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森林防火
查看: 2880|回复: 0

朝花夕拾: 春节忆

[复制链接]

24

主题

24

帖子

286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2869

新人进步奖

发表于 2010-8-26 22: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lum6312 于 2010-8-26 22:11 编辑

春节记忆
春节是中国人的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对应的英文为Spring Festival。春节是中国农历一年中的第一天,所以也叫做农历新年,对应的英文为Chinese new year or Chinese lunar new year。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叫做除夕,老百姓把除夕叫做大年三十,其实也不尽然,如果有一年的农历腊月(12月)是小月,那么腊月29就是除夕了。传说中古代有一个怪兽的名字叫做夕,它经常出来伤害百姓。有一个叫做年的小孩子在腊月30那一天用爆竹打退并吓跑了怪兽夕,从此天下太平,第二天人们放鞭炮庆祝年赶跑了夕。以后人们每到腊月30晚上就要放鞭炮,并叫做除夕,第二天作为节日叫做过年。近代中国采用了国际惯用的太阳历纪年,所以太阳历的新年叫做阳历新年或者元旦。中国农历是以月球的运动规律制定的,所以农历新年也叫阴历新年。由于农历新年和中国24节气中的立春节气最接近,表明气候由冷转暖,冬去春来,所以把农历新年也叫做春节。
中国人每年都在过春节,一个中国人的一生中印象最深刻,回忆最美好的春节恐怕就是儿时的春节了。我的故乡在西安郊区,终南山山脚下的农村,我儿时的老家是一个只有三五十户的小村庄里。儿时在故乡农村过年的许多风俗至今仍然历历在目,不能忘怀。
老家的过年是从祭灶开始拉开序幕的。祭灶也叫过小年,祭灶的日期是腊月23日或者24日,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日子。传说中那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的工作,告诉玉皇大帝在这一年内他所在的这个家庭里每一个人的表现,谁干了好事情,谁干了坏事情,作为玉皇大帝对家庭成员奖惩的依据。人们为了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给他们说好话,就在祭灶那天贿赂灶王爷,给他上供品,供品是灶糖,灶糖是一种黄色固体的饴糖。灶糖放在嘴里就变软变粘,人们让灶王爷吃这种糖是希望灶糖可以粘住他的嘴巴,让他上天以后不能讲话。
祭灶后家家就要打扫卫生,要把家里各处的卫生彻底打扫一遍,叫做掸尘。清扫掉家里的灰尘和赃物以后,就要换掉旧的窗户纸,贴上新的窗户纸和新的剪纸窗花。除了要打扫环境卫生,人们还要剃头洗脚,做好个人卫生,准备穿新衣过新年。这是村子里要派人去附近的小河里运回几车沙子,用沙子铺盖村子里唯一的一条街道的路面,从而压盖住往日路面上的灰尘。在村子中间的街道上树立起一个高高的秋千,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在上面玩,并且比赛看谁荡秋千荡的高。村子公有的锣鼓也取出来供大家敲打,一般是在晚饭后就有人前来敲打锣鼓,一直要玩到深夜。打扫完卫生后,人们就准备过年时所需的食品。每家要做许多馒头,其中还有各种用来做供品的花色馒头,包许多包子。养猪的人家杀猪,没有猪的人家就要去集市买肉,在把肉做成吃面条时用的臊子。
过年时要要给家门口贴对联,同时还要给家里供奉的诸多神灵的神龛贴对联。我家的这些对联是由我爷爷一手包办书写的,另外他还要帮邻居书写对联,一般都要写一整天。爷爷写对联,而磨墨和裁剪书写对联纸张的任务就由我来完成。磨墨是用墨锭在放有适量水的砚台里不停地转圈研磨,直到把墨锭里的墨研磨到水里成为浓度合适的墨汁,需要很大的耐性和持久力。小孩子一般没有那么多的耐性,所以我最害怕这个把手腕转得酸疼的苦差事。
老家里每家每户供奉的神灵中首推灶王爷,灶王爷的神龛一般是安放在厨房里。过年的时候,人们要给灶王爷的神龛贴对联和更换新的灶王爷神像。神像是在集市买的套色木刻纸画,对联是用红色纸书写的。写给灶王爷的对联内容是“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其意思不言而喻。神龛前面放置一个土陶香炉,香炉里盛满沙子,好在香炉里插放蜡烛和供香。
一般在农户的家里还供奉有财神爷,希望它能保佑供奉人发财。同样在过年时要更换新的神像和贴新对联,写给财神爷的对联内容是“昔为唐朝相,今作福禄神”,这是认为唐朝的丞相魏征是财神爷。民间也有认为封神榜里的赵公明或者三国里的关羽是财神爷的。
家里除了供奉这两个神之外,还要供奉土地爷,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当然不能怠慢了土地爷爷了。土地爷神龛是安放在门厅或者院子的照壁里,对联是“五行土德厚,三才地道深”。
在没有机械和电力的时代,牛马等牲畜是农民的主要动力,是农民生产劳动的主要助手,也是农民的亲密伙伴,所以要在马厩里供奉马王爷,马王爷的神像也是一个人头像,但是却有四只胳膊三只眼。有时候冬天农闲时村子里还要请戏班给马王爷唱戏,不过请来的戏班只是唱皮影戏的,不是人当演员的大戏班。
我的童年是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当时农村没有电,没有工业,一切都是简单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日用商品很匮乏。谷子要用石碾子碾成小米,小麦要用石磨磨成面粉。磨面时用牲畜拉着石磨转动,磨碎的小麦要用箩子过滤才能成为面粉,箩子安放在一个长方形木柜里,摇动外面的手把使得箩子来回摆动,这样可以使面粉降落到木柜里而把麸皮留在箩子里。摇动箩子的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并非每家都有石磨子,没有石磨的人家磨面时就要借用别人家的石磨。石磨在当时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活设施,人们把石磨神话并且封石磨为白虎星君,过年时也要供奉它,不过这个石磨白虎星君没有神龛,也没有给它贴对联,只是在上磨盘处贴一个横幅:“祭如在”。
春节期间除了供奉诸多神灵之外,更重要的事情就是供奉和祭奠祖先。供奉祖先的灵位是放在家里比较显要的地方,把描述家谱系列的神像挂在灵堂中央。供桌上要摆放几种供品,供品一般是核桃,花生,大枣等干果,还有用面粉做的各种花色馒头,如寿桃,佛手,葡萄等形状。供桌上当然要有插香的香炉,有钱的人家的供桌上还有用黄铜制作的插放蜡烛的蜡台。供奉祖先灵位的对联是“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
除夕晚上人们睡得很晚,叫做守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茶聊天,到了子夜,要炒几个菜,喝自己做的稠酒,然后才去入睡。第二天新年要起来的很早,首先要到供奉祖先的供桌前上香磕头祭拜祖先,再去家里的长辈处磕头拜年。长辈要给拜年的后代压岁钱,还要给小孩子花生,核桃,柿饼和糖果吃。那时候过春节没有什么时令水果,因为当时还没有反季节蔬菜水果,不过有小贩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叫卖荸荠,荸荠有生熟两种,任你挑选,也可算做是当时的水果吧。那时候小孩子过年也放鞭炮,但是鞭炮很小很短品种少,家长只给小孩子买很少几只爆竹象征性的放一放,穷人家就根本不放什么鞭炮。给长辈拜年后,全家就吃一年的第一次早饭——臊子面。臊子是用上好的肋条猪肉切成小块烹制而成的,臊子汤里除了臊子还应配以黄花木耳,菠菜芫荽,使其香味悠长。面条是人工擀制而成,既薄且光,用大刀切得又长又细,在开水锅里煮熟后捞出,放进一个温水盆内。食者用筷子捞取适量面条到自己碗内,浇上热腾腾油汪汪的臊子汤,再向碗内撒上些许韭菜末,放入适量油泼辣椒,这便是关中农家最喜欢吃的美食,所以要放在每年的第一顿饭来吃。
大年初一人们要穿新衣服,见了乡党邻居要拱手行礼,致以恭喜发财,新年快乐之类的吉利话。到了初二,就要带着孩子去给老丈人丈母娘或者舅舅妗子拜年。女儿女婿拜年后就应该是老丈人丈母娘或者舅舅妗子给女儿女婿送灯笼。正月初九就是我们老家村子的灯笼会,有许多各式各样的灯笼卖。买灯笼是为了在元宵节挂在家门口和小孩子打着灯笼玩,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这三天是打灯笼的时间。元宵节期间还有许多热闹:踩高跷,划旱船和耍社火。耍社火时先要有一个探马报路。探马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手里拿着马鞭骑在一匹马上,马脖子上带有一串响铃的项圈,马跑起来则铃铛作响,探马所到之处就是社火队伍必经之路。社火队伍的内容无非是一些广为人知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社火队伍的最后是一个汉子装扮成戏剧里媒婆模样,骑在一头牛的身上,胳膊挎着一个竹篮子。竹篮子里放的是小土块和草木灰,路旁的村民和小孩子恶作剧的逗着媒婆玩,他不时的就撒出一把草木灰来报复攻击者并逗大家乐。
春节期间有些村子还要唱大戏,唱大戏就是演秦腔戏。大戏可以是村民们自己演,也可以是请其他村子的戏班来演,这些秦腔戏班子也都是有农民自己组织的业余性质戏班。唱戏时舞台是开放的,邻村的人也可以来观看。这样看了张村唱戏再看李村唱戏,很快就到了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人们才开始新一年的农作。
2010/3/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