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7 c' I/ m8 G( P6 K) C) q8 D$ G' b7 \1 f t9 y/ ]- Y) m- b
“战争是残酷的,取得战争的胜利,路线是最核心的问题。确定了路线,才能更好地导向最终目标。”
9 k) v& O9 U6 V M5 W/ z
$ d9 B! n; n, g8 j, h2 I/ D9 A 三夏就是每年六月份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收割、播种、管理”三样在夏天要做的农活。由于成熟的麦子怕雨,玉米播种稻子插秧又需要雨,时间间隔短,农事复杂、紧张、重叠、繁忙。在物资匮乏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三夏”被称做“龙囗奇食”。上了年纪的农民深有体会,把“三夏”比做一场战斗很帖切!# z% {% S, L8 R; A1 s- b' ^8 v8 U. r
2 G9 @# d3 ^9 G" M% N' ~
人常说“天旱生风”,今年五月大旱、高温、季风己持续近俩月,地边、路傍的小草已经干桔,河流无水,水井见底,车辆过后路上的尘土到处飞扬,无不让人望而生厌。眼下未到成熟时期的小麦已经现实性的提前枯黄,因为干热风之故,关中不知道有多少小麦被“青干”了,并伴者减产性早熟。, Z& }: \& i2 b; c0 n M% B! M
这一年一度的三夏大忙,龙囗奇食,分秒必争的战斗就提前拉开了帷幕!
8 O4 ?- D7 M3 @ 如何迎战?怎样取胜?这是一场短、巧、快的体力鏖战,也是一场农村农民农业生产上的劳力和资金消耗战,又是一场以家庭为军伍与天奋斗的争夺战。其要害在于战略的部署,战术的灵活性和时间上的立体利用。
1 P0 N5 |2 z( t; F$ ?: B9 q8 m 战斗前形势与我很是不利,第一,麦子旱熟物资准备不足。第二资金缺囗大。按常规五亩半地,预计需化肥款约一百二十元,玉米种子九十元,犁种地七十元,收割麦子一百二十元,盘场十元,脱粒碾打费五十元,部分拉运靠自己人力不计费,盘场用地大麦收割,自己人力也不计费。全家五口人生活费最低五十元,还有开场耕地费十二元,其间收割、碾打、脱粒、耕种、化肥农药等市场价格上涨预备金五十元,共计五百七十二元。
$ t! i9 }# i, b3 _& I决不能有意外开资。而我手头只有—百—十元现金(玉米种款两月前己支付),相差三百七十二元。
+ m+ L* m* V9 d/ k 第三疲劳应战,体力不强。五月十五日盖灶房,二十八日基本结束,二十九日就趁墒情和成熟状况去拔大麦,以便适时盘场,准备堆放晾晒麦子。物资准备不足,体力不待喘息,这三夏农事一塌糊涂的败局正在并将逐步向我逼进。% w* S/ c% b! i( d% j; l- Q
# e8 E9 ~) Y* J7 U) O! u* T
合理、适时、系统的战略方针是取胜的保障,而战术从无定势。- z \; n- N0 }6 Q5 h. K- U
目前的情况是必须扭转被动的战局事态,从方法上掌握战争致胜权。全、快、好、省地搞好三夏收管种进程是工作目的,必须勇闯难关 拿出脱皮掉肉拚命干的顽强精神。' C6 V. Y* i A: ^ h
五月三十日,场还没完全盘好,94年三夏大战己锋芒披露,昨日场头络绎不绝的拉水波场人流、吱吱不断的驳架声和轰隆如雷的碌碡声己渐稀少。村外一刬枯黄不等的麦田再被昨夜热风吹,小麦加速熟。( j0 a9 @1 m, q/ s0 u
* j4 \, S3 ^7 s* i3 f6 E6 H+ p, g( h
麦浪滚滚的田野,色香味形具有,我的心五味杂陈惧全。. b( Z$ S! P1 ?$ m u$ `
村外天空灰黄,四声杜鹃“算黄算割”催人步伐,在一望无际的麦黄田野,偶尔传来轰隆隆的割麦机声。啾,有多少人在围着、等着、守着割麦机,尽管收割机主们坐地起价收费上升,但许多麦黄的人还是被那割着既快又省事的现代化农业机器吸引这着团团转,正因为这样割麦机的老板们才大捞特赚。自己人工割麦的不管天气有多么热,镰刀还是一个劲儿的抡着。拉麦的车辆都是小车(架子车)给大车(机动车)让路,大车也都拉的多跑的快。唐诗里农家人倍忙的盛景诚里人是少有眼福大开这视界的,庄稼汉见了会心急如火。而我家的麦子要割还差那么一两天。; G" E- i& P7 R5 l0 a
这时我对形势作了分析:—是小麦基本成熟,如果早收可以错开活路,减少劳务,扭转局面,迟与早也不在乎一两天。二是迟收的增产收入不抵迟收的费用支出,迟收能否有机可收,迟收压住了活路使农活战事陷于被动。三是早收费用低,万一日后下雨我先胜收一部分好麦能交公购粮,心稳,借雨后地里有墒还可急时种包谷。四是往往三夏中后期常常有几天连阴雨,到那时想收不能收,该收的遭雨淋,所以决定提前收割。
% h: h1 y7 l5 ~) Y6 w, A 求爷爷告奶奶看眼色排上了收割机的队。机收了一片两亩多地,又安排了凉晒。
( R6 r* {: `+ Z8 E+ J6 U& @. Q1 w. O4 @+ G3 J" f
三十一日上午,拉水波地,人拉碌碡碾土盘场,下午顶热抗累人工割牛槽子半亩地。
% a/ E$ a0 P: X# k$ j" p
& `8 X4 A6 u* { W 三夏中的农事工作从来都是“紧三枪”速战速决,龙囗夺不来食吃饭就是问题。说这是人与自然竞争的生存大战, 恰如其份,收管种,环环紧扣,割大麦盘场是开路先锋,其他活路多样性强,次序模糊,割麦、拉麦、蹲麦、垒麦、碾打脱粒、凉晒、插秧、种包谷,敬老人管孩子多种事务,那样都不得拉下,否则损失惨重。只要未倒下,趴着也得前进。尤其是在生产力低下的时候和劳动力、资金不足或人情资源偏弱的家庭往往因循环性迟收迟种担误农事而减产、减收积贫。8 V2 R! l/ n8 T* \" t, t9 \; k. j7 f
]/ D j3 @* J+ m五月农家人倍忙,那家都需要帮工,今年又出奇的少有麦工,小麦联合收割机不但收费高还潦潦无几,很难联系得上。8 ?8 @6 j( y; b/ S
' [6 i% J3 z: i 剩下的三亩多麦怎么办?4 B4 k0 T0 x) W& P7 r+ h
# {) ]7 J- R6 h- H0 {) G
对于我这体力弱缺钱又偏瘦还疲惫的农民来说,不光是压力山大更得拚命干!
$ _1 m; d; U- c( D
. ~' a5 i' l& ^& p, f) k$ G 压力也是动力,上有二老,下有俩小,只有硬拚才有出路。7 K2 W/ }- a- i$ R/ v8 E* J; p
9 j; s4 c1 B" e2 k; v. e 自己人力割麦。) |2 s a7 {' t7 B* z1 i
( ^# V" B4 U+ e) b& S( b3 W, m$ F) T5 s 六月一日近攻硬家地一亩地,到晚上十一点多用架子车拉完。二日远战大囗井一亩三分地,未割完。三日上午手痛和针扎,水泡、血泡一个也没少,仲痛地抓不住镰刀把,脚碗的血印繁星似锦,是麦茬扎的,日有所增,腰、腿、脚疼的光想坐,可咬紧牙关还是撑着割完村边鸭子坑的半亩地。由于资金紧张拉运麦子全部自己俩人用架子车加班、加点、加活奋力拉完。# [, \: p& J+ k9 r
# f3 |' u7 r# H9 U/ k4 q三日晚上七、八家十几个人联合互助换工用脱粒机“打麦”。因为久旱了如果下雨就是麻烦的连阴雨,麦粒生蛾发霉,品质下降。尽管人困马乏还是把麦打完了,凌晨四点多才收拾完场活。
4 K7 \+ u5 p9 U) A6 M2 e2 z5 \; y" w, s" A& ~+ r! P
四日,天气变为多云,在场上清理凉晒麦粒。这也就是休息!7 c; p7 p% P3 b8 b
9 }5 E3 v6 `2 q1 n$ r5 O3 ^4 @
晚上天阴,收拾完场活,把麦粒拉回家短期存放。
& q/ }) u6 [% r; [8 [8 j
) K& O/ \( h4 L1 | 五日一大早下起了小到中雨,我好好的每每的整整的休了一次农民的“天假”。 E+ y5 T U3 `# T5 Y: G3 E
; c- i/ v+ X/ A
此时好多人家的麦子还没碾打完,有的还在地里长着来不及收割或收割了来不及拉运,有的碾打了来不及清理,我咬紧牙关一鼓做气总算扭转了局面,松了一囗气。. W. Q& Y7 d: U. t+ q
5 U" X# k0 T. G0 p# J; f! @! p 如此却苦了我那七十八岁的父母亲,他们无奈的挑起家务后勤活的担子,既做饭又要照看两小宝贝,还要凉晒门前的麦。更使我难受的是老人家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买三斤鸡蛋,补养我俩疲惫的身体。平时节俭细用吃穿落后的娇妻顶着烈日香汉淋淋的伴我南征北战同甘共苦。
( T ~. c7 `) u
1 f6 F/ z1 n5 `5 v3 f2 I4 V 六月五、六、七日,雨下了三天,使干裂的土地、路边枯萎的小草,田间的禾苗蔬菜,得到了充分的滋润。雨,净化了空气,洗涤了青山,万物有了生机。庄稼汉笑了“老天有眼”,插秧秋播得天应时。
# J( h; p* J, l5 Q }
7 T( a5 \* E x7 g老人说:天旱十年也有怨雨的,这话既不其怪,也不过份,谁家过红白喜事怨雨,谁家盖房怨雨,谁家麦子没割完、没碾打怨雨,他们总希望再晴几天,等他们把事做顺当了再下雨…
0 h2 A& B$ f% J7 O) L2 k) ~0 x
3 N) d& m, I9 t( a 原来“天”也难当,当“天”也难呀!这也许就是矛盾的根源。
# I- {2 z2 {3 E1 b# T; R
$ Q% q) ~+ N% }; ~6 f0 {+ g3 k& l# J 传说龙是管雨的,如今谁不苦干、巧干,谁就不能在龙囗里夺食,下雨你不插秧载稻子,天晴你会手忙脚乱,摆不顺活路。你的麦子没割完,打好的麦粒堆放不当,场里的麦摞没苫好,苫好的麦子身不干,连阴雨里你就得碰运气或任其霉变生芽。
6 K! |6 x( _9 D% D- }/ R$ q$ a2 ~7 K
而怨雨的人也有几份盼雨,因为老天使怨雨的和盼雨的秋播都有了保障。- A$ }4 K2 ~# j# P
8 H* M$ K; i1 `, f5 A- J4 z 我为了省钱借地墒,八、九号两天人力挖种点播包谷一亩三分地,十号播种机种三亩多,十一号租用牲口犁种一亩。! z: ?5 p8 r8 e7 v: N
9 x) Z, Q% w/ a# ^6 {
三夏大战,在如此这般的情况下险胜,少了之后收割碾打的后顾之忧,一心种地,机子好寻,牲畜好找,也抢了好墒,插秧播种都在高产期,其间稍有好天气就充分利用凉晒麦粒。十二号休息晒麦,收回的麦己抡换晒了两天以上,可放十天半月。止此一个紧张、繁忙、苦累的三夏战役稳抄胜券,之后上班。半月后做好秋田定苗除草等管理工作。
- s: `1 L5 }3 z6 U" ~4 y
, c( }) W. y6 ^3 `+ c( X 三夏留下的思索:农村,农民,农事,苦不堪言,疲劳难奈,丰欠在天,天意难违,务农不得了,不务了不得,农不养农,不办厂经商打工农民死路一条。农业生产成本连年瀑涨,粮价比物价涨涨不及望涨兴叹,苟捐杂税十人九怨,没钱没门路的人务农如饮血止渴,总有一天会血尽人忘,农民不救不成!
( `' J( I5 J, F7 X. K2 F
6 ^( O# s- s! }+ o1 Z作于1994年7月12日
# i! L+ J1 A) z因时态的变迁有些观念己过期,敬请谅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