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森林防火
查看: 2479|回复: 0

卓信艺术家 · 耿建义

[复制链接]

24

主题

24

帖子

834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4
发表于 2015-2-27 14: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 方 新 语 境
  ——油画家耿建义作品赏析
  作为一种外来艺术,油画传入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油画的写意性与本土情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艺术命题。在当下的油画创作实践中,如何才能既吸收西方文化成果的同时,又能领会把握中国本土文化的精神内涵、发展出当代语境中切实有效艺术表达方式,既符合中国文化的自身要求,也符合社会大众氛围需要。西安美院教授耿建义正是一位立足本土文化多元化和文明共享性的全球语境之中,在东方的挥写与西方的塑造中,他把西画的笔意、笔力、笔趣与东方美学形态高度结合,在色彩的并置、衔接、渐变、对比中创造出属于自己写实与写意并兼得东方新语境。
  耿建义似乎有着优越的绘画天性,从小就对绘画艺术近乎偏执的酷爱,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十八岁就与著名油画家罗中立先生同在一期美术刊物发表作品,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艺术天赋,再后来上美院,读研究生,最后竟然放弃了国家机关的仕途,调回美院授业任教。他有灵敏把握画面结构与色彩能力,他的画笔似乎被一只灵巧的神手所驱使,不论他写实的人物,还是写意的风景,画面的灵动和构图的诗意,构成了他绘画的两大特色。他把中国画的意象造型之美引入油画风景之中,有自由独特的图式话语方式,以文人的情怀,寻求着无拘无束的艺术的艺术境界,用手中的油画之笔,书写着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写形与传神的关系,造型与心源的关系。耿建义常常思考着艺术如何从激情四溢的表现方式向含蓄、内敛、反省转换,或者是浪漫主义艺术中那种平静内敛又充满渴望而富有生命寄情的矛盾因素。在经过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看似激情四溢又内心充满渴望灵魂回归的精神释放之后,如何在理性与感性、现实与理想、平庸与超越等矛盾和统一之间寻找东方意境与内心世界的平衡点,并把这种体验用自然的符号、形象和自己特殊的绘画语言呈现出来,力图在个人经验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使自己获得自由与解脱,犹如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造化成心中客观的第二自然。
  他的油画作品题材多样、涉猎宽泛、人物大都以写实为主、景物以写实和写意并重,写意性本土性是他绘画的一体两翼。他的题材取之于山水自然之小景或是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乡间人物、乡村记忆,有一股清新的气息。他十分注重线的韵律以及构图的开合,把油画材质的表现力同中国写意的运笔感觉相结合,追求油画的意向化成为他艺术创作中一条清晰可见的线索。他始终认为:作为画家存在的意义是不仅能够在平凡淡泊的岁月里和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一种崭新的艺术语言,并能不遗余力地去实现它。在美学的观念上,耿建义遵循了中国绘画艺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法规,在观察与表现手法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善于从大自然抽象出本质的东西,然后用缤纷的油彩加以表现,具有写意与写实并存的双栖性。他最具有代表性的《粮食》、《麦子》、《节日盛典》等系列作品中,他以深厚的造型、鲜明的色彩、细腻的笔法、绝妙的背景,栩栩如生的表现出了人物在语境氛围的微妙情绪,触动了乡间记忆中那些或苦涩、或激越的生活场景,让人的思绪一下回到了五月人倍忙的三夏季节,仿佛看见父亲以怎样一种弯腰的姿势,用霍霍磨响的镰刀收割金黄的麦子,又依稀看见年迈的母亲像盼望久别的孩子一样,为充满希望的麦粒准备灯火,清点粮仓。那些喜庆丰收的少女红绸绿衣,一颦一笑,如彩色剧照般还原出生活的本真。特别是人物的眼睛神态毕肖,活灵活现,眉目传情,那种细腻生动地面部表情传递出以目传声的心理特征,让人扼腕赞叹。耿建义用诗情与生活的心态创作出具有审美灵光的作品,以深度的挖掘呈现出人格的社会化特征,以传神的演绎随画作交融共性与个性,用一种源于平凡又超越平凡的价值存在来凸显生命精神的持重与沧桑。
  中国传统的形神观,是中国几代油画家心中挥之不去的图腾,对于境外之境,象外之象的审美追求,构成了当代油画中的尚意之风。油画的唯美图式,彰显画家在创作态势中的自然表达。耿建义的油画作品并不刻意在情节上引人入胜,而是着力从平凡、普遍的生活场面发掘诗意。他善于运用漫射光线的微妙变化,在表现物体的质地、色彩和造型上达到了煞费苦心的绝对精确,却又不使画面看起来有任何费力和刺目之处。创作实践中,他博学众采,融合吸收了吴大羽、胡善余的东方情调,林凤眠的色彩氤氲,赵无极的抒情抽象,吴冠中的民族情结,标示了他对于西方油画在与中国传统学观念的相融中的继承与创新,也展示了他对中国油画与西方油画的接受与再造。他的油画艺术一路奔向原点,很个性化的寻找内心最为不安的变化点,又收敛在以灵魂为精神性的图示的强烈寻找与平衡中。他在语言形式上非常西方,但在感情的深处又传递着东方哲学形式对生命意义深层次的追问。执教多年,他扎根于学、取意深远、自成自然,作品令人过目难忘,既吸收了传统的精华,又出于传统表达的很灵活,赋予了画面独特的变化与活力,毫无学院的墨守成规之气,赋予了他作品的古风遒劲,恰到好处的收放,耐人寻味的色彩,既厚重又有力度,又有轻松的视觉快感,给人一种超越物外,远离世俗的亲切从容的心境,给人们带来一种妙思的唯美,也因此奠定了他在当代油画界的中坚地位。
+ ]0 H+ @' i2 l9 U, W- ~!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