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镇,潼关县,下一个“无耻之徒”在哪里?
2 H& @7 r+ U" A 原创:林孤先生
/ F8 l8 N# `# e0 u6 `1 B4 [9 h0 \
3 J2 a1 [" [% d* J* }( R$ Y“你善良、你卑微、你弱势、你困苦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的坏人越多,恶人越恶。”
% e! g& y/ y1 u# T! S1 协会这种东西,十个里面至少有九个是不干正事混饭吃的。 当初作协邀请韩寒加入,韩寒说,“如果我加入作协,那么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散作协。” 所以,高手在民间,酒囊饭袋在某协。 从11月15日开始,河南焦作陆续有不少餐饮从业人员表示头大。 他们卖了十几年的胡辣汤了,突然被告知侵权,并收到传票,索赔3-5万。 原因是有人成立了一个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所以,只要是打上“逍遥镇胡辣汤”门头的,一律侵权... 当然,你不承认侵权也可以,那就协商一下,私下和解,赔偿5000。 5000你也嫌多,那也没事,“打不过就加入”,那你就加入我们逍遥镇胡辣汤协会,这样每年交1000元会费就可以了。 从焦作到新乡,到开封,“逍遥镇胡辣汤”协会发财了,几乎河南省到处都是“逍遥镇胡辣汤”,被逼无奈,不少商家只能拆了招牌。 开封的一个商户哭了: “本来是想把家乡的美食带出来走向全国,没想到现在却被控告侵权,拆了牌子失去了对家乡的思念。” 干啥啥不行,碰瓷割韭菜,这群人永远是第一名。 s: ^2 m) B G9 k# w7 Q# `
2 “逍遥镇胡辣汤”的商标维权风波还未平息,“潼关县肉夹馍”又成为了网络热搜。 眼看着“逍遥镇”火了,这1000元的会员费,谁都想挣,潼关县也紧随其后跟上了。 11月21日,河南民生频道大参考栏目报道,几十家小吃店的商户因卖的肉夹馍带“潼关”俩字,被陕西“潼关肉夹馍协会”告了,要求他们赔偿3至5万元不等,而想要继续使用“潼关肉夹馍”这个商标,需缴纳99800元。 律师打来电话协商,刚开始说是五万,最后调解到一万八,又打电话说一万二,还打电话说八千,最后上个礼拜四给我打电话说五千,我认为他目的不是为了维权,目的就是为了敛财。” 你看看,黄世仁一个比一个狠。 一碗胡辣汤才几块钱,一上来索赔就是3万;一个肉夹馍才多少钱,用这个名字就得缴纳10万... 躺着割韭菜是舒服啊。 问了一下专业人士,城市名字不能注册商标,但是县镇这一类的地理标识,的确是可以作为商标的,但一般都是公益性商标注册使用,不可用于营利使用。 (逍遥镇胡辣汤的商标权,目前是待审状态,并未正式通过。) 目前,河南省西华县胡辣汤产业发展中心已经发布通告,叫停了“逍遥镇胡辣汤协会”的这一行动。 而与此同时,陕西潼关肉夹馍协会官网也被黑了,满屏闪烁“无良协会”四个大字。 天地之间有正气,多行不义必自毙。 3 如果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潼关肉夹馍协会,都碰瓷敲竹杠搞赢了,那么很明显,这就是一条快速便捷的发家致富之路。 萧县卷面皮、渠县炒面、歙县小馄饨、长沙臭豆腐(长沙市下面有一个县,就叫长沙县。) 这样一搞,岂不是全国的餐饮行业从业者,许多人都要“中招”? 那么问题来了,餐饮两大巨头,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有没有“协会”? 如果这两个也搞商标注册侵权索赔,全国多少家门店要开始拆牌子? 逍遥镇和潼关县这么一顿骚操作,让我想起了此前全中国最牛B的“图片协会”——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牛B到什么程度呢? 天下万图皆归我,要么你花钱购买使用,要么你不花钱用了我们的图,我们告你侵权打官司索赔你还是得赔钱。 甚至于,连国旗国徽警徽,“版权”都是属于视觉中国的。 搞得@共青团中央都亲自下场灵魂拷问了:“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 网友们这一下纷纷炸了锅:集体的控诉大会开始了,果然,天下自媒体人苦视觉中国久矣。 同时,中国警察网也站出来说话了,并对视觉中国提出严正警告:“警徽及其图案不得用于商标、商业广告”! 所有的品牌,凡是被视觉中国拍过照(或者压根就没拍过照)收录进图片库的,都要收版权费! 也就是说哪怕是百度、 阿里、腾讯,在自己的官网上发表文章使用了自家的图标图片,也会被视觉中国发律师函,状告侵权,索要赔偿。 我,视觉中国,你,侵权,快点打钱! “我司所有图片都需要购买!” 国徽、国旗、警徽、天安门广场、中国所有的品牌公司,只要是照片,视觉中国都拿来标注版权。 标好版权之后,公司法务摩拳擦掌,四处碰瓷打官司索要赔偿。 这就是打着“保护中国图片版权”的名头,干着“钓鱼执法恶意敲诈勒索”勾当的视觉中国! 随后,共青团和人民日报实名声讨视觉中国,共青团更是将指责视觉中国的微博当即置顶。 逼不得已,视觉中国诚恳道歉了。 前有视觉中国,今有某某协会。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4 11月14日,河南郑州。 42岁的餐饮店老板古新格,在家中烧炭自杀,将仅有的890元钱,转给了女儿。 2019年5月份,古新格的餐饮小店开张营业了。 人到中年,人生实苦,借点钱开个店,在个体餐饮创业的路上辛苦前行,古新格经常在网上宣传自己的小店。 开业半年后,遭遇疫情,疫情刚缓和一点,又遭遇修路,路修好了,郑州7·20特大暴雨又来了... 惨淡经营,入不敷出。 最终,古新格绝望了,留下了三封遗书: 一封给自己的厨师夫妻,表示感谢,还欠的一万多元工资在转让费中出; 一封给房东,欠的房租转让费里出,多余的钱给父母; 一封留给哥哥嫂嫂,表示对不起父母,麻烦他们把自己带回老家。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你说,这颠沛流离的凄苦一生,这慌慌张张的生存之道,这磕磕绊绊的人生逆旅,生老病死八十年,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5 令我难过的,不只是卖烩面泡馍的小店老板古新格自杀了。 而是在这片土地上,成千上万的餐饮行业从业者像古新格一样,卖胡辣汤的、卖肉夹馍的、卖烩面泡馍的、卖馄饨炒面的,风里雨里进货买菜、一年四季不敢歇息每天开门营业、压缩成本请不起人只好开“夫妻店”,一家人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那十几平米的小店里。 谋生,养家,糊口,希望,全都在这么一个小店里。 可是小店多脆弱啊,房租涨价、疫情冲击、修路施工、暴雨突袭,每一样“突发情况”,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致命一击。 日出而作,日落而不能息,早出晚归,夏天酷热厨房里汗流浃背。 挣不了什么大钱,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而那些不懂餐饮,不会制作美食,不懂黎民疾苦的,所谓的懂得法律知识商标使用的那一批卑鄙小人,他们动动手指,搞点事情,就能轻松的从这些苦心经营的小摊贩身上榨出钱来。 他们就像是蚂蟥、蚊子、蛆虫一样,钉在穷苦人士的身上,不断地吸血甚至是吸骨髓... 黄世仁为非作歹了一辈子,死后哪怕是下地狱,生前吃喝嫖赌欺压穷人他也快活了这一世。 杨白劳就是干到死,墓碑上也只会留下这一句: 他这勤劳的一生。 他们变着法子、想着花样、洗着脑子,告诉你要善良、要敦厚、要勤劳、要听话、要老实、要本分、要服从、要守法。 然后,任由着一群“无耻之徒”,骑在劳苦大众的头上,欺负无名之辈。 碰瓷割韭菜,凌辱欺压的,都是没有反抗能力的老实人。 滨州警长、南昌鱼尾、安阳王妃,就永远不会遇到这些事。 老实本分的自杀了,投机取巧的发财了,月薪3000的小市民ofo押金99元都被坑了,年薪一个亿移民海外的某老板高喊“我是民族企业,我是爱国人士”。 “所以,我只能告诉你们,不要去做一个坏人,但也不要总是想着当好人。” 因为这个世界,永远偏爱欺负老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