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Q之争”(360与QQ之争,下同)行至今日,表面上颇有不了了之的迹象。然而事实上是否果真如此呢?长松就斗胆猜测一番:
6 u% E1 u# \+ G2 \- g2 Z猜测一:明剑易止,暗箭难停!- G- g: b( s1 E; _* N/ T
在相关监管机构的干预下,腾讯、奇虎两家公司就对外口径达成默契,即:不再对此事发表大规模攻击性言论及防御性“桌面”斗争。以表示对监管部门的指示服从进而不拆上级主管的“面子”。但私底下依旧我行我素,小规模斗争不止,拉拢行业伙伴及充分利用手上资源展开“暗战”!例:360百万水军针对QQ展开的“网络口水战”。0 z4 G; ~* Z: {4 H" C
可能性:长松认为此种猜测极有可能就是腾讯奇虎两家公司针对此事现阶段所施行的战术策略。5 b+ V; o5 d; z1 j/ |
猜测二:南极企鹅,森林奇虎!
) l! _7 W# f' U* T- x8 y( H即:双方在相关监管机构的协调下达成协议,腾讯QQ放弃安全市场,专心于以IM(即时通讯)为代表的其他领域;而奇虎360专心安全领域放弃筹备已久的IM(即时通讯)计划;从此两家公司“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
+ s9 B n$ ~+ T8 D3 i可能性:长松认为趋近于零。对于志在打造商业帝国的腾讯QQ而言,在被奇虎360污蔑被迫进行反击的前提下,还要求其放弃安全领域,简直是“不可理喻”,“企鹅不发威,你当我老实啊”。: n$ k7 \) x5 \( ^
猜测三:“3Q”相争,必有一伤!4 ?% M+ `3 V6 k% T
两家用户奇高的互联网大鳄,谁也不肯更退一步,直到争得你死我活,其中一家公司完全被“打趴下”为止。8 G# G* @* j1 a8 y( D0 ]8 e5 e" D; H3 D
可能性:长松认为这种可能性根本不会出现,毕竟腾讯、奇虎两家公司之所以能做到如今这样大的规模,在面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时,两家不会表现的如此幼稚的。何况腾讯已经放出了“和解条件”的前提下。这种猜测就更不可能出现了,现在的局面只是双方的利益分配暂时还无法协调一致造成的。
2 N1 @+ d6 B+ }……0 |. m( `0 Q# {9 x; B x' V' Y
终极观点
9 M9 W+ D6 O" ]3 ]4 U- A3 c猜测也许还有很多,但是问题的根源却在吵闹当中被大家轻易忽略了。那就是:国家的监管机构在哪里?国家的政策又在哪里?互联网整个行业就好比一家企业:国家的监管机构是老板,腾讯与奇虎等公司是中层管理者,而网民就是普通员工;中层管理者的权力争斗却殃及到了广大普通员工的利益;而老板在没有制定相关管理条例的前提下,又不及时制止两个中层管理者的争斗,这样的企业置普通员工何处?
6 M0 Y5 F2 q7 f2 k F0 B9 J“3Q之争”汹涌的不是猜想,也不是网民的责骂;而是监管机构的管理水平!
0 O9 h7 j8 R) ^“3Q之争”责任不在奇虎腾讯,更不在无辜“被选择”的网民,而在监管机构的管理制度不全,管理水平太低,管理手段忒差!3 f$ X7 S- x% p' B% e" p
“3Q”的监管机构踏踏实实的学好企业管理,网民就3Q(谢谢)了!. Y, ~7 m5 L- H& I: `0 n
关键字:3Q之争,腾讯奇虎,监管机构,企业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