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5 J; t' e: Z" D
3 A" n) W; C9 w% v! K! Q) f' B户县是农业大县,农民富裕则户县富裕,农村文明则户县文明。县委县政府早在2006年就制定了“立足长远、规划先行,富民为先、培育产业,突出特色、因地制宜,试点示范、循序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基本原则,新农村建设工作在画乡大地开展得如火如荼。
3 o1 z( ?& Z' `8 {1 X) ^- O. E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户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向重点村推行了“六个一”帮建推进工作机制,即“一个重点村由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县级部门包抓、一个规模以上企业帮建、一名下派干部驻村、一名老干部督导、一名新农办干部联系。”领导牵头解决了组织协调的问题,部门包抓解决了帮建责任落实问题,规模以上企业帮建解决社会帮建问题,一名下派干部驻村解决了建设工作上下协调问题,一名老干部督导解决了督促检查问题,一名新农办干部联系解决了建设工作的日常业务指导问题。' ?7 ~9 t2 A4 @
* T N* p- o+ H6 G3 m" Y1 X( T建设新农村,村级双委干部是直接的指挥者、参与者。他们的工作热情、业务水平、政治素养、群众威信,是建设工作的命脉所在。为此户县每年不低于3次对重点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帮助村干部分析村情,找准建设工作突破口,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M3 \6 O N' Y$ b/ |
4 X; r* N# h1 J- x2 M6 K$ V7 W
建设新农村,群众的积极性很关键。蒋村镇王坊村的“一袋盐”村级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重点村建设“四步走”(规划先行、基础突破、产业立村、创和提升)工作法,“五合拳”(财政专项资金、涉农项目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小额信贷资金、村组自筹资金)建设资金筹措法,建设工作“九抓手”(抓规划、抓产业、抓环境、抓特色、抓班子、抓投入、抓宣传、抓机制、抓领导),以及苍游乡的乡规民约评议会和庞光镇的村级事务民主管理“五步决策法”(一个核心、两委联席、三权明晰、四项保障、五步决策)等等,都是户县新农村建设的宝贵经验,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聪明才智的结晶。9 Q8 K0 d" v- f2 U7 `8 u9 O" u
为了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建设全面意义上的新农村,户县出台了《创建和谐村庄行动纲要》,明确和谐村庄创建的“三十条”具体标准,并发动县级39个机关部门,组成10个创建和谐村庄服务农村基层工作队,深入全县农村,积极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采取送戏、送医、送信息的办法,树立农民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农民生活素质、文明素质、精神面貌全面提升。
; F. e3 u, z G+ s# M2 W4 o5 B
5 l; Q) @( C& A+ {. w, U/ C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 B: n" g. M- |6 Z, ?6 H9 r# Q$ J( K3 j. @: c2 p# ^
城市,始终是区域发展的带动力量。户县抢抓机遇,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壮大。( ?: i) Y' w" n! A# y; D9 o
1 @* b I3 k% V4 V2 e0 ?. t2 R
培育城市发展增长极。户县抢抓西高新先进制造业向西延伸和西安主城区工业企业外迁郊县的大好历史机遇。提出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私营企业,改革搞活县办国有企业,培育园区经济,特别是在园区经济上县上下了大力气,沣京工业园、草堂寺开发区、草堂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滨河新区、渭河示范区相继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比亚迪汽车、国维淀粉、大唐户县第二发电厂、西安石油大学等一批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户县,极大地壮大了户县的经济实力。
' O& s0 F: c5 f) i2 j$ F& U1 t! W' S0 [3 g
县城日益繁荣。县城框架在迅速拉大的同时,硬件设施不断得到完善,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一条条大道宽畅美丽,街心花园、文庙广场、古槐广场、人民路广场、长虹广场像五彩珍珠镶嵌在户县城区,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四城联创的开展,使县城的角角落落干净起来,靓丽起来。
" K) b8 R: D d7 e0 {3 K! b' F$ K u2 o. o; X* r6 F
小城镇今非昔比。户县抢抓关中百镇建设机遇,加快完善11个镇区和5个乡所在地的水、路、渠基础设施建设和街区改造。2009年,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2064万元,完成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余下、秦渡等成为省、市、乃至国家小城镇试点镇!
1 s; i5 f; U9 g3 o( f5 k" A6 ~
) d0 r+ J. J7 v/ ]4 ]0 d' k, ?城乡共建齐头并进, c& J2 ?& Z5 h' `4 T
) n8 J3 f$ h- |2 d+ Z
近年来,户县县委、县政府瞄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把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作为着力点,全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稳步推进,城乡建设齐头并进,亮点突出,多姿多彩。# f. Y( A- L3 ?- }2 {
! z8 i0 v$ k, v+ A% y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数字是枯燥的,也是鲜活的。新农村建设以来,市县累计投入资金15074.8万元。完成村内街道水泥(或柏油)硬化375.75公里,修铺排水渠涵212.3公里,安装照明路灯7881盏,建成全民健身广场17.5万平方米,修建垃圾台(池)547个,完成农户改厕14203户,基本实现村内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村庄绿化、亮化、美化档次全面提升。鼓起农民钱袋子是农村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户县优质粮食、特色瓜果、无公害蔬菜、优势畜牧业为主的四大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已经形成了特色显明的渭河现代农业产业带、中部平原精品农业产业带和秦岭北麓旅游观光产业带“三带”格局。2009年,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90元。
" w5 K9 h- t7 i: s' _( l' u
8 G- `! U) R) d! S- L, b+ a; ]
: K. R7 [- k- v& _4 s$ ]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夯实工业反哺农业的强大基础。依托沣京工业园、草堂科技产业示范基地,着力发展园区经济,打造工业经济突飞猛进的增长极。目前,沣京工业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规模进一步加大。草堂科技示范基地内主干道路已基本建成,服务于企业生产生活的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配套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投资40亿元的比亚迪二厂、宝德自动化、企业加速器等企业已进入基地,正在开展厂房、宿办楼等建设工作,年内可完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新增投资企业5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2家。民营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
* y) D: y. q. U; {2 F+ m1 T! Q7 ?/ J+ z
“和谐共享,全力改善民生,让农村人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强力打造城乡发展新格局”。这是户县县委、县政府对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幅“如画新农村,优美新城乡”的美丽画卷一定会在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的户县人手中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