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亚森君,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每次去终南山下的高冠,几乎总能见到他,赶上了,我们总能在一起吃饭饮酒。他给我的印象完全是关中汉子的感觉,朴实忠厚。他言语极少,但做事干练,后来才知道他从戎多年。 陌生的是他的书,在这之前我未曾见过,前些日子听说他要出一本集子,让我写篇序文。我不善文字,写序文我不敢当,倒是想认识一下他的画,他专程从户县给我送来了作品u盘,当打开电脑观看时,真没想到,他朴实外表的背后,竟有如此丰富的精神世界。 看到亚森君的花鸟画作品,让我想到了传统花鸟画的历史,我国花鸟画自五代已臻成熟,当时的花鸟画家黄筌、徐熙为代表人物。世称“皇家富贵,徐熙野逸”堪为花鸟的鼻祖,而此后花鸟画不同风格的发展都来源于黄筌和徐熙。花鸟画自古有院体与文人画之别,当时的院体画多以工笔画为主,宋徽宗赵佶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他把中国工笔花鸟画推向了高峰。文人画的兴起成就了中国写意画,明代的徐渭就有“要将狂扫换工描,不求形似求生韵”之说,追求“贱有迹而贵无形”,实际上就是强调遗貌取神,追求神似。这也是中国写意画的特征。徐渭之后的八大山人、扬洲诸子、吴昌硕、齐白石等均受其影响,承其衣钵,成为中国历史上写意花鸟各领风骚的巨擘。 亚森君的画当属写意花鸟画的一类,与传统的写意画一脉相承,写意花鸟中又有重色彩与偏水墨之分,亚森君的画偏于色彩,总体看富贵而华丽。 花鸟画艳而不俗是画家最难把握的一个问题,为此有许多花鸟画家不敢轻易用色,惟恐用色不好落入庸俗。齐白石老人用色大胆,独具匠心,创造了红花墨叶之法,色艳而雅,逐开一代新风。 亚森君笔法张弛有度,游刃有余,每件作品的用笔灵动飞扬,重不板滞,轻不浮滑,用其墨做到浓不痴钝、淡不模糊,反映出极好的笔墨驾驭能力。章法或实或虚,或聚或散,却能因势取法,自然而生动,都充分体现了亚森君良好的绘画素养。 当然,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不止存在于技术层面的表象上。黄宾虹先生曾说;“画有笔、墨章法三者,实处也;气韵生动,处于三者之中,虚处也。虚而兼美,美在其中。不重外观,艺合于道,是为精神。实者可言而喻,虚者由悟而通……”黄宾虹先生所言“实者”我认为是绘画中技之范畴,而虚者则是作品的人文气象,是作品的灵魂,是笔墨之外的品格学养与操守。是需要一个艺术家一生去与参悟与修为。 亚森君刚过不惑之年,精力充沛,意气风发,在艺术的道路上有更大的空间在等待着他,忠心的祝愿他飞的更高,走的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