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国家的“扫黄打非”工作历来没有停止过,只是最近因为高层领导的关注,使得扫黄一度不断掀起新高潮,此起彼伏,很是热闹。
6 t4 m. K5 [; H 问题是,为什么“扫黄打非”工作年年搞,总是难断根?一个重要根源就是“和尚跑了庙常在”。
. J$ m% a+ G: N) V7 R 依笔者看来,黄祸之所以屡禁不止,有许多根深蒂固的原因。既有思维意识的默许,也有社会环境的宽容,更有广大市场的需求。利益链、需求链、运转链、存在链,环环相扣,相依相伴,渐渐成为“斩不断理还乱”的社会顽症、道德毒瘤。
+ t9 C" m& b; Q" {* w. L) Y 虽然如今法制观念比过去增强了许多,但对道德的评判标准却退后了若干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不少先进的值得肯定的伦理意识与原则,在金钱至上、一切唯利的不良风气熏染下,被淡漠、遗忘、抛弃了,换来的是感情杯水主义、爱情快餐式、家庭虚幻化、性关系复杂化等等的后遗症。% D) D% Q, b/ k" ~4 E
虽然社会进步明显加快,但人际关系却越来越缺乏真心、缺失真情、缺少真诚,尤其是对曾经的谈虎色变的“作风问题”,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已经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少数人从反感到羡慕,从厌恶到参与,从反对到眼红……。这种环境氛围、这样宽容心态,岂能不助长黄色一片?. [. P E/ v0 f6 g7 q [( }
虽然市场化发展了经济,造就了辉煌,但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好逸恶劳的生活态度、沉湎声色的享乐主义等死灰复燃,且越演越烈。尽管近年来,已经对住宿地公开骚扰行为做了专项整治,情况大有好转,但依然是“莺歌燕舞”不断,“酒池肉林”不歇。
) ^% R% E( O6 W, M c 如此这般,实难一一历数。可见,扫黄打非并非没有成效,而是无法获得长效。究其产生的原因,不外有这样几种:
& H1 [: W+ `) x7 M0 o8 @ 一是“流动大军多”。以往扫黄,多是一阵风,雨过天晴后,一切照旧。事实证明,运动式的“清扫”,极难有长效。加上各地活动时间不一,造成大量从业人员“南下北上”“东躲西藏”。即使抓了一些人,不是什么大罪,很快释放,很快归位。
& }1 q" R& K; F& \ 二是“僧走庙还在”。“小姐”撵跑了,容纳、收留、放任、保护她们的土壤还在,一旦时过境迁,万事大吉后,难免不会换了门面重新开始。特别是不少地方拥有的“保护伞”、“黑势力”常常事前通报、事中纵容、事后庇护,给黄业复兴提供极大便利。
6 {) R+ [7 w* l! h6 M 三是“笑贫不笑娼”。市场经济的利益至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沾染了金钱的铜臭味,越来越多的人唯利是图,只要能够挣钱,不管途径、不论手段,也让从业人员后备队伍源源不断。特别是逼良为娼的、拐卖妇女的、欺骗少女的等犯罪活动存在,打击力度效果总是事倍功半。: [& Q) P7 V. R/ g" Z
综上所述,扫黄不挖根,“驱僧不拆庙”,贻害无穷,祸害不尽。只有铲除再产生的土壤与氛围,只有打掉再复燃的温度与环境,才是标本兼治的最佳途径最优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