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森林防火
查看: 1884|回复: 3

现代人亚健康的五大根源

[复制链接]

125

主题

294

帖子

40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029

靓妹or帅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师新人进步奖小有名气知名人士 著名写手职业作家

发表于 2010-10-7 20: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人亚健康的五大根源
2 i& C% W% s! F# o# z- E; g' l! e% W, z: s" b
根源一:前列腺无菌性炎症及前列腺肥大所产生的并发症 。% z6 Q+ J5 {- V: E! N1 I
  这相当于中医肾虚、命门火衰的症候群,是男性亚健康及早衰的原因之一。人体也像机器一样,你只懂使用,不注意保养,就容易出毛病。人们通常对于躯体劳累,会以休息、旅游、娱乐,甚至沐足、放松按摩等方式来调节,但前列腺的劳损如何去保护? ; ]. M! u' O9 F
  解决之道:已婚男性每次性生活后,因前列腺充血,自我恢复缓慢,这体现在体表小腹肌约在脐下三寸至四寸,即关元穴到中极穴周围挛缩,触之有气块,这时如果在此处轻轻按摩,将有利于前列腺充血的自我恢复。每次事后坚持小腹肌的穴位按摩,必能有助防止前列腺无菌性炎和前列腺肥大的发生。
) z; R3 y* H$ l9 ?4 Q# Y3 n  根源二:尾椎急慢性损伤。 2 e" y. i2 R  l. R" h4 o6 ~8 I
  这是导致女性亚健康状态和早衰的一个主要病因。
0 U9 s9 b& [1 }4 O/ E  G& A: n  尾骨为人类进化后的“尾巴”所残留的部分,表面上看很不起眼,但内藏玄机。从神经解剖来说,尾骨前面有奇神经节的贴附,尾骨急慢性损伤刺激了奇神经节,反射性引起内脏功能的紊乱;以中医经络学说解释,尾闾骨端下有督脉起点穴——长强穴。督脉为阳经之海。督脉之源头损伤受阻,扰乱体内经脉相互制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调,杂病丛生。尾椎骨损伤后逐渐出现症状,通常有:头晕目眩,心烦胸闷,下腰部酸困,慢性泄泻,眼睛干涩,眼袋突起,脸色苍黄,中午昏昏欲睡而不能入睡,额部皱纹增多,脸上长黄褐斑。
0 b; g7 i2 z, T% {$ ~  解决之道:此类症候群常见于中年女性,多方治疗效果差时配合尾椎按摩手法,可修复阳经脉头的损伤,调整神经节的反射,有效遏止亚健康状态的进展,可以起到一定的美容效果,也增强了青春活力。
% F- I7 c7 u, G2 v- o  根源三:骨盆结构损伤、错位 。
0 i! k/ U5 U1 _( l1 y: H; ~8 z  这种损伤破坏躯体生物力学平衡,使内腔位置倾斜,功能紊乱而致亚健康。骨盆上接躯干、头颈部,下连双下肢,为承上启下的枢纽,将两侧的骶髂关节连线和两肩关节的肩峰连线作为底线和上线,脊柱视为直线,可看出,躯干类似一个“工”字形结构,胸腔及腹腔里的器官被悬吊在上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上发挥作用。由于盆骨损伤错位,造成脊柱侧弯以后,“工”字形结构不同程度倾斜,被悬吊着的器官长时间受不正常的静力牵拉,耐力较差的器官因“筋疲力尽”而出现毛病。左侧骨盆移位致使产感神经紧张,影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右侧骨盆移位使副交感神经紧张,引起消化系统功能障碍,易患妇科杂症等。
5 J# M1 J( N/ Q7 p. D  解决之道:盆骨移位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懒于运动,长期不正确坐姿,髋、膝、踝等关节反复损伤久治不愈者,因走路跛行,间接撞击腰髋部,更易造成盆骨移位。妇女怀孕分娩,也是躯体生物力学失衡的诱因。因此,加强腰髋关节的运动,增强腹肌的练习很重要。 6 x* x6 \" r- o0 v5 @8 x% H. }
  根源四:血管无菌性炎症。
5 ~4 K! _# _' f- U% i  日本著名医学家春山茂雄指出:一切老化都是从血管开始的。糖尿病、高血压、风湿痛、动脉硬化,最后都有引起血管堵塞。人体中有些较大动脉所分布的节段,腹股沟处的股动脉。这些部位较少有肌肉等结缔组织的覆盖和保护,是机体防御中的薄弱环节。外伤、不正确姿势长时间牵拉、冷热空气侵袭,都容易造成浅动脉段及周围结缔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如颈动脉炎,能引起眩晕、头痛出汗、恶心作呕、步履不稳、走路倾斜、或伴有咽痛、咽痒、干咳、耳痛、头皮发麻、颈肩处的肌肉酸痛等症状。
  j( }! V5 c) `0 u  t4 l2 T  解决之道:以上症状的病因难以通过化验查出,使用抗炎镇痛药、营养神经药,甚至大量抗菌素疗效不显著,针对性按摩和理疗却有较好的效果。可以看出,血管无菌性炎症是一种被忽视了的典型亚健康病原。据传,法国有位70多岁女演员,看起来只有50岁左右的样子,人们请教她保健秘诀,她说,每天多次按摩喉结两旁的颈动脉搏动处,手法要轻,持之以恒,可起到增强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大脑缺血的作用。经验值得借鉴。笔者认为,再配合两手虚拳扣打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效果更佳。
/ L" D# X; j( x2 B1 V9 T  根源五:腹部脂肪过多。
4 D, ~% X/ D- `4 B, z  腹腔盛装着人体生殖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两大系统中的重要器官。腹部过多的脂肪像一座山,挤压腹腔内各器官的正常活动空间,有的甚至往上撑顶压缩胸腔体积,影响心脏的跳动和肺的呼吸。大腹便便者,大多行动迟缓,懒于运动,身体沉重,动辄气喘乏力,心跳加快。 1 m7 @& }: O) I9 c5 W) i) G
  解决之道:造成腹部鼓起、体态肥硕的原因,除了有些遗传因素外,更多的是缺少一定运动量的健身活动,不注意饮食调节,作息的生物钟错乱。所以重要的是有针对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另外,笔者发现,不少的“大肚腩”者,腹部并没有多少脂肪,仅仅是胀气而已,颈背肌酸痛乏力,胸椎后关节错位,脊柱轴线偏歪,致使背部前倾,腹肌随之下坠。此外,因消化不良的顽固性便秘、矢气等,都可使腹部膨胀。治好颈胸椎和胃肠毛病,许多的“大肚腩”也就自然瘪下去。
9 F6 x! f& D9 y+ }
匿名  发表于 2010-10-7 21:45:17
{:4_271:}
发表于 2010-10-8 09: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4_271:}
匿名  发表于 2010-10-9 21:21:03
{:4_84:}{:4_27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