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水仙花就是精神食粮,就是诗和远方。观沧海诗曰:4 s$ f) G9 B4 Z# N( o6 J8 Y
两块面包吃不完,拿出一块换水仙。( c! T' ~) d/ w3 e
有钱有财乃小菜,精神富足是大餐。
; ?" s/ D: M$ t) n7 y- x* ] 话说2011年8月18日,群雄争战,徐无霸球场获胜,当即赋诗于进校黑板:
7 B/ R+ i( v a$ u1 |% a 人逢喜事精神爽,又赢晓塘白眼狼。+ L( W; |1 e0 Y: M+ s5 D9 \1 S1 B
聂顽讹赢请听着,乒坛徐哥还称王。& W7 Z/ f' d! W$ ?' s
聂无敌、石无才、白稳厚诸人读完该诗,搞起了恶作剧,将原诗改动如下:
$ @' g/ I8 V' Z" R. F 人逢喜事精神爽,八嫂昨日上了炕。# t" ?) v$ L) v1 a! i9 D! ^. q+ l3 j/ x
今日赢得一筐蛋,月婆吃了有营养。- t! ]. q w' y1 b; L, [
8月27日,徐无霸状态神勇,横扫聂、石、惠、白四将,赋诗黑板,记载辉煌战绩:
2 H R: @* C* c6 i+ U 无霸今天不得了,一锅炒了四呆鸟。$ g" G, U: K _' i7 ]( {, l' E7 n6 |
明日进校再摆阵,四位傻弟成笑料。8 T% ?3 e+ A; I7 Z1 Z
观沧海诗评徐无霸:
\3 ?2 J% H- Z5 u2 ` 赢球且看徐文坚,黑板题诗搞宣传。( H0 C7 z* p1 m2 P* T& E) |
有如母鸡刚下蛋,咯嗒咯嗒乱叫唤。
5 M6 Z0 f+ W( D; U1 L& ] 8月29日,号称朝阳小区冠军的原一中校长张奎之,应邀到进校与徐公打球,结果一局未赢,其中有一局比分为十一比零。徐无霸赋诗于黑板:
C& s9 c# H5 `: E7 K) t- X 前日炒了四呆鸟,今日又来第五个。
. P! I& F6 V& u) v+ g7 E 三锤两棒收拾掉,张兄无脸再叫嚣。
( X0 ~- Z; d, _/ G2 Q" l 9月6日,徐无霸扬言每局让女将刘小荣七个球比试,结果,两战两负,当即赋诗于黑板:
7 Z5 h( [) {0 }% X+ L d' v, u8 B 今日夸口让小荣,妹子赢哥干干净。% J" W+ C# M6 F% @
明日只让五个球,若还再输我跳井。. W- {$ O, c0 F4 W/ M
9月11日,球友梁义定先生诗赠徐公:
: z% c( V% R$ q& {4 F4 ] 赠君登山鞋一双,愿你攀登永向上。
+ a, B$ W3 k5 k8 C, U5 P 今到华山看日出,明去太白观云浪。" M* e" r+ u7 s$ v$ S
三山五岳都踏遍,再览欧美好风光。
6 ^. _% H* J# R& p/ F/ l+ ~ ] 人生坎坷路漫漫,深根固本迎辉煌。
7 x/ S2 M: y7 f& M; Y# v1 `6 J# k 9月28日,聂公回老家白庙乡聂家堡,雨后路滑,脚下拿捏不稳,摔倒受伤,颇有感慨,诗赠徐公:
: f7 S) q) K( D2 w+ `8 W 前日闲暇老家转,路滑猛摔面朝天。
% m* j0 w6 \2 S; J) V$ K* P: b 情急之下手撑地,一下窝了右手腕。
4 \! `8 w" C8 T; \ 是夜手胀痛难眠,次日骨科去拍片。- |/ h0 X' v P/ `; X5 Y
医生看罢笑开言,骨头未伤心放宽。9 Z5 `+ D9 [ c) w* m, X
如此重摔骨未伤,您老肯定爱锻炼。
7 d6 c) h" g: h, d! y/ u 人老缺钙骨疏软,运动活血骨头坚。
+ z7 a+ E- j3 n: W* U3 x 咱俩近日且休战,你侍大嫂我闲转。
?- \2 q! j' e: v" X* @/ ~ 待到大嫂出了院,那时咱俩再酣战。) ^9 l2 Z9 u( J: O G# c# F
只要快乐体康健,哪怕吃它十筐蛋!8 j- v. y7 f" n$ q' l
再说户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41年,到2011年,已有七十年历史。一中首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陕西省著名诗人赵昌济(笔名初红)先生《户县一中赋》曰:; H, x" C+ x' r' q5 z& y
终南流云,渭河激浪,千年古邑户县,阅尽人间沧桑。文化积淀,山一样厚重;师道传承,水一样绵长。文王武王,建立沣镐二京;“关关雎鸠”,唱响沣河芦荡。鸠摩罗什,译经于烟雾草堂;王氏重阳,修道于祖庵道场。状元杨砺,驰骋北宋文坛;王家九思,弘扬眉户秦腔。渼陂书院,明道书院,琴韵悠悠;县立小学,私立小学,书声琅琅。
# c% i/ G2 S/ x% j; K7 a' X 一九四一,抗日烽火正旺;户县初中,建于文庙小巷。创始人李康伯,担当首任校长;两个班毕业生,会考全上金榜。一九四五,迁至忠烈祠堂;扩大招生,革命学潮高涨。一九四七,改名“户县一中”;一九五五,高中班级初创。十年浩劫,校园遭殃;风雨过后,又见阳光。: W+ I* X% Z |! R+ \
绿树成荫,鲜花飘香,环境漂亮;楼房巍峨,媒体联网,设施高档。精神的家园,知识的殿堂,人才的摇篮,希望的土壤。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合格为方向。“和谐,奋进,创新”,校风纯正;“严谨,求实,善教”,教风规范;“惜时,勤奋,乐学”,学风优良。+ L. n- X' C/ P: p' J
大海航行靠舵手,户县一中,有许多好校长。李康伯,吕赞襄,杨瑞安,白德全,展雄武,张奎之,高长江,仝景锋……视野开阔,理念先进,决策英明,治校有方。一流的管理,铸造了今日辉煌!, | @% X$ N+ B$ H+ \+ X
万物生长靠太阳,户县一中,有许多好老师。马天才,马守正,赵忠信,赵昌济,邵步越,姚谊,严永力, 薄寒柏……知识渊博,师德高尚,诲人不倦,大爱无疆。一流的教学,树立了师表形象!
& I- O9 \/ K% K: y l9 d* n 雨露滋润禾苗壮,户县一中,有许多好学生。任飞,王绚,李晗,肖潇,山磊,尚垒,田智宇,杨毅刚……勤奋攻读,全面发展,跨入名校,青春飞扬。一流的素质,赢得了社会赞赏!, I( T( g. D7 }" K: v2 G
巨轮在这里远航,大业在这里开创,桃李在这里开放,雄鹰在这里飞翔。陕西省标准化高中,陕西省示范性高中,誉满三秦;中国著名中学,北大、清华生源基地,名扬四方。% \4 F7 R( ~ y% C4 j" w# B
国运昌盛,教育兴旺,旗帜鲜艳,校歌嘹亮。百年树人,任重道长,挑战未来,追求梦想。户县一中,高瞻远瞩,浓墨重彩,正在谱写新篇章;户县一中,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永远走在大路上!% Y0 N" w8 f D- \ h0 t
10月6日,户县一中七十周年校庆之日,徐公作为校友代表之一,登台赋诗:
- o# t! P9 O3 p" B( ~, T# e' S 其一2 H* ^( W* @0 f" d1 V
十月六日永难忘,一中校园熙熙攘。# G: @% O) w, z g% R# K6 y( C
四海学子回母校,风尘仆仆行程忙。
! W. c9 j9 | o! s3 f 校门前面紧相拥,惟记名儿难认相。
' ~: t, p' M0 M a) v) O 阔别悠悠几十载,似水流年话衷肠。% |( |' C% Y/ h
今日有幸聚一起,但祝母校蒸蒸上。# p( ~8 L0 \1 W$ C. o5 d' G) K- P
其二* ]. L% @' \; k1 d
连日大雨纷纷下,独独今日天晴了。
9 a3 v; O" P$ k7 q3 k 天公有情知人意,不拂学子爱母校。
7 E; C, b7 T, [! c. D 披红挂绿庆华诞,熙熙攘攘涌人潮。 S& n3 R" @9 w* h6 Z
礼炮轰鸣冲霄汉,彩球缤纷空中飘。
) [. s* v0 S' |& q 省市贵宾远道来,县级领导齐“倾巢”。
! @, j8 @1 C! G& W% v* p6 `7 o! ? 在校师生三千五,八方校友两千多。& G* W' |" R0 J: ~: h- Y8 {, R5 q
齐齐整整坐操场,心潮翻滚逐浪高。
9 ]. C8 j" `2 W4 a2 s2 `1 F; e 年龄相差好几代,童颜鹤发放歌豪。$ f+ j/ W- J7 N0 A
敬祝母校七十岁,惟愿天天传捷报。
: @' o+ w; U/ J/ `( Y; X q- L5 @! E$ m 讲话表演穿插行,不觉乏味兴致高。5 o, B; _: G, U
长短发言都精彩,画龙点睛只一个:3 X% A( D( w" [( c5 N q
回顾母校奋斗史,祝愿母校更美好。
; f/ x7 d1 C+ f0 O 户县一中九零级毕业生李龙达先生《浣溪沙》词曰:
l/ D; t# |; e: f2 O" E8 m 细雨如酥三尺台,春风无语润心斋。秋时且看傲菊开。
0 N( t/ f+ e: M9 J 曾记晨读花满地,青石阶下遍苍苔。楼前小径送香来。2 e; T7 R7 l, y
2 c# T/ ^" x+ E/ g- v#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