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提示:在陕西省物价局的网站上,输入恩丹西酮最高零售价为84.80元。也就是说,如果以出厂价为基准计算,这个药的利润率高达2000%左右,比此前曝光的芦笋片(暴利为1300%)还要暴利。8 Q; Z. T; g; x! o% E, s" v& k( [' b
. L Q1 Z4 u. \0 ]( m, ~( @% o3 L7 Y( l) q, @: c
央视《新闻1+1》5月27日报道 《新闻1+1》2010年5月26日完成台本$ f: v. Q/ W$ Y
——利润2000%!药价虚高,只有更贵!
$ f3 o; |; x% t q' c 主持人(董倩):
) [# B5 `* w5 M0 B$ d 欢迎收看《新闻1+1》。" B$ @) i% `% F& g6 Q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我说的是药价。上周我们的节目报道了一种叫做芦笋片的药,它的暴利是1300%,今天这个记录轻松地就被另外一种叫做恩丹西酮的,也是治疗癌症的药给打破了,这种药的利润居然是2000%。我们先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k: ]0 a) p7 ?; i8 u
(播放短片)
: h$ F4 q0 J3 ] ^5 a6 _6 }: F 解说:, e/ v3 S- {: u. X
一直到今天,公众对于利润率高达1300%的芦笋片事件的讨论仍然没有降温的迹象,在整个国家正在推进新医改的背景下,大家需要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 }1 h4 \1 _* s7 ^6 D: m
字幕提示:) `# I7 l% }' H& N8 a
2010年5月25日新闻
$ v6 r! y6 a9 o9 u, [9 Q 主持人:7 i4 E: l1 }" F9 x' [$ s
国家发改委将会采取四项措施来加强药品价格的管理,进一步降低虚高的药品价格。
2 i. D# j' w( v 解说:6 q$ ?9 D7 [' y$ \& U3 r0 H
昨天国家发改委宣布,要进一步采取四项措施加强药品价格管理,加大对流通环节恶意加价,牟取暴利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降低虚高的药品价格,这四项措施包括,对属于企业自主定价的药品,加强市场购销价格调查,对政府指导价药品加强成本审核,建立基本药物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改进药品价格管理方法。5 l, v8 g; L4 o8 ~8 Z0 N
一周前,在北京举行的2010全国深化医卫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也表示,要切断不合理利益链条,解决药价虚高问题。* \) h r- O0 g8 p5 ]! H1 U, n+ O
目前发改委就正在全面摸底排查,寻求治理药价的良方,出厂价15.5元,到了患者手上就变成了213元,今天全国各地的芦笋片价格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 I9 n% `6 {3 {) [ 郑丕贤(本台记者):
, A* b( j% a+ {! E6 F$ k, M 现在是我们节目播完之后,几乎是全国各地所有的医院,已经暂停销售了,买不到了已经,医院就不开这个药了,医生也不开这个药了,所以这个药现在目前在药店是没有卖这个药。意思就是说,现在如果患者想买这个药,买不到。
& R' c% a$ X( L- x- H 解说:
5 N% K; L# I. A: Z) G) Q2 i0 A+ F 舆论剑指芦笋片下架,但是创造1300%利润率的芦笋片绝非独孤求败,今天有媒体在刊载发改委相关举措的同时,就配发了另外一种药的相关情况——恩丹西酮,也是和治疗癌症有关,也是同样令人惊叹的暴利。3 H2 \( _3 N, B0 S9 `
有国家正式批号的恩丹西酮原料药,每公斤的市场价为6万元,可以分装12万5000支,8毫克的针剂,平均每支的原料成本不足一元,加上包装及工资、管理等费用,成本也不到四元,而在医院的零售价却是每支80到90元。
1 v( _0 Y3 O2 y) ]# G2 z8 I 在陕西省物价局的网站上,输入恩丹西酮,我们就可以清楚地查到一支恩丹西酮的最高零售价为84.80元。也就是说,如果以出厂价为基准计算,这个药的利润率高达2000%左右,比我们此前曝光的芦笋片还要暴利。8 L# m6 J. D( G4 L& t6 n
郑丕贤:
$ T% n$ h- m+ {; g) U3 j) Q, X 我了解到不是一个品种是这样,还有其它品种也是这样,出厂价只有医院零售价的十分之一,或者是七分之一,八分之一,这种药是很多的。
4 `: |( [7 v0 |. a5 u- s 解说:" _+ ?( K0 q5 _( i8 n+ j
药价虚高,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暴利药在压榨着百姓的钱包?究竟有多少本该救命的药,却在以要命的价格出售。
: g. _, W' t# A, }# I9 d% U 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正在修订药品价格管理办法,降低招标采购等市场交易价格的方式方法还正在探索中。
7 `! U1 z, x* D! Y) J 人生病,用药治,药价生病,到底用什么方法治?天价药的根源究竟出在了什么环节上?它会不会让我们此时正在努力推进的医改再次出现问题?发改委此次推出的四项措施能解决群众关心的高药价问题吗?$ D# i' n' w% {! n; Q; o
主持人:6 @# f8 ^/ r) m; s# c( z2 X2 s& j
王教授,上星期我们关注这个问题的时候,利润率是1300%,今天再关注这个问题已经到了2000%,下周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的话,有可能到20000%。当然咱们言归正传,你觉得出现这么高的药价,药价虚高,核心的问题到底在什么地方?
' z2 h2 F2 \8 f+ I6 V* Z 王锡锌(特约评论员):# O+ ?4 c/ ]# [- g& P
我觉得这个价格过高,无非是两个方面出了问题。第一个问题可能是整个市场,医药的购销,我们表面上看是一个市场,但这个市场已经被严重地扭曲了。可以说药的病,一方面是市场流通体制出了病。5 X8 |: a8 h3 D' ~3 P- S* S
主持人:6 B+ \7 i: M& r
市场的问题?
1 }; T) v6 l& e; d; J 王锡锌:0 Z# Q7 V3 k: \) k. L# D
对,这是一个。
4 h' A/ m+ H L1 ]+ M$ ` 另外一个我们也知道,流通机制环节太多,消费者没有选择权,没有任何博弈的价值,所以政府来监管,但政府的价格监管看起来在某些环节也出了比较大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指导价格本身就虚高,所以这两方面如果同时失灵,那带来的的确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U0 i' S0 p$ |$ n
主持人:! |* D! n1 ~% ?/ {+ |
您说的是市场失灵了出现了问题,政府的指导价也失灵了,所以出现了问题。: |8 Y, p+ z$ g% F+ t
我们就回头看发改委出的四个,有人说它是狠招、猛招,我们就看看狠在什么地方。刚才您说的企业自主定价问题,发改委的举措是要加强市场购销价格的调查,对于政府指导价的问题,发改委说,要对政府指导价的药品加强成本审核,您觉得他能解决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 @( y/ S2 E& i5 e, p 王锡锌:) a& b& v: r) T( c/ m! {3 T- h
发改委开出这样一个,我们姑且把它叫做药方,有人说是猛药,我觉得它的核心其实就在于想强化价格的监管,因为我们现在市场上一部分是政府定价的,这个可能这一次没有去说。主要是企业自主定价的,企业自主定价,在定价这方面好像企业说了算,但是流通环节我们知道,环节太多,每一个环节都要加码,这里面购销价格的监管,其实就是要使得流通环节不要过分地增加所谓的利润,抬高价格,防止暴利,这是一个。% e, U* [( o+ G" p. \2 B
另外一个,对于政府发布指导价这些药品,最关键的政府如果要发布一个精准的指导价,前提是什么,前提必须是要能够摸清药品的生产的成本,如果你摸不清楚,情报不准,信息不灵,最后就像我们上一次看到芦笋片,价格部门说,我们的确有一些不作为,不到位,因为信息不灵,所以有许多药品如果指导价,在成本核算上没有搞清楚。8 W& j) z) }/ N# A4 z$ V
主持人:7 |7 z1 q: g' A' X+ ^4 D1 \9 [
那他怎么知道?, C- c" Q8 d \; X" C/ s3 M P+ O
王锡锌:1 p+ }9 y$ d7 b
可能高价格往往是被指导出来。8 C) l! D2 _4 d5 [6 y+ G& A
主持人:
" p1 W5 z4 ~: z+ X( \. w# D 好,接下来不妨再听听另外一位业内人士的观点,我们下午记者采访了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的副会长王波,听听他怎么说。4 ?7 p$ D* r+ W# ^+ u; w
王波(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
+ l, V, I) b* d+ W4 f1 l 你们报道里举的四川的例子,这个企业我去过,这个例子其实还不够典型,还有比它的价格差异更大的,药品的价格,就是经过的环节越多,它的价格差异就越高。缺的是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定价,价格形成机制是什么,坐在办公室,就能核对出真实的价格吗?原来我们叫成本加成,就是说你企业报我的成本是多少,然后这个成本,我们给它留所谓的多少利润。但是这个事情就是说很难调查清楚,到底真实的成本是多少。1 ~, q/ r/ b) O- Y! b; `
主持人:
3 m4 [; B K5 I) O: ]% X 王教授您看,我们比喻一下,发改委对这这种病也是对症下药,但怎么能避免药价,就像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这种虚高的问题一样,发改委这些药能够真正起到作用?5 f* @, }, O9 f% _
王锡锌: ?! V( K% q' G8 R* |! C
我觉得猛药不猛药,我们现在还不能看出来,但最重要的,也许在这个阶段,我们是看到,它可能是一个真药,为什么讲真药?的确是命中了,就市场监管这个环节来看,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价格一定得控制住。如果你想控制住的话,最重要的是摸底,比如说政府指导价,我们刚才提到了,政府指导价,如何把价格摸底摸出来,刚才我们通过王波会长谈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如果要想让发改委开出的这个药真正地发挥实效,可能有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我们接下来肯定要好好做,那就是价格摸底,如何避免像王波会长讲到的,坐在办公室里填填表,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可能,这一剂虽然是我们想把它变成一个猛药,但最后产生效果可能还值得我们怀疑。8 K# {" Z1 o3 t
主持人:
# g/ i' e6 o: F0 m `# ~ 我们这个环节稍后再继续。 w+ k8 |! g) v T" f5 ?" V
我们都知道人病了是要吃药的,但是如果药价生病了,又要吃什么药来治呢?我们的节目稍后继续。
1 k1 b1 j# X6 a$ n9 u 字幕提示:
* ^) i* y( y! e- }4 c) c9 A4 N; q 郭志球(湖南省物价局副巡视员):1 W8 h, h' i, t. z8 [
芦笋片的直接生产成本是每瓶6.83元,完全成本每瓶13.39元,公司给经销商的平均供货价格是每瓶14到19元不等。
+ L) w6 x0 I/ y) k 记者:
$ A7 c) ]. N4 p( Z! A 这是什么时候进的这个药?3 A+ Z8 b W# {6 k
湖南省医药公司、财务工作人员:- ]; f# ~- l& w- i! g3 V$ Q6 d4 V
这个是12月4号发的货,12月8日到的。6 @9 Z! `3 c$ g$ R* U. U
记者:! s( Y' L( E7 }3 B4 E# c/ A. O1 P
进货价是多少钱?! l2 k. P6 |- O" V
湖南省医药公司、财务工作人员:
6 e) @% z: k9 y$ N2 F 15.5元,因为这个是签合同价。4 D6 @ W: D( i# H% v
解说:
7 o) v* ^8 F( H: B8 E' d/ ~ 生产成本为6.83元,湖南省医药公司拿到的出厂价是15.5元,但是到了医院,卖给患者的售价是213元,这是粗略的一条药品利益链。
9 Z$ @* v5 w% j# H$ \1 Q, ^9 X 十天前,人们首先对芦笋片在湖南创造的利润率奇迹所震惊。其后人们再次对芦笋片在全国都能创造同一个利润奇迹的能力所震惊。相关信息显示,芦笋片在广东江门是190.08元一盒,黑龙江184元一盒,河南133元一盒。* s5 X3 I- U2 n" \
众所周知,政府集中采购药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招投标限制药价虚高,让患者拿到一个合理的药价,但是这一程序为什么没能管住芦笋片呢?( J! [9 ~/ L) l6 m8 `6 [ t
郭志球:
' p b6 I* E- S0 @1 D2 ~6 F 只有经过竞价、议价和专家评标,形成的中标价格才能在医院销售。根据我们初步了解,这个品种当时没有在湖南中标。% ?* }7 u; T/ B
解说:3 J7 R8 ~( B7 v; h9 P# i
在芦笋片事件被曝光之后,湘雅二医院新闻发言人曾对记者表示,我们希望媒体好好剖析一下此事,干脆把整个利益链条全部揭开,看药品的暴利到底被谁拿走了,我们很冤,我们医院也是事件的受害者,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表态。
8 p* b+ H+ f. L1 V$ p/ U 几天前,湖南省成立了由省纠纷办牵头,卫生、物价、药监、工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芦笋片事件暴露出来的相关问题,那么调查情况究竟如何?比如药品采购招标的过程是否合乎规范,今天我们分别拨通了湖南省纠风办主任和跟踪报道此事件的记者电话。
( e0 h q& |! L, K8 Q" [, }! Q 湖南省纠风办工作人员:. L1 Q, I# `# q' _$ m+ l2 ~
我们正在组织调查,就是从进价,从用品,湖南市场的需要,还有整个这些相关情况,我们都要搞清楚的。 k' i* Q: r/ c4 X/ K ]6 M
记者:; P0 \, [! q I5 T9 h e
媒体报道存在官员参股的情况,我想问一下这块咱们调查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6 T8 A) D! T0 D
湖南省纠纷办工作人员:
* f; q# \1 N$ ` Q$ R1 R 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官员)参股,现在我们还在调查阶段,具体时间也不能说哪个时间完成。
8 H: A' q- y% t3 Y 郑丕贤:
8 T/ z( r* l( ` (调查)涉及到商业贿赂,所谓的医生收回扣这个问题,他们也在调查这个,已经动员医生主动上交。4 t: A! L" j5 _1 }0 {- N1 P
解说:
1 r3 D$ \; S# L2 H 另外在整个政府药品招标采购过程中,受委托负责招标的湖南振湘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到底是不是长沙许多大型医院所言,是一家代表政府部门的“红顶”公司,一切也许还需要等待调查组所公布的最终结论。
0 _7 O0 z" j. g) Z: V n* `. C- \ 而值得注意的另一个背景是,新医改方案两个最重要的难点,一个是基本药物制度,一个是公立医院改革。. } k& I9 Q' D; j8 m2 i' L: E( F
其中自去年8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布以来,其相应的配套文件,如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的若干意见,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直未露出卢山真面目。相关政策也迟迟未能出台,可能直接导致药品在招标采购中无法可依,让新医改的效果也受到牵连。$ _% e; |0 d& W$ A( ]0 F
此外,在整个药品集中采购的链条中,芦笋片的生产商也向大家呈现了事实的另外一个侧面。
2 H0 m3 y i$ b6 o0 L0 [. h 王卫军(川大华西药业公司湖南办事处经理):( i6 J( i3 v' p& n+ @/ x$ R
给医生80,小医院都给不了80元,大医院给80元,就算80元。
6 S9 ^8 U7 |% d, y. t 解说:
! k' ^# E# F4 M; G0 e M 这是记者调查过程中拍摄下的一段录像,据这名经理透露,湘雅二医院每个月销售芦笋片总数在1100瓶以上,医药代表卖一瓶芦笋片的利润在100元左右,总的药品利润超过十万元,这些钱的分配涉及到这个利益链条的很多环节。包括医药代表、医生和医院药品采购负责人。其中开药的医生获利最多,一瓶芦笋片可以拿到80元左右的药品回扣。
7 m4 x0 ^0 m8 K8 ^1 X; M" Z 今天面对国家发改委针对高药价推出的四项新措施,公众在期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创造了1300%利润率的芦笋片,的确值得我们好好解剖。; ~: x5 P5 Y; u) w" E" k
主持人:9 F ^5 ]2 O# _6 X0 G/ h' N9 W, r
的确是值得好好解剖,我们在说芦笋片,从十几块钱的出厂价,然后政府指导,就指导成为了两百多块钱,这个指导的过程,是哪些职能部门参与了?如果是执行发改委这些治疗措施,还要这些部门的话,那我们怎么能够再相信他们?
6 c* O7 H8 h2 M6 N2 y7 @ 王锡锌:; i+ P, T( U' n. x4 Z; S" a
其实这里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就是整个由生产出来到医院这样一个流通环节,当然这一部分可能是需要其他多部门联动。就发改委这一块儿来说,它最核心的是一个价格监管问题,但价格监管问题其实以前也有,谁来监管,当地物价部门,可是我们如果要解剖芦笋片这个个案,恰好可能出问题最大的就是指导价,这天花板本来是用来指导高限价的,可是你这个天花板太高了,留出的空间很大,这时候指导价的制定就成为核心问题。
( H; c8 c5 ?# H4 w3 P7 P 主持人:
7 _$ H8 i, G2 ] 所以说刚才那个问题,如果说是同一拨人,原来是他们指导出来的,现在要执行发改委的规定的话,他们能执行吗?4 D+ T6 ^) ?+ G) N
王锡锌:2 d/ V& C& b% T6 H9 g/ O- A) a2 y
其实如果做价格调查,因为我们讲的发改委四项措施里面,价格调查,价格摸底其实是核心,而价格调查、价格摸底谁来负责,职能部门,最主要的还是物价部门,而物价部门往往又是当地,按照管辖权来说,当地的物价部门。所以这一部分人能不能够真正地把这个价格摸清楚,情报搞准确,可能是落实发改委未来政策关键。4 P7 I! M- K7 z" o" T
主持人:
) ]$ c' m; p- F% \8 S& G$ m( P 没错。
0 [& N5 v* N) L; P( k& d 有人这么说,药价这么高的利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流向医院了,医院在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前不久我们的记者也采访过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的会长于明德,我们听听他分析一下医院在整个链条中的作用。
( ?, Y2 F; h( G 于明德(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6 g( u# I2 V+ a a, b
政府都想要药品价格降低一些,但是你防不胜防,因为需求方是医院,医院是医药企业的“上帝”,医院需要什么,需要怎么做,那么企业必须去满足它,否则你就得不到这份合同。
) y) x9 r0 H6 R0 r* t, F 医院希望,希望这个价钱高一点,希望给我多一点,企业拿什么给它多一点,就得把价格做高一点,从中拿出一部分再给医院送去,这才能满足医院的要求。
3 e( A% _1 H C6 x1 i" E) I0 s 主持人:3 c4 h6 V9 B9 S) _" G9 |. B
很多人都说医院有问题,但是我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刚才短片里面湘雅二医院说了一句他们也有苦衷的话,这么说,“我们希望媒体好好剖析一下这件事,干脆把整个利益链条全部揭开,看药品的暴利到底被谁拿走了”,这话里有话?
7 O# ]$ l! w: {: w 王锡锌:4 l5 p0 B5 f; ]. A4 \! A' s
医院可能感觉到挺冤枉,因为现在我们谈到整个药品的高暴利,暴利到底流向谁,这个链条很长,现在可能很多人分析,包括刚才里面我们记者拍到的那位经理,他也说了,可能一个芦笋片80块钱就到了医生这里。所以医院,医院在这里有点叫委屈,我想可能第一是心态上,他可能知道很多情况,他心态上有一点不平衡,为什么不平衡,可能这里面想到,第一个医院可能心知肚明,医生在这个药品最终端的销售上,他可能是关键,刚才于会长讲了医院是需求方,是“上帝”。但是真正的对药品的出口终端两说,医生可能是上帝的上帝,因为他处方权,你消费者没有选择,患者没有选择。
# O1 y0 w5 D* O. ?/ ], p+ ~ 所以他可能讲到,在医院之外有医生,可能还会涉及到整个链条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代理商等等这些利益链。
; I" j( z, K1 l# w2 H/ F- w0 t 主持人:
: L0 H, ?1 V5 b! i7 q+ H( |) @ 你说医生和医院难道不是一个共同体吗?( Q" {# `1 t! ^% O S6 {" I3 ^4 z
王锡锌:
. e! w, f. S; I 可能我们从面上看到的,台面上看到的,医院拿到的只是15%的加价提成,就是这个利差问题,而且15%医院还可以说,我这是符合规定的,发改委有规定,所以他感觉到,最大头不是我拿来的。
7 b, H$ x! G. k+ `) G& ~8 K' C 主持人:
- i8 x: J$ O( {7 H 但是除了医院,跟医有关的之外,医院的话里面,是不是还会意指其他的部门?: D9 s7 J/ l1 T( i! Y. I- x3 ?8 ?
王锡锌:. I; M. Z' Q2 e* J" U5 S1 j
我觉得如果你从销售的链条来看,既然有这么高的利润差,有这么高的价格差,有利润。$ U7 N+ [, N2 k7 w" l# x) X! F# z
主持人:
) g4 g* M) S4 i' C% i2 \6 b 可不是医生和医院都拿。2 {/ Y! G4 Z/ d! ~ ]
王锡锌:
' _! X$ j8 E6 Z$ [7 s 这里面可能包括像我们看到,我们就可以分析到,我们国家税收这块儿来看,价格的差距里面,要征收增值税,增值税17%,那你一个芦笋片十几块钱出来,到两百多块钱卖出去,价格差别很大,这个价格如果严格,销售链条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法律的话,它要交17%的增值税,这个价格差。
; n# n; h0 V& i 除了增值税之外,还有营业所得税,营业税,所以这里面,可能医院也在抱怨,这里面可能我还有税收,可能政府地方和国家财政里面,也有一部分拿出来,所以我觉得这里面话里有话,不过我倒是觉得,真正我们应该把利益链条全部展现出来,看看利益到底流向哪里,因为在这里我觉得非常关键,这些利益本来应该是,它是从消费者、患者那里拿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的政府也是冤大头,因为有许多药品是要进入医保的,要报销的,其实政府也白白地拿出这些钱来做冤大头。
. V& j0 w' r; d6 u4 M" j, k3 L 主持人:
1 w4 a7 ^, u6 @& C 刚才您说的17%的增值税还有营业所得税,这是我们在合理合法的面收的这些钱。其实还有一部分钱,比如说医药代表和医药公司之间采取一种不合法的手段开具的,这也是在里面起到很大的作用。8 b5 X% r7 i7 x6 e' c8 a
王锡锌:$ V1 N1 d/ B5 N
其实我们看到,就一些医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