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错位所致的头痛 一、头痛 头痛是一种最常见最普通的自身感觉症状,引起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不管何种原因(外伤、手术除外),均与颈椎错位有关。
: T V1 X% o) ]3 t7 k! D(一)临床表现
头痛病人多有颈部不适感(酸、麻、胀、痛、沉、紧等)、颈椎及小关节移位、颈椎旁有压痛点,久病者可触及条索状或硬结状反应物。疼痛一般位于后枕部,常向同侧前额或眼部扩散。疼痛的性质大多为牵拉痛,有时为钝痛或刺痛,常伴有头昏、眩晕,走路步态不稳,耳鸣、听力下降、视力减退等,严重者还可伴有同侧上肢疼痛或麻木。x线检查可见颈椎变直,生理弯曲消失,椎体前移,钩椎关节增生、不对称,齿状突不居中,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改变。早期错位,x线检查不一定能发现,触摸即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脑血流图检查可能提示血管紧张度增高(病久则降低),血流量左右不对称。脑地形图检查可能发现异常波形改变。 + y l* E; O: G6 u7 ]' G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 t* [3 k2 o7 u" N+ w: S: M# G
1.诊断要点
+ [. |) p- M8 n* P5 k9 w(1)有家族遗传史和颈椎病史,检查有颈椎及小关节错位,颈椎旁有压痛点,可触及条索状或硬结状反应物。
0 X# c2 B6 x' J# l(2)主要为后枕部疼痛,常为两侧性,并向头顶部放射。头部活动或颈部姿势的改变可影响头痛的程度。
* ]+ F+ |, E x k
(3)I临床检查有上述改变,并排除颅内外其他器质性疾患。
( m& {% I3 j, z2.鉴别诊断
, @: T+ B+ R6 o& _9 L6 {4 \
(1)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脓肿、血肿、肿瘤、寄生虫病等,其头痛表现为前轻后重并呈渐进性持续性加重,最后转为弥漫性深部钝痛,严重时如炸裂样,伴喷射状呕吐,甚至意识障碍等。 # m4 G6 M- C! l; {( N
(2)颅内炎症,如脑炎、脑膜炎等,头痛呈渐进性加重,并伴有发烧、颈项强直、喷射状呕吐,甚至发生脑疝(瞳孔大小发生变化)或昏迷。
7 O9 c; Q( k. ]5 X2 m# [+ A(3)颅外炎症,常见的有毛囊疖肿和化脓性感染。其疼痛多为跳痛、胀痛或烧灼样痛,检查可发现发炎病灶。
$ p8 H# E/ T3 S, x5 y
(4)头颅邻近器官的病变,如屈光不正,眼、耳、鼻、副鼻窦及口腔炎症,均可引起头痛,应仔细分析。
3 h9 z5 G, c% t# ]# ~+ Y5 z. e" y' @# n(5)神经性头痛,疼痛为刺痛、触电样或烧灼样痛,以成年女性和右侧面部多见。
# ~: ]. @' m2 L( z7 R% \
(6)血管性头痛,如偏头痛,多见于女性,表现为周期性搏动样剧烈头痛、组织胺性头痛。属于变态反应性头痛,表现为发作性,一侧搏动样剧烈头痛。多在40岁以后发生,常在夜间或晨起时突然发作,持续时间较短。高血压性头痛无一定部位,多为钝痛、胀痛或搏动样疼痛,常伴有头晕、眼花、耳鸣,血压突然升高时头痛可加重。 ! Z# A/ z) J, \* s
(三)治疗 主要采用病因治疗,纠正偏歪的棘突和错位的关节,松弛肌肉韧带,及时解除肌肉的痉挛,恢复脊柱内外平衡,以解除对血管神经的压迫,消除疼痛,使之恢复其止常功能。(选择徐东手法整脊术矫正关节错位)。
% P- P( J/ A( _3 Q( ]! ]# X1.前头痛
常为寰枕关节或1~4颈椎多关节错位。治疗时,先在这些部位点按揉压,待肌肉松弛后,以缓解对三叉神经等的刺激。
: \% k7 Y, j9 m, F2.侧头痛
常为颈2、3或颈3、4椎间小关节错位。 # Y, {* }7 p9 {- p: L- _$ \4 A
3.血管性头痛 呈跳痛或灼痛性质,沿紧张的斜角肌向上扪至横突附着处,即为错位关节所在。病人可感到明显的压痛。治疗时必须纠正椎体的侧摆、旋转或滑脱式错位,才能迅速消除此类头痛。若椎间关节错位压迫椎动脉或颈动脉窦,还有可能出现头昏、眩晕、失眠、血压升高或降低的症状。 特效点穴:百会穴、风池穴、天柱穴、肩井穴、再配以合谷、内关、印堂、太阳、头维穴,用点按揉压法,有手到病除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