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森林防火
查看: 2284|回复: 3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快速制胜十二技巧之三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9

帖子

691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1

新人进步奖

发表于 2010-6-17 15: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快速制胜十二技巧之三
    【华图教育阅读提示】公务员考试等公职考试判断推理中逻辑判断题考点内容丰富,形式变化灵活,熟悉普通逻辑常识的同时了解掌握快速阅读、快速解答的方法和技巧,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途径。 本文通过实例剖析了逻辑判断快速制胜十二招之确定条件多 排除做首选。



    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逻辑判断题只给出一个确定的条件,只要“盯住”这个条件,快速寻找与条件相关联的其他条件。可有些题给出的确定条件有两个以上,甚至更多,这就有可能在四个选项中有不符合条件的选项。若能直观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则不必运用其他方法。只要把条件代入,并排除与条件不符的选项,就可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关于这一方法的具体应用见下文实例讲解。

    1. 甲、乙、丙、丁是四位天资极高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能确定其中每个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

    已知:

    ①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歌唱家的首次演出。

    ②画家曾为乙和作家画过肖像。

    ③作家正准备写一本甲的传记,他所写的丁的传记是畅销书。

    ④甲从来没有见过丙。

    下面哪一选项正确地描述了每个人的身份?( [2009年北京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4]


A.
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画家,丁是舞蹈家



B.
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画家



C.
甲是画家,乙是作家 ,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



D.
甲是作家,乙是画家 ,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


    答案: B

    考点: 排除法

    华图解析: 1)根据条件①“甲和丙出席歌唱家的首次演出”,推知甲和丙不是歌唱家,排除AC

    2)根据条件②“画家曾为乙和作家画过肖像”,推知画家不是乙,排除D。答案为B
    2. 有四个外表看起来没有分别的小球,它们的重量可能各有不同。取一个天平将甲、乙放一组,丙、丁为另一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天平是基本平衡的。将乙和丁对调一下,甲、丁一边明显地要比乙、丙一边重很多。可奇怪的是我们将天平的一边放上甲、丙,而另一边刚放上乙,还没有来得及放上丁时,天平就压向了乙一边。

    则四个球由重到轻的顺序是( )。 [2009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89]


A.
乙、丁、甲、丙
B.
丁、乙、丙、甲



C.
乙、甲、丁、丙
D.
丁、乙、甲、丙


    考点: 排除法

    答案: D

    华图解析: 1)通过整理题干,可知:甲、乙=丙、丁。

    2)通过:甲、丁>乙、丙,可知丁>乙。因此可以排除AC

    3)通过:甲、乙=丙、丁,丁>乙,可知甲>丙。因此排除B。答案为D

    【提示】 对于题干中条件较多的题,也可把题干条件一一分析,然后得出答案。这种方法相对费时间,为节省时间,可使用排除法。

    3. 某领导决定在王、陈、周、李、林、胡等6人中挑几人去执行一项重要任务,执行任务的人选应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王、李两人中只要一人参加;李、周两人中也只要一人参加;王、陈两人至少有一人参加;王、林、胡3人中应有两人参加;陈和周要么都参加,要么都不参加;如果林参加,李一定要参加。

    据此,可以推出( )。 [2009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A-54]


A.
王、陈不参加
B.
林、胡不参加



C.
周、李不参加
D.
李、林不参加


    答案: D

    考点: 排除法

    华图解析: 1)为直观,我们可将题干中的条件用约定的符号表达如下:

    ①王/李;(要么王,要么李)

    ②李/周;(要么李,要么周)

    ③王∨陈;(王或陈至少一个)

    ④王、林、胡有2人参加;

    ⑤陈,周/-陈,-周;(陈、周要么都参加,要么都不参加)

    ⑥林→李。(林参加,李就一定参加)

    2)根据③“王∨陈”,可以排除选项A“王、陈不参加”。

    3)根据④“王、林、胡有2人参加”可以排除选项B“林、胡不参加”。

    4)根据②“李/周”,可以排除选项C“周、李不参加”,答案为D
  4. 高中同学聚会,甲、乙、丙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一些成绩,成为了教授、作家和市长。另外:

    ①他们分别毕业于数学系、物理系和中文系。

    ②作家称赞中文系毕业者身体健康。

    ③物理系毕业者请教授写了一个条幅。

    ④作家和物理系毕业者在一个市内工作。

    ⑤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过统计问题。

    ⑥毕业后,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再和丙联系过。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008年北京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3]


A.
丙是作家,甲毕业于物理系
B.
乙毕业于数学系



C.
甲毕业于数学系
D.
中文系毕业者是作家


    答案: A

    考点: 排除法

    华图解析: 1)根据题中多个已确定条件可直接排除选项。

    据条件⑤“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排除B项:乙毕业于数学系。

    据条件⑥“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再和丙联系过”推出:甲 = 物理系,排除C项:甲毕业于数学系。

    据条件②“作家称赞中文系毕业者”排除D项:中文系毕业者是作家。

    2)排除BCD后,答案为A

    华图提示: 运用排除法颇具机动灵活性,针对不同的个体试题,可能有不同着眼点或切入点,有的简明,有的相对稍繁。但是,对于应试来说,针对个别试题的个别手段往往没有普适性,应从宏观上把握。

    华图总结:

    快读——确定条件诸多,未必细读分明;

    快解——首选排除方法,辅助推演澄清。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快速制胜十二技巧之三

【华图教育阅读提示】公务员考试等公职考试判断推理中逻辑判断题考点内容丰富,形式变化灵活,熟悉普通逻辑常识的同时了解掌握快速阅读、快速解答的方法和技巧,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途径。 本文通过实例剖析了逻辑判断快速制胜十二招之确定条件多 排除做首选。





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逻辑判断题只给出一个确定的条件,只要“盯住”这个条件,快速寻找与条件相关联的其他条件。可有些题给出的确定条件有两个以上,甚至更多,这就有可能在四个选项中有不符合条件的选项。若能直观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则不必运用其他方法。只要把条件代入,并排除与条件不符的选项,就可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关于这一方法的具体应用见下文实例讲解。


1. 甲、乙、丙、丁是四位天资极高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能确定其中每个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



已知:



①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歌唱家的首次演出。



②画家曾为乙和作家画过肖像。



③作家正准备写一本甲的传记,他所写的丁的传记是畅销书。



④甲从来没有见过丙。



下面哪一选项正确地描述了每个人的身份?( [2009年北京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4]


A. 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画家,丁是舞蹈家



B. 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画家



C. 甲是画家,乙是作家 ,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



D. 甲是作家,乙是画家 ,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



答案: B


考点: 排除法



华图解析: 1)根据条件①“甲和丙出席歌唱家的首次演出”,推知甲和丙不是歌唱家,排除AC



2)根据条件②“画家曾为乙和作家画过肖像”,推知画家不是乙,排除D。答案为B


2. 有四个外表看起来没有分别的小球,它们的重量可能各有不同。取一个天平将甲、乙放一组,丙、丁为另一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天平是基本平衡的。将乙和丁对调一下,甲、丁一边明显地要比乙、丙一边重很多。可奇怪的是我们将天平的一边放上甲、丙,而另一边刚放上乙,还没有来得及放上丁时,天平就压向了乙一边。



则四个球由重到轻的顺序是( )。 [2009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89]


A. 乙、丁、甲、丙
B. 丁、乙、丙、甲



C. 乙、甲、丁、丙
D. 丁、乙、甲、丙



考点: 排除法



答案: D


华图解析: 1)通过整理题干,可知:甲、乙=丙、丁。



2)通过:甲、丁>乙、丙,可知丁>乙。因此可以排除AC



3)通过:甲、乙=丙、丁,丁>乙,可知甲>丙。因此排除B。答案为D



【提示】 对于题干中条件较多的题,也可把题干条件一一分析,然后得出答案。这种方法相对费时间,为节省时间,可使用排除法。



3. 某领导决定在王、陈、周、李、林、胡等6人中挑几人去执行一项重要任务,执行任务的人选应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王、李两人中只要一人参加;李、周两人中也只要一人参加;王、陈两人至少有一人参加;王、林、胡3人中应有两人参加;陈和周要么都参加,要么都不参加;如果林参加,李一定要参加。



据此,可以推出( )。 [2009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A-54]


A. 王、陈不参加
B. 林、胡不参加



C. 周、李不参加
D. 李、林不参加



答案: D


考点: 排除法



华图解析: 1)为直观,我们可将题干中的条件用约定的符号表达如下:



①王/李;(要么王,要么李)



②李/周;(要么李,要么周)



③王∨陈;(王或陈至少一个)



④王、林、胡有2人参加;



⑤陈,周/-陈,-周;(陈、周要么都参加,要么都不参加)



⑥林→李。(林参加,李就一定参加)



2)根据③“王∨陈”,可以排除选项A“王、陈不参加”。


3)根据④“王、林、胡有2人参加”可以排除选项B“林、胡不参加”。



4)根据②“李/周”,可以排除选项C“周、李不参加”,答案为D

4. 高中同学聚会,甲、乙、丙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一些成绩,成为了教授、作家和市长。另外:



①他们分别毕业于数学系、物理系和中文系。



②作家称赞中文系毕业者身体健康。



③物理系毕业者请教授写了一个条幅。



④作家和物理系毕业者在一个市内工作。



⑤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过统计问题。



⑥毕业后,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再和丙联系过。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008年北京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3]


A. 丙是作家,甲毕业于物理系
B. 乙毕业于数学系



C. 甲毕业于数学系
D. 中文系毕业者是作家



答案: A


考点: 排除法



华图解析: 1)根据题中多个已确定条件可直接排除选项。



据条件⑤“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排除B项:乙毕业于数学系。



据条件⑥“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再和丙联系过”推出:甲 = 物理系,排除C项:甲毕业于数学系。



据条件②“作家称赞中文系毕业者”排除D项:中文系毕业者是作家。



2)排除BCD后,答案为A



华图提示: 运用排除法颇具机动灵活性,针对不同的个体试题,可能有不同着眼点或切入点,有的简明,有的相对稍繁。但是,对于应试来说,针对个别试题的个别手段往往没有普适性,应从宏观上把握。



华图总结:


快读——确定条件诸多,未必细读分明;



快解——首选排除方法,辅助推演澄清。



10

主题

19

帖子

691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1

新人进步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培训项目:公务员 选调生  招警  法院检查院 事业单位 乡镇公务员 村官 军转干  基层政法机关考试。
http://www.htexam.com/ShanxiHT/
http://www.htexam.net/xuanke/shanxi01.html
电话: 029-85252619 029-88664872 029-68970999 Q Q:200732588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中路嘉汇大厦汉唐书城8层A室
http://www.htexam.com/Other/NewRecruit/Shanxi01/GK001.asp
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面试交流群
4767887
2010年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
92552813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81295670

10

主题

19

帖子

691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1

新人进步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09: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好热,去游泳···

10

主题

19

帖子

691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1

新人进步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朝鲜队别被拉去挖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