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靳应禄 于 2014-8-22 17:53 编辑
- X3 \$ Y% X0 B# ^8 e8 S+ }1 r! s
% e4 O J$ v5 P& w1 X 刘茂功与固体推进剂 作为大型军工企业,惠安对国家的贡献是肯定的,在诸多成绩中,意义特别重大的当数“固体推进剂”的研发成功。 众所周知,所有飞行器都须有动力,子弹、炮弹的动力是无烟药,火箭的动力是推进剂。惠安厂在筹建之初的宗旨是生产单基发射药。可是,我们的老前辈们绝对不满足现状,想搞更高级的东西。当时派往苏联学习后来成为惠安厂总工程师、厂长、陕西兵工局局长的刘茂功同志就是这样想的。其从苏联学习回国后,就捉摸着研发复合药。在当时的厂长陈化争少将和总工程师朱瑛同志的支持下,“悄悄”成立了科研所——说悄悄,是因为中苏协议中并没有提及复合药,名不正,言不顺,也自然没有专项经费。搞试验找几间工房并不难,但连个牌子都不敢挂;所抽调的人虽经过严格挑选,却不敢大张旗鼓。其原因就是迥避苏方专家,不想也不敢引起苏方专家的不高兴。否则,会引发争议,甚止会影响"大局",那可不得了。
! @6 ]' D0 Z. j5 }. a6 }$ o 当时的科研条件极其简陋,科研人员完全是“瞎子爬山”,艰难摸索。由于采纳了技术人员改变配方的建议,解决了不稳定问题,“固体推进剂”诞生了。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钱学森院长获悉此重大喜讯后,亲临惠安厂视察,对此项成果给予极高的评价说“你们厂此项成果,为我国固体火箭的发展、提前,争取了两到三年时间”——在科技现代化的时代,这两三年要迈多少个台阶啊! 之后,国家按战略、战术分类,航天和常规兵器分工,惠安厂属常规兵器系统,遂将此项重大科研成果,连同一批科、技人员一起划拨到了航天系统——因为有了这航天的动力,才催生了航天部。
: o% s% W" D( `. l$ U% b+ _* ]; r ) @, n. u9 j) {, \
5 l$ r5 a" R# v8 p; o+ `$ N' V
) N' I6 G, Z) W) z- F; P0 g
) D. U) e5 c& ?2 s/ g4 u% V
7 {8 i! z- w) w% x; J3 F/ s8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