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森林防火
查看: 2313|回复: 3

中暑,日射病和热痉挛的急救方法(必读)

[复制链接]

7

主题

10

帖子

616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6

靓妹or帅哥新人进步奖

发表于 2011-3-29 21: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把这些急救方法汇总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 7 g8 c, V5 F* C7 }6 |
  1. 中暑的急救 4 x) E4 Z8 a4 \( `5 Y8 ~
  夏天是户外活动较多的季节,爱往野外跑的朋友,该不会不知道”中暑”这回事的危险性吧? 一般人眼中,所有因体温过高而引起的不适都叫中暑,其实这种因体温过高引发的不适分为两种,各有不同处理要点:
6 W' H3 I: {8 j, }( Z  a. 中暑
8 u$ I' a8 R0 Z; z! d8 J  成因: " A  J* C& _& K8 S1 ~
  因环境高热多湿,体温不能正常的由排汗发散,因而急升,损害脑细胞引起。
1 K3 `& b) q3 i0 a6 l. j2 [  能看到的症状: 皮肤干热发红,头痛作呕兼口干,小便量少,呼吸浅速,脉强而快,体温很高,最后患者会神志不清昏倒(这时患者的血压会急升,原因是红血球的带氧功能因过热而低下,血氧不足但血量却仍足够,身体只好命令血压加高来维持血氧含量) ; y: ^+ U9 c1 G
处理: 把患者移到清凉的地方,平卧,给他降温(可以脱去患者一些衣物,用湿毛巾或冰给他抹身,扇凉等,但小心别反令患者冷病了)。若患者清醒,可以给他饮一些清水,但不要给热饮或刺激品如咖啡等;同时可用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人丹等解暑。 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宜穴。送往医院诊治
: e1 w! g% ]6 E) z' Y! q  b. 热衰竭
% k( M$ L6 e7 A! g  成因:
' t  E( O; u% l, R! t2 u8 L3 e  因天气炎热大量出汗,令身体缺少水和盐因而虚脱。(其实是休克的一种)
. ]# Z3 f" z) A! o" S( K  能看到的征状: 疲倦虚弱,皮肤湿冷苍白(这是最大的不同),脉速而弱,头痛头晕兼作呕,情绪不安,昏厥。 (患者因失水,血压下降,血不能带足够的氧到脑部,所以用救昏迷的方法有效) . h1 O" e# Y, u8 |
  处理:
1 s! E* {' d3 G3 b' v  移患者到阴凉地方,抹身降温(同中暑) / G3 L. o6 `# Z% r! B7 z  C
  让患者平卧,垫高双脚 ; E+ X. g- V0 [5 m% P1 z! R; P
  如清醒没呕吐,每15分钟给患者喝淡盐水一杯,共喝两杯。 ' `( Z! J2 j0 \9 M
  送院治疗   1 F6 f$ A# b; X$ }6 L' s8 {5 Q) b+ T
  注意:别给昏倒的患者灌饮任何东西,以免呛倒患者或液体入了肺,那就更麻烦。 - |$ p( y) R7 s$ v
  预防:
% Z1 F+ L2 H; R3 n3 G4 b  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教室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加强个人防护,戴遮阳帽、饮消暑饮料。 有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 6 A, U+ A) o; O$ ?
7 Q3 S& c! q% u( V# o3 w' B* F! c, z

+ ?; H4 F  ]3 V2 v0 t  2. 中暑急救五字诀 ; I* Z) `/ H5 I! p. I$ _9 S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牢记以下五字诀,发现中暑者时,可急时救治: 6 O- x8 O  W* R  f2 M
  a.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 `$ J8 y- O1 F1 I% [
  b.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4 t3 h$ K9 ?( }6 }  c.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 v# u" v5 z# Y6 ]  l% w
  d.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 I8 l! P: N1 g
  e.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5 S' k0 \! ^9 n1 w7 x4 Z) B  3. 日射病急救法
. C, N8 w8 c3 [: g  在海滨、登山或在炎热的夏天进行运动时,由于在阳光下暴晒过久,头部缺少防护,突然发生高烧、耳鸣、恶心、头痛、呕吐、昏睡、怕光刺激等现象,这便是日射病。严重的日射病也能致死,千万不可粗心大意,应采取紧急处理。 : o. I1 z! e, Y5 w/ S9 Q- h
  急救措施: 6 n) o. B, K0 p4 B8 t1 A
  a.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药品。 $ B- y* r) J  w  S+ H' K- C
  b.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上升时,有条件可以澡盆中用温水浸泡下半身,并用湿毛巾擦浴上半身。
# C& f3 V2 o, g& s( g2 M8 K, @- e  c.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这时应取昏迷体位。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注意保证呼吸道畅通。
( Z, M; E; s2 w  v/ k% B  注意事项:
' _  d/ l1 L0 n9 ]5 y* ]8 ?; a  a.作为降温手段,也可用酒精擦身体并吹电扇,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采取这种方法降温较快,医生不在现场时,最好不要使用。 + \  L# \* P( s3 B8 N$ {! J# {& i
  b.有人症状稍有见轻又参加运动,应多加注意,防止再一次得日射病。
# `4 Q- [3 ~; B% N4 C  c.与日射病相近似的还有一种热射病。这是由在炎热的天气作业或旅游,由于过量的热积聚所致。其症状是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2℃,疲乏、头痛、头晕、尿频、颜色发红、步态不稳、瞌睡或昏睡。二者的原因有些差别,但急救措施完全相同。
1 F) r& {4 {. V. y
9 ]6 E7 J7 |8 t, r+ \5 f7 j6 Z+ N8 z3 O( N+ {# l" x& p
  4. 热痉挛急救法
! E% u' K# H) u# L! j  在工厂等热而湿度高的地方,长时间地工作,有时会突然脸色发青,感到头痛、恶心、头晕并发生痉挛,这叫热痉挛。对这种病如不及时处理,会进一步发展,以至于意识消失,最后死亡。
; s" V" |6 E9 }, H" H/ U, c急救措施: * l+ y$ W& R4 n, v# w+ c; g
  a.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然后再喝些凉开水或盐水。 6 w' u( E  k1 j0 Q6 h
  b.如意识丧失,痉挛剧烈,应让患者取昏迷体位(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同时快速通知急救中心。 6 x  @& E% T% n/ e8 x; L
  c.如虚脱者苏醒,也应抬送医院,严禁让患者自立行走,更禁用阿托品以及催眠、镇静等药物。
& a8 ^, m3 Z4 R2 }  注意事项: 2 I! B+ J3 H# F/ N# N& s
  a.让热痉挛的患者喝凉的盐水,是简单有效的方法(一杯水中加一匙盐)。由于热痉挛时大量出汗,身体丢失很多水和盐分,血液浓缩,循环不良。这时,盐水是救命水,应当立即补充。 - z* [# z& Q- r) d! D) v- y7 h
  b.热痉挛常与日射病混同。但本病的显著特点是皮肤粘湿,体温不高。其处理多少与日射病有些不同,一定要加以区别。而且凡长时间在温度高的环境中劳动时,都应多喝盐水,预防发病。
* X1 R* p% x8 \5 t, a5 y  c.如有条件,可给轻度患者服用仁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水等药品。  8 K7 B/ u# x1 k

103

主题

699

帖子

97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781

优秀版主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论坛元老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职业作家知名作家论坛精英著名精英论坛长老一代水王发帖明星爱心大使

发表于 2011-3-29 23: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4_271:}{:4_271:}

1

主题

15

帖子

514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4

靓妹or帅哥新人进步奖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4-17 14: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腿根部等处 
6 q: C+ t' X6 M" j1 c& H3 T 
! }. t4 ^) X# R% @% z9 j亮点.

3

主题

248

帖子

20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012

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新人进步奖

发表于 2011-5-27 11: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也的学习了,希望有好的经验给大家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