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三年,建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50个新型小城镇、户口取消城乡差别……在昨天的市政协十二届十三次常委会上,市政府通报了我市目前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情况和今后三年工作重点,描绘了一幅农村发展的美好画卷。
; O9 J; D0 q$ }' w" T2 \; Q- c9 F# ~9 T+ t3 p3 p
今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市将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一体化发展先导区,力争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2020年达到15000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
" R6 z6 x w2 D. f5 o9 ?
# }+ a! Z0 z5 e# m建100个新型农村社区 让农民住进社区 G; u8 E% b+ r1 V1 k
推进农村旧宅基、老院落整理复垦、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量。建设和发展一批新型农村社区,2011年,全市要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100个,实现500个村庄村民向社区集中,带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_+ [+ F: A0 z# m3 M
3 N3 p6 I# E1 h# @) {2020年 所有乡镇客运网络化
) a5 R$ E* F+ }% c! l) h# F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09年,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水泥(油)路;2010年,90%以上的自然村通水泥(油)路;2020年实现所有乡镇和95%以上的行政村客运网络化;推广联片集中供水模式,2011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实施西部电网完善工程,到2010年全部区县实现电气化。加快涉农信息“进村入户”,两年实现行政村信息网络全覆盖。
# y# _0 o2 r' ]) X. u# ]+ L$ X
0 G8 I, m' J% Q' K/ B城市支持农村 区县域产业发展提速
2 Z% j4 P s5 ]- S b) ]. ] V从今年起,把区县域产业发展作为对区县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探索城市支持农村的新载体、新途径。2011年,9个区生产总值平均规模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的平均规模差距进一步缩小,4个县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普遍前移。7个远郊区县工业产值在全市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超过45%以上,财政收入在全市财政收入比重超过18%以上,经济总量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超过35%,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在全省提速进位。
p) h, ]9 `" Q2 }9 U
. y* l' P' S; R1 {2011年 建设50个新型小城镇
Q- L6 y% e# `0 t加快小城镇建设,按照“一城多心”发展规划,加快中心城区四个组团(六村堡、常宁、新筑、洪庆)、三个新城(临潼、阎良、泾渭)、四个中心城镇(户县、高陵、周至、蓝田)建设,争取更多的镇进入“关中百镇”建设范围,力争2011年建设50个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富有特色的新型小城镇。9 u$ p& |& X! I% w
8 v9 F! X0 G" E+ B8 m3 B$ W放宽落户限制 鼓励市民到小城镇创业
5 `, A) s: \4 k3 ]- f; M8 T逐步在全市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类别,按照常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放宽县城及建制镇落户限制,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鼓励市民到小城镇创业,到农村承包经营土地,参与农村改革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