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5月11日下午消息,4月CPI同比涨2.8%,不仅创出年内新高,而且创下2008年11月以来18个月的新高,市场预期未来三个月会继续升高。通胀压力在加剧,对此,很多市场人士认为二季度末加息的可能性有所增强。
" i6 {# i4 z) j: @% G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4月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2.8%,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6.8%,工业增加值增加 17.8%,四月新增信贷7740亿元。) l: v+ a1 U1 h
食品价格是推高CPI主角5 y* i2 p& I% `
4月份CPI延续一季度以来的稳步回升趋势,同比上涨2.8%,与上月相比,同比增幅扩大了0.4个百分点。
+ L- t# T9 j- y1 i4 Q& e+ ` 其中,食品类大幅上升5.9%,拉动CPI上涨1.9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4.5%,拉动CPI上涨0.6个百分点。/ w& ]& h( f! l3 B0 `) N' |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推高CPI的主角是食品价格,尤其是蔬菜的价格。数据显示,4月份蔬菜价格平均走高24.9%,蔬菜对物价总水平提高的贡献超过90%。
/ n) G' A, z A8 ] R; c* b 交通银行(6.59,-0.14,-2.08%)金融研究中心熊鹏认为,“4月CPI增速加快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普涨和正翘尾因素所致”。包括了开春以来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的“倒春寒”造成蔬菜供求关系失衡;当前能源、运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以及过多的经销环节,必将增加蔬菜产销成本;大量游资炒作使得大蒜等农产品(14.78,-0.88,-5.62%)成为金融工具,从而出现“蒜比猪贵”的离奇现象。
0 ]0 U7 f" J4 u% Z; w- A 另外,全国生猪及猪肉价格恢复上涨,且涨幅有扩大趋势,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PI的走势。 . h5 r7 N) ~8 a; p
短期通胀压力继续加大+ D1 X& I9 _- P" w& t: {2 c* @
尽管3月份CPI走低,但是并没有降低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当前,物价仍处于上升通道,各种新涨价因素和正翘尾因素导致短期通胀压力继续增大,中长期来看,总体物价水平仍将持续回升。
5 D+ d1 i c/ g$ B0 B, n 广发证券(34.90,-3.08,-8.11%)策略研究小组表示,未来几个月通胀形势很可能加速上升。3 S' l, g; S- e
交通银行熊鹏也表示了赞同,他指出,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加大了通胀压力,CPI在二季末或至全年的高点。海通证券(11.63,-0.42,-3.49%)首席分析师陈露则认为这个峰值可能在三季度出现,或许是4%。. y8 o& k- `2 y& c [! V
不过,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银河证券经济学家左小蕾便认为,“CPI环比增长0.2%,也就是新增价格水平的上涨仍然是温和的”,她认为这在政府设置的3%的可承受水平之内。
1 C; |8 S! N/ G6 \3 V) h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比较担忧地指出,数据表明此次政策组合不恰当(在没有收紧公共项目投资的情况下就急剧紧缩信贷)。政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开始显现。如果短期贷款(以及对制造业部门的贷款)继续被挤出,预期私人部门融资成本的提高将加剧明年CPI通胀上扬的风险。
$ A9 C4 w# |4 J# b2 A 经济强劲增长是共识
9 ~4 ]9 v( G# l9 |, J 早在经济数据公布之前,机构便普遍预测4月经济将强劲增长。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验证了市场的预测,我国经济处于强劲增长的态势之中。3 [' S+ [2 g0 ?9 v- d
长江证券(12.55,-0.50,-3.83%)认为,首先,地产及出口投资增长过快导致上游资源品价格过快上涨。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稳定在26.1%,而地产开发投资高达 36.2%,新开工增长也达到64.1%,因此房地产投资依然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主力。. G1 Y3 M. [3 P6 k* d$ ?# ]3 U
从数据上看,PPI大幅超越CPI显示出,经济已然走向了过热。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了过热的区间。
) T, `: ^- Q' A! e% o) i9 z 4月经济数据显示,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了17.8%,尽管与上月的18.1%相比有所下滑,但仍然处于相对较强的区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则比上月增加了0.5个百分点,达到18.5%,高于市场预期。同时,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至4月同比上升了26.1%,同样高于市场预期。5 F6 C" u7 r t' a! h0 [3 T% n
从这一系列的数据观察,刘利刚认为中国经济的向好势头仍然非常明显。
' K3 ]) V7 Q5 ]$ A* R" y$ I" | 在经济继续向好的背景下,长江证券认为,5月份CPI上行几乎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而这恰恰是挑战央行加息的前兆。不过孙明春指出,鉴于这个月早前已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0基点,不认为央行会6月份之前加息。
! R/ [2 j4 Y/ K 5月新增信贷仍将维持高位
( x, l' x+ u) @* l" I3 [ 4月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96%,增幅比上月末提高0.15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740亿元,分别较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 2633和1822亿元。
; Q( V1 @9 ~. y& `. y$ q- i& ^ 对于4月份最终的新增信贷规模,安信证券认为结果显著超过了市场的预期,与3 月份相比,新增票据融资转正是4 月份新增信贷规模上升的重要贡献力量。
2 X2 d$ V1 W F' v" h9 k$ v 4月新增信贷之所以被认为是超预期,监管层对于货币投放节奏有着严格的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据银行人士称,投放遵循“3322”的节奏。
8 b7 A; A$ ~1 `" C+ q/ U 不过,近期央行和政府可能会重新评估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国金证券(16.35,-0.62,-3.65%)认为,信贷投放可能会出现微妙变化,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节奏有所放缓,5月新增信贷依然维持在高位,预计已然会达到7000—8000亿元。3 }. `3 w4 t* [; H6 }
而考虑到我国通胀上行压力的增加,国金证券预计利率可能在二季度上调27个基点。& q! n0 H" m, c3 P# h
数据不是股市下跌罪魁祸首; V: D C4 _5 R8 m0 D
无论是从CPI走势上观察,还是从新增信贷数据上判断,尽管对于加息何时到来市场上存在着分歧,但是加息预期已然形成。从大部分专业人士的预测看,二季度实现首次加息的声音似乎显得更为强烈。( t$ Q$ t/ Q: _; l
就是在美国股市10日扭转连跌四日的局面走高,道指创下一年来的最大单日涨幅时,沪指全天呈现出了单边下跌的走势,振幅逾百点,盘中最低至2638点,创近一年的新低。
4 [9 s3 g9 [/ \ p2 d% D6 F 有分析认为,4月经济数据出炉后,加息预期对市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A3 A% b! E+ ~" }. T( S# a0 [- R 不过也有认为加息预期并不是股市下跌的罪魁祸首。: F" A) j7 R3 t8 ?
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汪异明指出,存款准备金率已再无上调的空间,6月份加息的可能会比较大。但是他认为这不会利空股市,相反,如果真正加息,对股市将会是利好,市场可能会出现拐点,地产股和银行股的机会都比较大。
# g6 D' E# v; {) E; e6 i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也表示,4月经济数据不会对股市形成强烈的影响,近期大盘的下跌依旧是针对市场从1664点到3478点快速上涨的一个中间调整。他认为,今年股市震荡调整的形态或许还将持续较长的时间。 ?2 Z' q5 I3 W% b+ K$ l. }. U
2 t: K i& S& g" |; P' c8 l5 @5 z2 {8 ] 对于股票市场而言,一方面实体经济的流动性继续受控,可预期未来不会出现实质的逆转;另一方面,A股ROE上升的趋势可能已经在一季度走过拐点,因此安信证券继续对股票市场持有谨慎态度。(超彦 发自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