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回 溯本源漫说乒乓史,览前贤盛赞奠基人* c0 y/ L4 C1 S7 k" ?
7 \7 l1 x; \; S+ A* f+ M
观沧海诗曰:围炉叙佳话,英雄从头数。绿女红男,怎及我球朋诗友? 心若秋江水,身似不系舟。浮名俗利,何如那忘机鸥鹭!
4 Y3 J/ C2 G, |* G! e; q 话说乒乓球运动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源于英国,有“桌上网球”之称。1900年,英国成立了乒乓球协会,并在皇后大厅举办了大型的乒乓球比赛,开创了乒乓球正式比赛的先河。1926年,国际乒联成立,并举办了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从1926到1951年的25年中,共举办了18届世界锦标赛,除美国选手获得过8项冠军外,其余109项冠军全部被欧洲人收入囊中。从1952到1959年,日本乒乓球队异军突起,打破了欧洲一统天下的格局,优势逐步转入亚洲。7 l) \- G( ?. [
1959年,在德国多特蒙德举行的第25届世乒赛上,年仅22岁的容国团,奋力拼搏,为中国夺得第一块乒乓球男子单打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吹响了中国走向乒乓球运动强国的进军号,他的“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豪言,也成为那个时代的强音,激励了无数的健儿。追溯这段历史,《乒羽诗话》创编者观沧海感佩不已,忍不住提笔称赞:( W4 a; X. ?# E! F7 M
时在一九五九年,世乒大赛战火燃。
+ Q- a8 [3 C5 y, r' Z7 `; y 人生能有几回搏?乒乓健儿发豪言。
3 x& g* q6 i( k: ^, X 力挫群雄扬国威,男单冠军容国团。! n# F1 Q7 D# C9 j6 v
病夫帽丢太平洋,改写历史著新篇。
: R, m/ X4 k) F, V; X2 I, a" W) p8 O 民族英雄万人仰,平民偶像众口赞。
; @& ?* k1 ~# r$ W. I, | 莫言乒乓球儿小,振奋士气壮江山。
4 X, L5 ]! V* a* `" ?% m- Y6 L 说起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有一个人功不可没,这就是被称为“智多星”的徐寅生。1961年,在第26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决胜局最后一分,他连扣日本名将星野十二大板,战胜对手,成为男团夺冠的功臣,至今传为佳话。他也是当时中国乒乓球选手中最有思想和头脑的运动员,他写的《关于如何打乒乓球》,受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及中国各界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并对女队翻身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乒乓球乃至整个体育界都是无人可比的。观沧海诗赞徐老:; B2 T4 K! i; S8 k
运动健将徐寅生,乒坛人称智多星。; l; P2 E( J; i6 U8 T: y. i
技术全面战术活,球路多变鬼神惊。: J$ e8 y) c! D" N# a
连扣星野十二板,世乒赛上传威名。1 _ A+ U( Y5 ^
男双比赛得冠军,并肩作战庄则栋。
; ~4 I) `5 G4 S" Y5 W6 x% R 普及乒乓撰心得,击节赞赏毛泽东。
) h6 k+ c( o! L' ]# L3 Q% u 推动大球代小球,进入奥运大家庭。
: {! P! Y5 k; I8 s* o9 C6 U 国球今日枝叶茂,栽树莫忘有徐公。, r; `* x9 q' p
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非庄则栋莫属。他连获第26到第28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内部虽有让球嫌疑,但水平绝不掺假。1971年,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乒赛期间,他冒着风险,结交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打开中美友好的大门。从此,乒乓外交开启,“小球转动了大球”,他成为中美关系的破冰者,为人类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观沧海诗赞庄老: H' s- F& @2 G
其一
k1 ?, b0 b' z/ c1 t Z& J5 y 打出民族魂,走出中国门。* v7 D! a% l( \: K/ N& f
小球连世界,乒坛第一人。4 x( i' C5 v- B. y; N' p4 O
其二
4 u7 t) r6 J+ C% x3 O 二六二七二十八,三届冠军一人拿。
. S. h- o; W8 p6 X1 r* U6 L0 O$ k 乒乓史上写传奇,中美外交留佳话。, X, {& b8 C$ w
1961年,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邱钟惠勇夺女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获得世界女子乒乓球比赛冠军的第一人,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观沧海赋诗称赞:5 P1 y5 c/ C# a
古有穆桂英,今有邱钟惠。
7 p) _& T$ c' W8 F) N9 i8 p1 P 青史添异彩,女将显神威。
' Y, [, U; b: Q# q. H4 N" p! i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如今,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地位在世界上无人能够撼动。其普及之广,参与人数之众,无与伦比,可以说达到了凡有华人处,皆能打乒乓的地步,并且成为当下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正是:
4 @. M0 M' c( \- F4 s4 K 小小乒乓球,萌芽在英邦。# v/ o; h n& V9 p+ U$ I5 t
一入中国土,根深枝弥壮。3 I J4 i" O# s* p4 Q( m, {. e: }
童稚能扣杀,老叟敢登场。# Q' g( H2 z0 g6 L1 }- M' u
打遍全世界,无人能对抗。+ W! r2 ~6 X: m% y* S* b T: \
银球上下飞,沙场征战忙。+ s. N, @- h2 I9 I$ }- ^% @+ L1 c
扬我中华威,国球世无双!
& x% f7 n0 J9 M+ n'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