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封建统治,让人们养成了一种可怕的奴性。这种奴性表现为对权力绝对的,无条件的,习惯性的忠诚、甚至是膜拜。对不公无原则,无底线,无尊严的接受、甚至是赞美。这种奴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达到了自虐的程度:一天不奴,他们全身的骨头都难受。一天不跪,他们饭吃不香,觉睡不好。为奴是他们一生的追求和乐趣,也是他们继续活下去的动力。
1 z3 \9 y: s1 Z. i 奴由心生,这种奴性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血液之中。只是不同的人,含奴量不同而已。这既是一种堪比白血病的血液病,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统称奴隶病。这种病几乎无药可医。他们走到哪里,就把这种奴隶病的病毒带到哪里。悲催的是,这些人往往并不认为他们是奴隶。他们经常认为自己是奴隶主。/ ?" B2 A- R% ~$ R0 U( _
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认为当时的老百姓缺少公德、私德、权利和义务的思想 。无法区分朝廷和国家。多奴性而少独立。多盲从而少思考。多冷漠而少友爱。多敌意而少包容。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自由的精神,没有 平等的意识。民智低下,智慧不开。这是梁启超先生1902年下的定义。不过,几乎120年过去了,梁启超先生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因为我们现在基本上还是这个样。
1 [! M- r4 b' m2 Q: I 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没,宋朝被蒙元铁蹄彻底征服。陆秀夫背负少帝投海自尽,十万军民追随其后跳海殉国,誓死不屈外辱。但是,元朝灭亡的时候,却有大批汉人选择为元朝殉国。这让如今的我们百思而不得其解。奴性竟然可以卑贱到如此是非不明的程度么?奴性居然可以愚昧到认贼作父的程度么?奴性之可怕,已经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程度。
) A: y. E- q9 j7 n9 g4 o7 j8 V 在当时的元朝,统治者将人分为四等。蒙古人是第一等、色目人是第二等、汉人是第三等、南人是第四等。南人就是南宋人。其实主要也是汉人。在当时的元朝,蒙古人被汉人、南人打死需要偿命,而蒙古人打死汉人、南人只需“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即可。就是罚款了事。蒙古人甚至可以随意侵占、抢夺汉人、南人视为生命的祖传的农田。他们经常任意把汉人从肥沃的农田上驱逐走,任由农田荒芜,长出野草,以供他们放牧。汉人娶亲,初夜权必须归蒙古人。他们禁止汉人、南人打猎,禁止汉人、南人习武,禁止汉人、南人集会,甚至禁止汉人、南人夜间走路。这简直不把汉人当人看。
, a6 I) J; g8 b4 U. C J% r* W 如此歹毒的蒙元,汉人应该人人起而诛之才对。但是,元朝灭亡之时,元末进士为元朝守节殉国的将近三分之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汉人。蒙元只识弯弓不识字。为元朝殉国的普通百姓多达十万,其中大部分也是汉人。朱元璋起义时的口号是:“驱逐鞑虏”,但是许多汉人却说朱元璋才是“鞑虏”。老朱当时哭笑不得。这简直就是:撼山易,撼奴性难。7 N S4 t, z' R; @
元末有个士大夫名叫郑玉。他的身份是“南人”,按照元朝统治者的标准 ,他是元朝身份级别最低的人。蒙元人可以随时夺走他的生命 。元朝灭亡后,朱元璋请他出山做官,他誓死不从,绝食七天没死,于是直接上吊自杀了。临死还说他不能辜负元朝。真是人至贱,则无敌。/ {* j/ T# X2 \4 @4 F; c
还有一个王翰也是汉人士大夫。这个王翰可不是唐朝那个写《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王翰。上下五千年,唐朝人血液里奴性的含量应该是最低的。这个王翰是元朝末年人。元朝灭亡后老朱请他出来做官。王翰表示自己有骨气,不事二主,并自杀身亡。年仅四十六岁。王翰自诀诗云:“昔在潮阳我欲死,宗嗣如丝我无子。彼时我死作忠臣,覆祀绝宗良可耻。今年辟书亲到门,有男屋下三人存。寸刃在手顾不惜,一死了却君亲恩”。王翰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誓死捍卫自己奴隶地位的壮丽篇章。为后奴们作出了杰出的榜样。: ?8 p- b$ l" r* z; N% u
宁死也要忠于蒙元。宁死也要忠于奴役自己的人。居然还说自己有骨气。居然还是读书人,不知道他们 的书读到 哪里去了。果然奴性和知识之间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数学关系。有知识,不一定没有 奴性。难怪清末怪才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大力提倡跪拜。为此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人不跪拜,要膝盖何用?”辜鸿铭可是一个学问大家。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清末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及中国文化的第一人。遗憾的是,他一肚子学问都敌不住他血液里的奴性。9 H& d- m! V& j6 O9 R$ ~
同样是读书人,人家陶渊明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郑玉王翰们简直就是自己背着五斗米来折腰。这争做奴隶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人拍案惊奇。他们简直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标准 ,最忠心,最合格的奴隶。显然,他们把奴隶主对自己的伤害、侮辱、压迫当成了奴隶主对他们的恩赐。这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无疑就是奴隶们认为自己本来就应该当奴隶,就应该被压迫。有这样的思维,怎么可能不出现奴隶主呢?0 [( z! X$ v4 K2 n4 K
明灭之际,崇祯皇帝以死殉国。他在那棵全世界著名的树上吊死了。他殉的是他自己的国。他殉的是他老朱家的天下。和普通老百姓并无关系。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崇祯死后,有十六位朝廷高官自杀。士绅大约有七百多户举家自杀。后宫皇后以及嫔妃基本上全部自杀身亡。因明亡而殉国的普通老百姓达到上万人。2 r# I) P) L* ?4 a4 @
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户部尚书倪元璐,他听到崇祯自杀的消息后,失声痛哭:“国家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都是我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啊。”于是他穿好朝服,向北跪叩天子,向南跪谢母亲。命仆人置酒,与好友惜别。然后毅然决然地从容赴死。他留下的遗言是:“为国而死,是我应尽的职分啊。这份痛楚我应当承受”。最后倪元璐一家十三口全部殉国。搞得老朱家的明朝是他老倪家的明朝一样。这个老倪血液时奴性的含量绝对是四个九。: g/ U5 @( s' K: M0 h
而他们用生命所殉的这个明朝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黑暗的朝代。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明朝统治者将文字狱推到了极致。无数文人因此失去了生命。而且,他们喜欢株连,一杀就是一族。最多的那个方孝儒,被灭了十族。明朝统治者将蒙元的肉刑发挥到了极致。他们行刑的方法非常残酷,如墨面、文身、剁指、断手、砍脚、凌迟、枭首、腰斩、阉割,剥皮等等。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去殉这样的朝廷,奴性的含量低了还真不行。/ ~) j) O6 e! X$ J
当初,革命党把清朝最后一个皇帝赶下皇位时,一些清朝的遗老遗少们。如丧考妣,哀鸿一片。似乎世界末日来临了一样。一些满人官员选择自杀。比如闽浙总督松寿吞金自杀。西安将军文瑞投井而死。爱新觉罗氏·载穆自杀。他们是皇亲国戚。他们的自杀人们还能理解一点。毕竟他们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G' p) Z7 p; ^
但是,那个江西巡抚冯汝骙是个标准的汉人。武昌起义后,南昌也发生了起义。起义官兵推举他为都督,但是他拒绝了。于是,冯汝骙被遣送离开南昌,到了九江时被九江军政分府都督马毓宝扣下。冯汝骙眼见清朝灭亡了,万念俱灰,于是服鸦片自尽。他成为汉人官僚中为清朝殉节的第一个人。* L1 y0 D: _3 G0 {6 \8 z/ o; d
更可笑的是清朝灭亡后的第七个年头,梁漱溟之父梁济说:“中国每个朝代灭亡都有人或许多人为之殉,清亡无一人殉,这在历史上是可耻的,既然如此,我来做这件事。”不久,他便在北京积水潭中投水自尽。北京的积水潭为此羞愧得无地自容。因为它无法接受如此奴性十足的人跳入潭中。6 t3 v0 y+ |0 S( d2 K
这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人,宁死也要做奴隶。阳间找不到 奴隶主,就去阴间找。好好的人不做,非得当奴隶。站着说话不行,非得跪着说。真让人担心,如果有一天,这天下没有人愿意当奴隶主了,他们会不会哭着,闹着去求着别人来当奴隶主。5 j, \- s4 n/ b# I! a# v: {
其实,人的奴性并不是天生的,奴性也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制度和文化长期浸淫,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且,奴性的摆脱将是一场艰难的摆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奴性是一种病,有病就得治。奴性治好了,这世上根本就不会再有什么奴隶主。(2021年11月6日 刘乙半 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