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与命运抗争英雄,叫俄狄浦斯,人们之所以几千年来一直传诵他,主要是因为他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和命运斗争,并且给我们留下了流传千年的三个问题: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人又要到哪里去?可能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不尽相同,但这个古老的命题一直吸引着人类前行。
时空转换到西元2010年的西安石油大学新校区,可以将这个命题具体化:大学生是什么?你从哪里来?从西安石油大学走出向哪里?如果按照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加上第四个命题:我在西安石油大学可以做什么?
对于上面的四个问题,本贴试图给出一个答案,欢迎拍砖灌水!
第一个问题,大学生是什么
词典中有解释,我赞同下面一个定义:“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定义其实说了大学生应该是什么。也就是大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大学生自然而然生活在大学里。说到这里,也就说到了我们的新校区。
对于来看帖子的童鞋而言,西安石油大学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至少她还是你关心的一个对象,如果你不反对,还可以称她为“母校”。在中国的文化中,对母亲的尊重是无以复加的。之所以冠以“母校”这样的一个称谓,是因为这所学校在每一位同学人生的道路上会给你前行的动力,无论你是否愿意接受,每一个在西安石油大学呆过的人血液中都流淌着石油的味道。老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因为我们和学校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情感上我们深爱着这个学校。连狗都做的到的事情,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怎么可能做不到?
也许有人会说,正是因为这是我的母校,我觉得她应该更好,现在有一些不好的地方我很不满意。
艾青先生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能理解很多童鞋的感受,很希望自己所在的学校比自己兄弟呆的学校要好的多的多。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学校,我们这个校区,都还在发展。2009级是新校区迎来的第一批主人,学校有一些条件没有完善,但是肯定慢慢会好起来。
具体的问题:
A:选址
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就是在一个小镇上,美国很多大学都选址在小镇或者乡村,比如University of Georgia,比如普林斯顿。我们学校的新校区选址在这里,现在确实存在不方面之处,但是大学的发展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是很多人看不到的,我们学校将来发展的潜力也是很多人没有看到的,更何况,没有了喧嚣和浮躁,这个地方难道真的不是踏实学习的好地方(声明:本人一直在新校区,8要拍我是站着说话)。
B:餐厅
不知道是有幸还是不幸,我在北京、湖北、湖南、广东、山东、内蒙和陕西至少去过26所大学的食堂,到现在为止,除去北大,没有哪个学校的学生说自己学校的食堂好。另外,就西安石油大学的新校区和老校区的饭菜质量、价格相比,确实新校区有一些窗口的口味和价格都不好,但是总体而言,还凑合。
另外,我以自己的胃向诸位看帖子的达人保证,以本人的经验,新区的饭菜(除去剩菜剩饭)还算卫生。
C:教学楼西边的小路
我还真的没有见过在花园啊,湿地啊或者风景非常漂亮的地方没有铺的和110米栏跑道上的栏那么整齐的石板路。以我的看法,那条小路就是为了让人在闲暇之时观赏风景用的,留给黛玉一样的姐姐丛中漫步的,不是主干道。
如果有事情可以走主干道。免得煞了风景~
D:充饭卡
答:已解决。
E:车棚
答:已经在论证、选址。
F:宿舍
有人对宿舍检查有怨言,但是如果你知道通过检查消除了多少火灾隐患,通过检查让多少同学养成了整理好自己卫生的好习惯,通过宿舍检查让多少人知道了洁身自好最表层的含义,也许,对宿舍检查的怨言也就少了很多。
很多人觉得宿舍检查是为了给领导看的,其实,也许更多的是给十年、二十年后的你做的。
G:网络
据说学校专门租用了光纤传输,流量绝对够大,(看学校的主页,今天已经对网络进行了改进,看效果吧)但是学生宿舍中P2P用的太多,大量的资源都被占用了。如果要骂,还是,骂那些BT下载或者隐藏在宿舍中占用大量资源的网络吸血鬼吧。PS:免费的大学如果实在用着不爽,好像到处都有广告推销呢,自己花钱解决得了。
第二个问题:你从哪里来?
这个问题并不是要查你的户口,问你是不是贫下中农。勒内·笛卡尔的名言“我怀疑故我存在”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换言之,这个问题是要问人存在的合法性,置换到当前的语境下,就是作为一个大学生的合法性。
这里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你凭什么说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难道有了学生证,坐在大学的课堂里听课就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了?我想,传说中的大学生还应该有其他需要提高的地方?
正如苏格拉底转述德尔菲神庙上的话:“认识你自己”,也许,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千年之后的克尔凯郭尔在思考完这个问题后写出了《恐惧与战栗》,也许我们没有这样的心情,但是有时想想也许,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知之后,才能更好的把握生活。
其二,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拓展、素质的提高、心态的成熟、人格的完善等等方面都有衡量的标准。我想,可以把所有的方面用两个字来总结--成长。换言之,来大学是来学东西了,无论是为了科学还是为了工作,都是要来大学里成长来了。来学校不是为了享受马尔代夫的阳光沙滩和普吉岛的海水(当然,如果有更好),或者说,生活的重心应该放在如何让自己成长的更好一些更快一些上,而不是其他方面。
第三个问题:你要到哪里去?你从西安石油大学走出向哪里?
哲学层面的探讨稍后继续,现实层面上,考研、出国、很好的工作、工作、失业、不能毕业是上面问题的几个备选答案。按照正常的伦理价值来考量,很少有人会选择后边的两个。事实上,人生也就是为了让一个又一个好的可能成为现实,避免那一个个不好的可能出现。黑格尔把现实性和可能性的命题讲的很透彻了,这里不再赘述。问题是:如何才能有好的结果,避免坏的结果?
答案就在你自己手里握着啊!
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个目:就是要培养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人才。我觉得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无论到了什么年代,总需要有人去实实在在的做事。如果真的能做到“四实”,毕业后的去向一定很好。或许有人会说:现在的就业压力……我们的专业……这里不想过多的说,转述我校省级教学名师樊玉光教授的话:我们的学生在高考后是土木那批大学生里名列前15%的优秀学生(因为一本基本没有扩招多少,三本和独立院校扩招较多,我们学校的生源是非常好的)。只要学生不虚度4年,工作的问题肯定不在话下。
也许,在一个春天来临的时候,踏踏实实做一个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比在网游中冲杀更让人心里舒服。
老话讲,求人不如求己。大学最核心的就是提供了一个可以去掉浮华与喧嚣,可以让自己学习更多东西的地方。举个例子,武汉大学的哲学泰斗邓晓芒,文革后因为不让高考而只能考研的牛人,看他对大学到底怎么理解(网上可以搜到晓芒学院)。
第四个问题,康德式的追问:我在西安石油大学可以做什么?
答案很简单:做一个好人。
解释三句:
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
能够尽量做到好样的
让这个社会,至少让你周围更好一些
有个叫勃兰特.罗素的人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差异即美德。这个也许大家都知道。允许和你不一样的声音出现,并且尊重这些声音是最基本的美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在大学期间是多么的勤奋。在1890年上大学的时候,他和怀特海、摩尔、麦克塔格特以及经济学家凯恩斯(这些人都成了大师)一起共同讨论、共同成长。他们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相互鼓励、支持、努力学习。
也许,良好的情绪和氛围也会让我们在人生的路上走的更好,也许,明白了一些事情,好好的做好一些事情,我们之中也会出现名垂青史的人物。
也许,现在是该关上电脑背上书包,叫上你的死党,去自习的时候了。
此致
敬石油大学的未来之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