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不更事,壮无可奈,暮有不甘,仿佛是自我写照,往梦依稀似曾见。晨练时从路人口中得知今日是父亲节,不由想起父亲的万爱千恩,在今年欢笑复明年的童稚后,而今我也成了父亲。. e4 \& ^0 c3 b% {% H0 a
父亲一生从政,嗜书,低微的薪俸艰难持家。家庭属于半仕半农,俗语一头沉。父亲从政廉谨,因而决定了仕途只是一种谋生职业的命运,并未像同行一样将其发挥为一种手段或者工具。最终也决定了我们只能被俯视称为官二代,没有继承衣钵成为二代官。村人居瓦房时我们居危房,村人居楼房时我们居瓦房,于是也成为村人口里的笑柄。然每逢节庆婚丧,村人还是恭恭敬敬邀请父亲去书写楹联神位,父亲也是来者不拒,文化的魅力于此彰显。古老的村人在祭祀时的神位上依旧墨书:天地君亲师之位,能入神位,可见师文地位非常。祸福相伏之故,父亲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并未受到冲击和迫害,验应了好人一生平安。虽家境清贫,但父亲竭力维持我们温饱的生活,学业不辍,于是文骨遗存。然文风应世风,多了华丽辞藻,少了务实作派。
- M9 A3 G2 M# j. [父亲故去,整理遗物时唏嘘涕泪良久。汗牛充栋者非金盈,乃诗书。笔记信札,明清家谱,诗书字画,文房四宝…,自认为无用的整理了两蹦蹦车,一起变卖废品。笔记详细记载了我们姐弟三人出生年月,成长趣事,爱恋之情溢之于辞。人去追读,当是时也,泪湿青衫。父亲暮年,常觉愧对子女,未能给我们安排锦绣前程,缕遭打压排挤,心有不安。在老年失忆时常迷失回家的路,仍精确的步履蹒跚逾马路找到我,这就是父爱永远的定格。
' z' z4 l: J3 A/ a5 X/ r$ i+ W- t下乡时喜逢又一人父,经历坎坷雷似。曾著书《回眸一笑》,万丈红尘半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时也、命也、运也。术业有攻,仕途多舛。桀犬吠尧,非犬猛,索粗耳。曾友聚时自我解嘲:苟权贵,也敢题壁,他年我若为青帝,敢笑黄巢不丈夫。
+ o& `6 o g3 J是故虽有不甘,仍能淡定,开轩青竹舍,伏案锦官书,惯看秋月春风。终有溺水替沧海,再无相思寄苍山,父亲心有所安,我已心有所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