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9月10日,教师节。这样时节,教师理应享受职业荣光,接受感恩致敬。6 ~: ~% W2 l/ c4 `
3 ^; ^; p! W- ~; a. E0 O
很遗憾,现实不是这样的。这些天,对师德声讨掩盖了对教师致敬。说来说去,也没有绕开说了许多年的主题——教师节演变为“送礼节”。漫天口水之下,有多少教师一脸尴尬与委屈,无人知。
1 z; B2 I; b3 D2 j, M' U3 v
5 D7 D. D3 ?) ^# ] 尊师重教最基本的底线,就是全社会要真正懂得赋予教师尊严与权利。在有着优的尊师传统的中国,现在如果给老师赠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都要被贴上“送礼”的标签,再被送到道德审判台,那背后必将包裹着深层的文化断裂与道德捆绑,造成教师尊严大面积的沦陷。* e2 c3 p2 g, R& s/ @ i
/ u3 u3 d' w1 }; x 社会对教师高要求,当然值得理解。事实上,长久以来,很多人对教师的诉求,也仍然停留在“羞谈钱,做人梯,当蜡烛”的层面,希望教师做道德苦行僧,背负起教育“无限责任”。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现代公民。这意味着,全社会必须懂得赋还教师的尊严与权利。, @% Y& V1 o7 \ y) Z# A
4 H) }. Q5 t9 {; w9 ~0 j
如果给教师一张贺卡与一束鲜花也要招致疯狂的道德口水,教师的尊严又如何依存?如果连起码的公民精神与教育规律都不懂的人,都随意可以对教师进行道德指责,教师的人格又如何不被矮化?当教师失去应该的尊严与人格,随之倒下的,其实就是他们作为公民应有的权利。
1 S6 D, c! N' z4 q# m: U2 `- [+ ^( p* I
没有权利,就谈不上尊严。当前教师的权利尴尬,体现在很多层面。此前教育部曾诏告天下——“中小学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面对教育部这个煞有介事规定,相信就算不是教师,也绝对会有被雷倒的感觉。连教师批评学生也要通过行政赋权,这又是怎样荒谬绝伦的规定。难道它不又是在深刻地说明,今天教师在学生面前,师道尊严已经跌入历史谷底吗?, Q# A4 E$ _$ T' ]& P
; _( a* s& t" Z9 J2 p 不久前,湖南郴州一名叫做何海滨的42岁老师对一名未穿校服学生批评,该学生家长不仅当着上千学生的面将老师从升旗台拖至办公室,还通过区领导、区人大的干预,对何老师实施多项处分。最后在种种胁迫与诱骗之下,何老师公开向学生与家长道歉。但他承受不了尊严受辱的人性灾难,当场掏出一把多功能折刀,割伤手臂,伤及筋腱,血流如注。“挥刀自残”来以痛制痛,痛何如哉?
& L/ ~" u- H6 W2 q* t1 n3 [( A5 l- r" x5 {+ h* w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高收费、教育乱收费现象严重的今天,很多人容易把对教育现状不满的情绪,错误的转嫁到普遍教师身上,让教师、变成相关教育体制弊端的替罪羊。这也是他们不容易得到社会同情,反而容易遭遇道德大棒的原因。与此同时,很多地方教师在福利、健康、休息、人格之类的权利面前,也很难真正站起来。当教师的尊严与权利得不到根本保障,尊师重教其实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了。
4 A* \0 D1 G8 d" I$ i$ ?
8 a# s% r9 m1 \# H5 ^ 在今天,教师职业必须被赋予诸如人文、权利、民主之类的时代因素;今天的教师群体,也必须真正脱胎换骨成为具有现代法治精神与公民意识的教育工作者。如果只重视道德开发,而忽略权利保护,尊师重教将永远成为一种虚妄的社会公德。为此,在走向公民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让教师从道德捆绑上解脱下来,来反思是否真正对教师的尊严与权利做到足够的尊重。公众舆论也同样需要反思,对师德是否存在不加理性与节制的过度开发。
% p- Y/ @" v9 K: W
. K1 ?# m$ c) S& k5 z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人,不懂得尊敬老师,就不配做合格的公民;一个社会,不懂尊师重教,就没有前途希望。在走向公民社会的进程中,全社会都必须真正懂得如何去赋还教师尊严与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