租税交纳完毕,量入为出。需要交托的家事想必既多且杂,作者在词作中只取其一端,以短短两句对家庭财政的安排作为所交付的家事的代表,简洁而又能令人想见其余。这首词所表明的是一种彻底的超脱,它已不仅仅是从官场上抽身引退的一般的归隐之作,而是更进一步地连家事也一并摆脱,留给自己的是醉、游、睡的状态,与自己为伴的是山、水、竹这样的清雅事物。虽曰“管”,实为无须管,山水幽篁不必用心操持而能使人身心舒缓愉悦,能助人酣醉、优游、清睡。

在闲居带湖和瓢泉的两段时间里稼轩创作了不少富于田园之趣的归隐之作,与此篇的“宜醉宜游宜睡”相呼应的有《行香子》(归去来兮),其结尾曰“算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而抱持这种人生态度的原因是“而今老矣,识破机关”。这首《西江月》在提出“三宜”“三管”之前同样交代了原因:“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世事如过眼云烟,来去匆匆,最后只剩下一个早衰的身躯。第一句历尽沧桑,看破红尘。第二句未免有些自伤自悼,除了常规的嗟叹衰老之外,隐隐地还有一层“旌旗未卷头先白”的哀怨以及抱负才能长期不得施展的愤懑。
IMG_20221026_165128_edit_45191672483781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