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陈新实习生 王菲)利用虚假的3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以给对方9万元利息为诱饵,诱骗对方对该虚假的300万承兑汇票进行贴现,诈骗其现金291万元。户县检察院近日成功查办该起票据诈骗案,并对该案中表现出的新型犯罪手段提出警示。( B0 x+ _% [ o- @% d; \& H/ a
经查,2010年8月18日,犯罪嫌疑人王明通过他人介绍,利用一张虚假的300万元承兑汇票,以给纪丁9万元利息为诱饵,诈骗纪丁对该虚假的承兑汇票进行贴现,诈骗其现金291万元。经公安机关到该承兑汇票的出票行浦发银行郑州分行进行鉴定,确定该汇票为编造票据。据王明交待,承兑汇票为杨建提供,并在事后给了杨建42万元。
' E% V3 T/ `0 ^9 C9 `" {5 K1 h0 L
1 s8 h0 F: Z7 b K5 M" _2010年10月11日,公安机关对杨建刑事拘留,经查,杨建交待了该虚假汇票是其让河南漯河人李平涂改制作的,2010年11月5日,公安机关将李平抓获归案,李平称该虚假汇票是河南人赵某在郑州做的,自己只是介绍人。
( m8 p, B+ T% Q' ?( C8 K目前,公安机关已对赵某上网通缉,户县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杨建、李平批捕。
' c' T6 }; ~0 O0 s7 {' p# V; Q$ U/ y6 B8 t
% J. }3 ]/ P" ?2 [: T, y( Y据户县检察院侦监科干警武婉珍介绍,犯罪嫌疑人在银行同时分别存入300万元和1万元,获得两张票号仅差一位的银行承兑汇票,然后对1万元的承兑汇票的票号和金额进行涂改,使得其与300万元汇票相同,再用涂改过的汇票,辅以高额利息诱饵,引诱受害人对该虚假承兑汇票进行贴现,从中获取暴利。而受害人在其他银行对该张虚假汇票进行查证时,都因票号一致而被告知其持有的为真实的票据,受害人因此信以为真,支付贴现款。而实际只有通过在该汇票的开票行进行查证,才能发现该票据为编造过的虚假票据。" Y9 i) N0 E' n: d0 J
(文中犯罪嫌疑人、受害人均为化名)
; a+ w( }5 e9 w8 q T作者:陈新 王菲
' ?" I, w$ g6 L6 V# y(本文来源:西安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