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初年,有一天,朱元璋带人打猎,看到一匹骏马从眼前疾驰而过,触景生情,出上联曰:风吹马尾千条线。长孙朱允炆(后来的建文帝)对曰:雨打羊毛一片毡。四皇子朱棣(明成祖)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两个下联,从字面上看,都很工稳,但从境界、气势上看,则有云泥之别。后来,雄才大略的朱棣取代建文帝,似乎从这一刻就埋下了伏笔。
# w4 n' ^5 _! ` D* R2 v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站得高,看得远,经得起磨难,耐得住寂寞,才有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Y; U- U' w7 a! |$ S+ h
王阳明十二岁时,问启蒙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事?”老师答曰:考取功名。王阳明反驳道:依我看,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这位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将立德、立言、立功集于一身的圣人,首先在于他的境界高于常人。清代书法家吴德旋说:“要知坡公文章气节,事事皆为第一流。余事作书,便有俯视一切之概,动于天然而不自知。”人生需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境界,才有可能像苏轼一样走出小我,触手生春。
7 a& F0 w1 Q$ b. G" |! t 话说乒坛四杰之一的石无才,本名石晓塘,因祖居圭峰山下,故自号圭峰山人,擅长国画书法,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学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学会会员,陕西省及西安市美术教育学会理事,并出版了《梦萦终南》书画作品集。他的画作意境唯美,平中见奇,静中显趣,启人遐思。惠无知赋藏头诗赞石无才曰:
- n6 [+ c) q1 z 石无才,关中人,晓通书画艺超群。
% U3 d; \, T) D. H6 S& m4 r; s 塘生菡萏添清趣,笑居西川心在秦。$ A1 H, Z. A1 ?* B
网名终南山人的王敏生先生诗赠石无才曰:) u4 y; A/ e6 `+ _4 k) P
观晓塘山水画有感
& R6 ?0 k Z2 ~4 }& \ 敬德唐塔草堂烟,高冠瀑布圭峰山。
& P' ~' L. G+ W* j7 U' h 魂牵梦绕挥不去,唯将思绪寄笔端。2 k1 a; c4 b" \# H4 t" r0 r
又 [5 P% I2 g) y; q
晚年寓居在四川,时刻思念旧家园。0 z3 o2 S( e0 H4 I% Y
千言难表恋乡情,挥毫泼墨绘南山。
% w. @0 O2 Q6 c: i \; N/ S1 Q 观沧海不避拙陋,为圭峰山人《也思归去听秋声》题诗曰:
* h' \# E! C5 S: y6 R( O0 ]; X 葫芦蔓上挂葫芦,残枝败叶一并休。
) P) n* x0 _1 d 剪去三千烦恼丝,得神忘形方是秋。$ O8 C$ Q8 V6 X) G8 A7 |: ?4 j
又/ E7 K: d2 i* l0 w# U1 A: O
删繁就简画葫芦,圭峰山人意趣悠。
5 n6 y& ]; g) ^; [$ N 莫谴俗事萦吾耳,老夫树下欲听秋。
- k/ N$ P! [( Z: I5 F 观沧海题圭峰山人《客舍青青柳色新》诗曰:9 l& f5 M; q6 P
客舍青青柳色新,转眼又是一年春。
1 v" L5 y8 d8 Z6 Z9 z7 ] 莫愁前路知音少,天涯何处无此君?3 b2 E& v' u) H7 F
又: E: J* p, g1 ^7 A+ n- w% U
远行最怕细雨纷,无花无酒伤客心。7 v9 i D3 S/ l4 i
劝君抬头路边望,无限柳色正撩人。
8 p; s# w, }7 j2 y6 [" _ 艺术源于生活,某日,户县五竹乡兆丰桥小学一位三年级小同学的美术本上,配了这样一句话:走过小桥,河边盛开着千年的美女!石先生无意读到,灵感顿生,当即创作《美女荷花》一幅,观沧海题诗曰:
# f% o4 v: ~1 U1 C8 L 漫步过小桥,河边开美女。
" r7 x, `, r+ @0 z3 Y9 l) k: M 千载过客多,谁晓塘中趣?2 I% }# E5 c% l7 d& f+ j
又
( } h d. f! v W+ V: L 小河静静穿流,塘中清清幽幽。; H) N, Z/ ^3 o& c) S; n+ u7 f
仙子凌波出水,行人谁不驻足?, D( i) ~6 ^5 {
观沧海题圭峰山人《梅雪争春》诗曰:! R/ r6 \/ z$ k6 [! V
淡淡绿色淡淡黄,灿如明珠在树上。
/ _0 c m* L% T6 d 应是嫩蕊初含苞,不嗅也觉唇齿香。1 Y5 h5 n) x/ Q( j; j4 D. N
又, T4 h- D+ L, K3 g0 v3 t
淡淡鹅黄淡淡绿,无限生机在孕育。0 J9 a ]6 }$ h9 F! g
不似天上无根花,太阳一出全化去。, j$ S+ `8 S0 [) l+ [; V0 J
石无才自题《山居图》曰:
7 ]8 S$ G0 M1 D& { ^ }, M 山行有同伴,不觉道路险。
6 |( F, @' \* N4 Q ? g 问君居何处,遥指白云间。+ M8 a7 h. a, G4 w( x/ p. L' |
又4 v7 a2 ^. U! L- n( b" q5 Y" n: H4 ?
一壶清茶一杯酒,天下奇书一网收。
- K" ?0 N6 @. h9 x 窗前看山思画理,枕上觅句入梦游。
% J: q8 C' A. v3 K s 再说一中乒协顾问杨新和先生,在一中资格很老,故事很多。那一年,一群教师外出吃饭,杨先生想要用餐巾纸擦嘴,于是,喊来女服务员,却忘了餐巾纸这个名称,情急之下,说道:给我拿一包卫生巾!服务员大惊失色,旁观者则个个笑得肚子疼。又一次,陈金曹先生母亲去世,一群教师前去吊唁,因杨先生年长,所以公推他代表大家上香。上完香,杨先生后退两步,大声说:向曹老夫人行三鞠躬礼!旁边有人提醒他说错了,他急忙更正:向金老夫人行三鞠躬礼!一错再错,让大家哭笑不得。; r9 t: I. `7 V# V
在一中乒坛,杨先生以教授女徒弟而出名,被公推为女队教练。为感谢师傅恩德,美女徒弟又是请吃饭,又是赠送礼品。杨公笑逐颜开,特别是打球打到兴奋时,就要脱掉外套,展示徒弟特意赠送的高档体恤。自得之情,难以言表。孙乃征、观沧海诗曰:
; Z& z. h* t: b D0 R6 F 杨公授徒有手段,徒弟待师不一般。
! e7 m. u5 f; }9 A0 ]2 P" T& _ 请到家里吃搅团,临走再送好猫烟。
. p& ~4 I5 I8 @; \9 _' a7 R4 p 又嫌香烟消耗快,再送一件体恤衫。
' v) O0 N% r. e 杨公当众胡显欢,老婆面前不敢穿。
; w% l- @% g. {# @6 j* \) P. g 这段玩笑文字公诸网上之后,正在向沧海学打乒乓球的徒弟王芳辰一看,心有所感:莫非我师傅是羡慕人家有个好徒弟,既请吃饭,又送东西,这不是在启发我吗?不是在让我难堪吗?于是当即赋诗曰:' E; R" f% C6 l
徒弟实在很难堪,师傅要吃又要烟。
! E0 v: L' U2 B) H. | 除了这些还不够,还要一件T恤衫。
|- U9 w! X$ l8 H 搅团实在不会做,吸烟有害记心间。
* M8 u9 a$ S: q3 }% a5 \* ~/ O T恤倒是很想送,就怕嫂子变了脸。6 U- @! o; C3 G& K# `
吝啬不送也就罢了,还编排出这么一大堆话来,冷嘲热讽,是可忍孰不可忍,观沧海赋诗还击:
. |9 V; ?1 m- d5 x4 g7 J 徒弟拜师礼三件,师徒关系钉进板。
! S' H8 D( [- w9 p4 [& Y 不送礼物空口说,没有诚心闲扯淡。
4 i4 \6 S2 f: i/ J( m3 \# T 孔子授徒要干肉,鲁班三年扣工钱。3 O. q" v" }- }
为防徒弟超师傅,上树绝招猫不传。
. e; Z, v7 A! h" f+ f"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