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养德撰文
宋亚平的山水画继承了唐代青绿山水画的传统,形似严密,用笔工整,敷色艳丽,富于装饰性。画面大都属于全景式的构图,其艺术风格豪华典丽,应归于“贵族文化”的范畴。这种画风源于唐代李思训(653—718),被史家称之为“大李将军”,他开创了青绿山水画的先河,讴歌李唐王朝家天下的盛世江山, 以追求“金碧辉煌”而受到李唐王朝的高度赞扬,并成为山水画的主流。李思训擅长以坚挺的小笔构成画面,而以硬笔填色,从而达到了“风骨奇峭,挥扫躁硬”的艺术效果。如果画家能够“挥扫躁硬”,就一定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这种遗风激活了宋亚平的艺术灵感,使她经常处于激情的时刻, 并在画面上尽可能注入贵族气息。例如《江上青山横绝壁》一作者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山石的神影,令人神往,可望而不可及! 《山色不能随春老》一孤独使我们心神不安,社会使我们深怀恐惧,在自然和社会之间我们宁可选择自然而不选择社会,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游山玩水才能鼓起“活下去的勇气”! 《山列千重静》一太阳落山了,黑暗笼罩着山和水, 由于紧张而战栗, 由于恐惧而焦虑,仿佛可以听到从远山背后传来的震撼宇宙的呐喊!《万壑松山》一“必须蔑视一切模仿的形式,歌颂一切创造的形式;必须扫除一切发霉的、陈腐的题材,以便表达现代生活的旋涡!”现代的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疯狂气质,决不能安于现状沉寂下来。如果艺术家在艺术构成中能够体味到宽与窄、紧与松之间的奥妙,才有希望进入艺术的庙堂”。近年来,密体山水画太多,令人狭隘而窒息,而梳体山水画则一片空白,令人失望而焦虑。宋亚平正在密体和梳体之间进行整合。以开拓青绿山水画的现代境界。
通过青绿山水画的创作,宋亚平已经充分体会到祖国山水的真实性和无限性,并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寓于山水之间。从有限的自我进入无限的超我,融山水于一体。“艺术就是表达一种不可表达的真实,有时也竟然表达了。这就是艺术的似是而非的境界,也是艺术是奥妙所在。”她意识到:精神需要登高望远,行云流水,净化灵魂,使主体意识和客观表象保持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