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贾桂清18岁时,从河北三河市齐新庄镇,嫁到平谷区马坊镇东店村。中途辗转河北与北京两地,在1976年第二次迁回平谷时,丢失了自己的档案。 贾桂清回忆,当时作为单身母亲,一个人照顾家里,并没有太重视户口的事,几年后开始寻找时,两地派出所均表示,没有档案,户口无法办理。 没了户口,就没有身份证,无法享受公民应享受的福利,也没有办理医保,直至贾桂清91岁,依旧是个村里人尽皆知的“黑人黑户”。一家人都很着急,祖孙三代开始接力寻找,经历过两次人口普查,依旧无法办理。 两三年前,一次意外,贾桂清从房上掉了下来,只是吃药没有去大医院治疗。家人劝她去看看,贾桂清说,“没有身份证,挂号都麻烦,而且也没有医保,年纪大了干吗去糟践钱。” “我们都知道,户口这事一直是老人心里的石头。”儿子李立华说,其实这也是家里晚辈们的心事,一是想着圆了老人的心愿,二是老人年龄大了,如果有什么大的病痛,有户口和医保,也能上大医院及时救治,“即便最坏的情况,有户口才能开死亡证明办身后事啊。” - t) d- U/ E/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