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森林防火
查看: 5220|回复: 6

腊家滩漫谈

[复制链接]

301

主题

508

帖子

936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65
发表于 2021-8-9 08:3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腊家起源( V. n+ B1 `$ |, q! O- u

3 _( s* y3 g6 S秦时腊家应为秦姓,居住松花江长白山一代,如今应是满族姓氏之一,现在全国分布,辽宁湖南湖北广西山西甘肃等地,户县也有腊姓,如苍游的陶官寨。据人口资料分析,目前腊姓人口,有三千人,在百家姓氏人口排行(2018)第991位,在全国的学者专家有18名,由此可见,腊姓也是名望族姓吧
+ X2 Y3 g) f3 V* l) {. F5 X$ p- Z" `* Y: ^( H+ h
那户县腊姓祖居应在终南山,涝河出山口附近,也就是如今天桥涝峪口村一带,腊家兴盛时,田产跨越面积30公里,据清时雍政时,腊姓曾做省级官员,可能就是咱户县的乡党吧…1 z4 }, R/ J7 y4 E8 h) d. u1 E8 T- x

, O5 E7 N* R6 V$ Y* i# F( u$ q& T/ X& N8 r  N' L) G; V( m

/ H5 B, [0 {- r4 H0 }4 D0 H0 m& O: w+ }" S7 i; w( i$ X
            腊家的一些传说       
$ ^0 U5 i7 t& P0 Z
2 M# G' E7 u( S宋元时期,腊姓开始在户县终南涝峪发展家业,主要重视农业及卫生业,如最后第二十四代的腊景就是一个名医。但家业最兴旺的人们都说田产购置范围在百里以外,水田土地面积无数。我很小的时候,大人们口头流传下的歌谣,腊家十八湾,一湾到潼关,可见腊族在户县或陕西财富应占的地位。我在宝鸡潼关一带打工,那里一些老人也曾打听过腊家一些状况,刨根问底,对腊家很感兴趣。
/ |2 W  l; W0 Q, J
* _/ V8 W( p0 ?; k! z: ~曾有这样的传说,看看腊家是否富得流油。相传很早时期,一个外地客人,骑着清瘦的大马,在涝河边小歇,马儿啃着青草,津津有味;这位客人随手将滩地破瓦盆放平,在饲料袋里取少许碗斗放在盆里,灵性的马儿,腾腾跑来吃饲料…
! ], O# V* E9 e3 {' F! \
" ~" e0 Q) @" T    时间过了好一阵,夕阳快到落山时,那位客人见马儿肚子早已吃饱,在河边畅饮,但发现那破盆子他放进去的饲料还是一点没少,而马儿却早吃饱了,且肚子圆滚滚,显得也很精神。该回家了,客人骑飞跑,没出一里路,心中总有疑团:为什么马儿吃饱了,而饲料还是原来放的那么多?是不是人们传说腊家丢失的聚宝盆遗落河滩呢?于是他又骑马回到涝河边,在马儿吃草饮水的地方,寻找那个破盆子,转了几个圈,却什么也没找到。而这个腊家聚宝盆的故事,却一代一代相传,传了几个县及几个省…
, V1 ^( o/ I- W1 n
: S! W( J, F& Y3 w& m腊氏家业能兴旺起来,没有几代人的努力是不可能的,现在国家好多企业,发展二十多年就破产了,但腊家族长治家是很严的,腊家行医旺几代,一般平民不收费,二十四代腊景任族长时,常常云游四方行医从善,深得民众喜爱。但他擅长医术,放松家政管理。于是腊家的败落也从他开始的
7 R' E- u  s$ V1 u. P& \
! O8 @6 O" e& y! }+ m- |2 W6 W明朝末年,相传有传眉目清秀的道士伪装乞丐在腊家门前讨饭吃,那日正好族长腊景在家,试想,腊景一位文化水平高,行医艺德出众,社会经验又丰富,一眼看出小青年,好吃懒做的坏习性,他听道士贫嘴,乱吹,就是不愿施舍。随将几只粪蛋给于道士,想让臭气将小青年熏走。而道士也学了一些法术,将粪蛋立即变成银旦,在手中向财主展示。腊景看出小青年有点才艺,不愿与他纠缠,便施舍些许,便脱身走了。而财主身旁的小仆女腊梅,被道士才艺迷惑,从厨房偷出几个白花花的蒸馒塞给了道士。
; g3 G% U3 A- X. ]5 P9 C8 f& S- r/ w5 M1 z  e5 y
那位道士,对腊梅很是感激。因道士会观天象,算出四十九后有一场洪灾来临,示意等门前两石狮双眼发红,可骑上它躲过这一怯难!巧合的是腊家有两小孩用红纸将门前石狮双眼涂红,没过几日,腊梅果然骑上了它,后来,涝河与杨横沟的水相汇,洪水俺落了腊家…
# S& E  Q, F" L( C- w/ r1 O( p! w  e- N7 o
人们口头相传的这个故事当然不是真的,但腊家几代人夸耀,要使腊家归(衰),天塌河水甘的名言,后来却被一场洪水给推翻了结论,现今人们传说,要便腊家归,天塌河水摧,这确实是真的,腊家的衰落,是洪水改变了腊家的命运!( A6 e4 H; b0 s9 F& F7 M% f
7 I6 U- m5 R; v2 n) T$ }+ P
     一个家业兴旺,文化层面深厚的腊姓走入衰亡,的确令人难以想象!我想明朝后期若不专权,不关注民生,怎会有十三家七十二营农民起义,清军纷纷入关,才倒致一个朝代的灭亡;清朝后期军阀割据,官体腐杇没落,革命党风起云涌,一个大清帝国也走向灭亡;刚刚兴起的民国,长期内战,日本又蚕食国土,民国衰亡更快!2 ^& m! M7 |, z- r
* f+ m& _* _1 s8 `  f0 L
     腊家衰亡,只是天灾呀,谁也意想不到!
3 E) o6 W0 ]+ a/ o: a" C- i% m6 b& s3 \- J- `6 u7 ?+ u2 h

7 V4 e1 ^# t7 C3 H9 k4 J: r1 T
! A) @: `4 Y7 S/ u1 k. |& N+ {: l6 P- l+ q8 g4 O1 X- u5 @
           腊家滩是什么样儿?* z% S$ V# X( |, v: s+ q/ f
# V6 p) o7 G- ^& `
在户县地域干活,好多工友常问那里人,我说腊家滩,他们随口答我,哦知道呀,那是管押犯人哟。我听了心里最不舒服,好难受!
2 N9 r. M  a9 R5 b0 v
7 `* X$ Q- `" S其实,腊家滩确实有许多县乡集体住地,如户县公局拘留所戒毒所,天桥镇政府,农商银行及天桥卫生院等。# I0 O4 s! X7 m, U. T. _  w
. r6 t# f- m- @+ s; m& K
工友说的是外表个别现象。" `) [2 T. E0 o

3 T0 z6 V& `7 ^4 N! T  h1 v明朝水淹腊家后,腊家滩范围大致指十里天桥,如今包括二十四个自然村,东至涝河西岸,北界,依丈北及割耳庄(东西六号路南),西界雷家寨(三号西三里),南界在涝峪口村南。从我小时记事起,几乎每隔三两年涝河在这一带是重灾区,土地荒薄,乱石滩地较多。七十年后,户县组织几次治涝,加固河堤,又兴修两座水库,使这里乡村民众生活才有了保证,1976年将七姓庄涝河西洪水受灾区一带二百多亩的乱石滩,在涝峪口村用架子车拉土,全乡数千民众用一个多月时间改造成土地,如今却变成倾倒建筑垃圾和渣土的场所,将天桥人民挥洒血汗之地变成一条长长的山岭了。由于过去交通不发达,以抓阶级斗争为全国常年大计,外乡镇村民很少出门,有人提说腊家,都知道这里是关押坏人的地方。有些村民为把孩子教育好,常常嘴上念叨,你若不听话做坏事,叫公安局警察把你送到腊家滩住几天,让你坐牢或当苦力砸石头去。那时人们若进行玩麻将等娱乐活,乡镇民众及司法人员发现后用绳子将这些人先绑起来,然后送到这里,进行教育,如今这里只是戒毒拘留所。
) h- ?4 r6 y. ?/ c* g
8 K) d( w6 c! r! j如今的戒毒所及西邻农业机械化学校址,原来在1947年民国参议员陈昆山将一些科学家汇集一起,在这里成立行知农校(大专),每年三月十五腊家滩物资交流会,在此举办十五天。新中国成立后,农校迁移武功。每年物资交流会改由南斑村举办至今,至于为什么把这一带称十里天桥,那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 E1 \5 C9 x8 c8 R! b0 }9 T( |5 B* k, H
             十里天桥是怎么一回事?
8 t3 i) f( N% }$ ~4 {# o; p  t/ ?1 z* ]* J" K$ `/ W
     在数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海洋,秦岭山脉出现后,秦岭以北变平原,而腊家滩这些地带,是山脉与平原形成断层,是地质因素构成的,所以外地人来这里探密十里天桥,未见半点踪迹,就是这个缘因!$ ~# j7 u. I" T/ W1 M2 x+ J; S4 ]4 ]! H

* F# m1 `, r9 `8 _8 I       涝河古时称潦河,从远古至今它泛烂成灾若干次。最早应是春秋以前,涝河发洪期间将一些鹅石卯滚落停留的地方,在罗什村西北,而这一地域距涝河出山口,刚好约十里路。后来涝河在干旱,水流从山口至罗什以南形成断流,罗什以(如今东西六号路北)北水又从地下湧出,所以后来人把七号路南至涝峪山口这一地段叫十里天桥。
- d1 F" ?# _0 P8 b
: u7 q: n$ _0 c9 s  [      那次发洪水,组织抗洪抢险的领导叫宗妇,是涝河岸边地位显赫的女杰!清时在户县一代出土的青铜器,如尊鼎壶等都是为纪念这位女杰而制作的
- y7 J( G, c- G) i
9 u( P! W) S* }$ y. `& y; Q0 J" D
- r+ R. T. |& }6 z5 \4 Z" {4 [# F
. X) @( h5 Y7 h           荒芜的腊家滩1 E/ o) W  `$ m' j3 c& Q) q) p

8 |+ s5 t0 u, a6 U    从新中国五十年代起,这一带生活很一般,虽然水利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小,乱石滩多。因五十年中后期,苏联开始援建企业,农业支援工业为主,这里的人们开始在河道附近加工黑青兰石籽,用于建设事业,如修铁路或建厂房,规格二四石,或一二五,将毛石加工成开口石,每方可卖五元或九元,于是十里天桥人,开始开采石料副业,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人均日工可收入五角至七角钱,比周边乡民一个全劳力日收入高几倍,穷苦生活渐渐好转,特别是八九十年代由原来人力加工向机械化转型,更值得提说的是,南斑村因每年办腊家滩物资交流会,从79年5月后,将原来旧校址建成五间村委办公大瓦房,三间戏楼,修建几十间门面房,容纳上万人观看戏曲文艺的广场,在方圆百十里外,成为农民的趣谈,八十年天桥几个村种植乌药,一些村百分40%的家庭住起了楼房,于是腊家滩几个村子很快在当地富裕起来!
+ r* p6 d5 m4 J7 J( B9 v& l0 P) p' f2 I7 y7 B# E/ n- S/ U4 [
     十里天桥发生了变化,成为周边乡村致富的明灯,于是玉蝉石井一些村民也来这里办石料加工业。九0年至2000年以来,这以带办采石加业机械有几百台,对河道耕地疯狂开采,开挖深度有近十米深。由于自由开采,破坏了水利土地环境,这里到处是深坑和荒沙滩,也严重威协兰州军区备用飞机.场,所以一场整治沙石开采的政治运动在这里全面展开了,一些电视台报刋等媒体开始报导这里荒乱现状…$ o) v) D1 ]+ k# v2 K9 c
) Q4 @: _6 u7 ^  f2 q! b
十里天桥怎样发展?乡村农民向何处去?腊家滩一带老少们开始重新审视思索者…
; `" H, F2 K1 B) S* ?( m5 s
9 O& |: ^# R1 {4 }
! z/ u- B2 e% g
: }% _! J9 c0 o" o1 R0 W2 j: n                  美丽的天桥湖- f3 N" y& ]) {* ^
* T" [. |* w. N* b8 M' m' u
八九十年代,涝河西岸的几个村庄,以靠办采石厂打等生活率先富裕起来,而距河道远,土质丰厚的村庄都迟迟发展缓慢。有落后,便有更深刻的思索;于是这些村庄请一些园艺师讲课,传授西瓜棚栽种植技术,好多农民朋友踊跃报名参加学习。如今,丈南村及东八什村成为户县有名的西瓜作务专业村;水北滩自然村虽很小,只有几百人口,处在三六十字路口,建成饮食机电建筑装修市场一条街,;依山傍水的涝峪口村,发展乡村旅游事业;胡家庄村地处东西七号两旁,交通便利,人少地广,出租土地,发展荣华葡萄庄园及康养项目,好多农民朋友不出远门,在园林务工挣钱就能养家!
4 h4 k& F* U  G' e1 ]7 |5 K( N+ z
九十年代,靠涝河西岸的南斑新东新中宗家滩仝家庄七姓庄杨圈等村有近百台采沙石机,由乱开采,造成一片荒芜,虽然沙石支援了国家建设,不利大多数农民收获种植,所以民众怨声载道。经过十年整顿,采沙石工作终于被制止。2 o- u. K' R% m9 G/ E) z7 i$ R

' H; Q, u9 |: L8 h    从2016年起到2020年4月,在省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国家对天桥腊家滩进行
6 K( q/ j& J5 s4 D. ?. ^# M1 J
$ L* a4 s; l- O: {) T, H* d: k生态修复,投资4亿多人民币,把这里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天桥湖,占地695亩,绿化面积518亩,以此说石井天桥玉蝉一带乡村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领略赏心悦目的湖景了。
6 E9 G9 W& W+ S; X. ^1 D9 c' K/ ~; k3 M  h3 S  g. n! g
景区初建成,好多平民的百姓骑上电动车,带着音晌,在这里摇火车,唱0K歌,分享自由的乐趣;一些下班的青年夫妇开看私家车,在这里消暑游玩赏景;还有外地游客得知消息纷纷组团来地观光;更有户县文化社团上林诗人纷纷提笔写下优美的联句,刻在廊桥柱上。如:影照青山三春柳浣晴岚梦;波回紫气一鉴湖开盛世风。0 H9 ?' h2 U  K  t* Q9 L; Q' J

  z0 z) a$ R8 S5 k( v       一一王秦香
1 Z6 N0 o" g+ c9 O! t
5 K! `5 o0 n# W0 E( Y8 D! p潋滟涝河悄唤桑田三百里;6 ^  e* G4 ^( i6 A- F* J! z

2 |5 o1 F6 x5 p" W/ W空濛秦岭常凝翠霭万千春。! O0 f' E2 D% q. O2 Y

) u* h0 ~8 {" i- `- \      一一梁平
* W" t6 E& I+ [' H2 ?. a6 l0 ^$ k5 a) s; O
登桥揽胜诗情醉;4 S+ c0 R1 c$ V; o: w
7 o5 p; m5 v, F% q+ j+ |3 |* z" _5 A
临水澄怀禹梦馨。
9 g7 W' Y! o4 k, x* }* D% c6 B. I9 S, ^0 F7 e/ j2 o
      一一李景宁4 q) b8 j5 N4 m& B* v2 y
& {& t1 U, e: G' E
倚望秦川波澜万顷湖天远;
9 N; ~  L9 N/ ]# K& C
1 Z1 l4 w5 @9 K" y5 n6 W! C弘泽帝苑水墨一轴岁月新1 s& m9 E. q. r2 o  F* ]6 {1 x& s: k

& |" O: X! v* _      一一刘养启
7 ~! d+ K, k+ Q7 b& w: r  k( f7 b& L/ n) I) r* \3 o+ j% n0 w; \4 S
我好几次也曾登临廊桥,虽然没留下联句,可有次在夕阳沉落时,我在湖边闲赏美景心中流露出几句诗来:
. f2 e+ c" d8 a4 H. _
7 }6 ?7 ?3 o. W, p涝河俊美水亦甜,* N1 S0 B* G, Q6 ]+ }

' V9 Q% R7 U$ D: K$ I3 _盛世欣逢貌若仙。* k! i# Y# i. T% Q. G4 g

4 |6 G& ~0 O. E; \+ x沉落西夕弯巨臂,% \, n/ L; [& v+ X

3 R$ L4 `+ N0 M2 x3 O; w' I相依湖水洗俏颜。
+ s* [4 L* Y' }5 M! }9 Y) [6 M% n5 a$ g
天桥湖建成后,一些大专院校纷纷前这里落户选址,这样以来天桥湖旁边的几个村子的农民就得背井离乡,四处漂泊了,如宗家滩、仝家庄等,他们原是腊家滩腹地,没等他们多看几眼自己门前、的美景,转眼成了一片废墟,只得在亲友处借住或在临村租房了…  K* ~+ \% H# e0 G/ X

. U  X( H- B% t& T! t1 J! B. n. q, e8 u4 e

, d# L: ?5 z' G: n1 h2 l! l
. \6 ^) M/ P$ E9 i; x7 ^% N% f4 P# @2 l3 Z. J, C

. _% ~) j9 f6 d3 `* w0 b$ L/ ~" C: B+ ]0 m6 J5 V0 P
& x% W1 t# X; A+ ^% |
- l" Q) t9 N7 e
                   天桥村1 d) N9 t1 _, k: h

. t) L5 Y8 M! S# p; B终南山下有条涝河,弯弯曲曲流入渭,它更是一条母亲河,孕育两岸子民,而天桥湖则是腊家滩中镶嵌的一颗明珠。有人说这个湖是涝河涓涓小溪流入湖中,两湖相通,溪流相汇,两湖就象两颗美丽的大眼睛,注视着远方…但也有人说天桥湖是几个村堡的村民几辈子的心酸泪滴落成的,他们祖祖辈辈治水改造河滩,是几代人创造了乡村文明。
9 P5 ~9 b3 ~0 e4 t1 ^+ P0 W
/ [* |0 c5 \0 ~6 C# D4 ]    在涝河西岸有条东西京昆高速路收费站,对面有条环山路旁树立了路牌,上面写着玉蝉街办天桥村,其实如今的天桥村包含着羊圈七姓庄仝家庄雒家庄及新民庄,由九个自然村595户村民,组成2490人口的大家庭,别看村牌高高醒目树立在路边,但他们的村落究竞在哪里?村长支书姓甚名谁还是个未知数,原来的家乡已成为废墟。
. S) M. b8 y) d4 \4 u4 n$ G+ }6 q- b/ j; y% n; {$ q
如今几个村子已消失快一年了,天桥村虽然没有建成,它是什么规模?只有漂泊在异地的村民在心中留下一丝难忘的纪念…
3 U# H/ n" ]! }9 n8 |8 R* P! D3 q, y

& K* ]: Q; t: B1 q    我独自 在天桥湖边漫步,想起昔日腊家滩;登临廊桥,遥望天桥村,无限乡愁涌心头…3 u, b# D9 R) a' ?0 T  g. r1 W

/ v! I: N6 i3 ]! @' l. c* {    2021,8月6日晚草

7

主题

704

帖子

42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262
发表于 2021-8-10 06: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11

主题

239

帖子

12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294
发表于 2021-8-10 09: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518

主题

2060

帖子

2万

积分

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4160
发表于 2021-8-10 15:2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01

主题

508

帖子

936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65
 楼主| 发表于 2021-8-10 22:4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老师们批评

10

主题

661

帖子

74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84
发表于 2021-8-11 14:5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深远的渊源!涨知识了!

113

主题

1515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426
发表于 2021-8-13 09:4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渊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