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森林防火
查看: 2706|回复: 0

卓信艺术家·高岩

[复制链接]

24

主题

24

帖子

834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4
发表于 2014-6-27 15: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开高岩的画,扑面而来的是那中国西部特有的连绵山峦;那层层堆积、广袤无垠、深厚沉稳的黄土地;那黄土地上茂盛的荒草、蕴蓄着生命力量的枯树;还有那宁静、安适的高原人家。
那穿越时空的沧桑、那积淀着历史的厚重、那生存的艰辛、那生命的倔强、那灵魂的宁静和祥和,都透过浑厚而质朴的黄土地以及洋溢着眷恋深情的笔触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紧紧吸引住观者的视觉,打动观者的灵魂。
三十多年来,高岩始终如一自觉的致力于山水画创作。
三十多年对绘画艺术的艰苦探索,在大量的山水画创作之后,高岩呈现在这里的一幅幅水墨家园之作,可以说是洗尽铅华见真颜。
他的山水画,鲜明的呈现出大西北黄土地地域文化和长安文化的特点。
他生于黄土地,长于黄土地,黄土地既给与了他苦难、艰辛的生存经历,黄土地也给与了他顽强生存、勤奋努力、倔强不屈的生存意识和性格,黄土地塑造了他的灵魂和人格。对黄土地那熟悉的面孔不能割舍的眷恋以及深入骨髓的相依之情,成为他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如果说艺术的真谛是心灵深处爱与真的显现,那么,高岩水墨家园之作就是他借助黄土大漠对那生命家园眷恋深情的艺术表达。
高岩童年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绘画艺术天赋。
少年时代出于对绘画的天赋爱好,那些在家门前、在庭院里昂首阔步的大公鸡,安卧在树下自足的反驺食物的老黄牛,还有那传颂在乡村人们口头的关于战马和英雄的故事等都成为他绘画的对象。在那个缺乏视觉享受的年代,他的那些天真稚气又充满艺术灵动之感的作品,简直就成了乡村大人和孩子的视觉珍品,有些作品至今还被老家的一些乡亲珍存着。
十八岁入伍后,他曾随部队在甘肃武威、金昌,陕北榆林一带驻扎。那不同于出生地关中平原的黄风大漠、连绵起伏的丘陵山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给高岩以极大的视觉冲击。更触动他灵魂的是那些遍布大漠戈壁的骆驼刺。那些矮小的骆驼刺,面对戈壁沙滩那极其艰苦的生长环境,从不低头屈服,即使在飞沙走石的狂风之夜,它们的每枝每叶都坚挺地刺向天空。在它们身上呈现了西北大地的豪气与阳刚,它们顽强地表现着高原上的力量和希望,世世代代向人类传递着大自然内在的生命激情。少年时代父母在政治风浪中饱受摧残的经历,使高岩深切体验了生命的孤独;成长过程中寻找个人出路的顽强挣扎,军营生活的艰苦磨练,无一不考验着高岩逆境生存的能力。看到戈壁大漠这样的生命景观,高岩的灵魂被深深打动。他说:“在骆驼刺这种矮小、倔强、不屈的植物中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它们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人生世界。” 渴望表达这种景象的愿望强烈的冲击着一颗年轻而易于激动的心灵。在完成部队作训任务之余,他将所有的空闲时间用于写生,他用那流畅的线条,勾画出对连绵起伏的丘陵山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的感觉和心目中那代表生命意志的荒草、枯树形象。这段时间的写生作品中一开始就表现出他那蕴蓄着生命激情的笔法和自然而又大气构图特点,这些特点奠定了他以后山水画创作的基本艺术风格。
为了表达来自灵魂深处对西部苍凉、悠远、雄浑、深厚、广袤、神秘、潜藏着巨大的生命力量景象的热爱,他三十年如一日,苦苦探索最能表达自己灵魂渴求的笔墨语言。他深入中国传统绘画领域,他广泛吸收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他临摹宋元明清的山水画,探寻传统笔墨技法;研究近现代大师张大千、徐悲鸿、石鲁等,学习他们创新的笔墨语言。细细研读历代文人画,汲取文人画“取象寓意”的艺术表达方法。常年身处故都长安,汉唐丰厚的文化遗产处处熏染、侵润着他,给他提供着得天独厚的艺术滋养。他从北魏石碑、汉代石雕中揣摩领会那浑厚、质朴、大气的审美特点,从唐代壁画和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中对比学习平面色块的运用技巧,从远古彩陶艺术中获得自己对色彩的真实感觉。长时间的理论探索和广泛的艺术实践,使他的创作融汇了传统绘画与现代艺术的精髓。在近乎知天命之年,高岩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他开始用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灵活、自由的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黄土家园如痴如狂般的生命情感。
从此,他的艺术生命之能量如溶岩般喷发,他的作品开始入围国内各大画展,并频频获奖。
从此,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犹如广袤的、黄沙漠漠的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颗挺拔、苍翠的松柏,站立在中国国画艺术茂密的丛林中,传承中国画不衰的艺术生命力。
观高岩的画面,首先是那古朴、神秘、深沉又温暖的色调,直接将观者的视觉紧紧吸引住。在高岩的内心世界,黄土地生命之色是如此的古朴,我们似乎看到了西安半坡遗址那神秘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的色彩。他以天赋的艺术才华直接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表达了与祖先对生生不息的黄土地近乎一致的色彩感觉。
在他的构图上,黄土地几乎占了画面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那深厚无比、层层堆积的黄土地,是那样的雄浑、博大;那点缀在画面上的几棵枯树,几间房子,几户人家,使黄土地更显沧桑、浑厚、稳重深沉,拥有毫不动摇的承载力。高岩以这样的构图,似乎在为自己内心深处的“黄土家园”塑造着亘古恒定的纪念碑。那些安稳的、宁静的、和平温馨的人家,都在诉说着关于黄土地深处的文化情结——厚德载物。
他的笔触为画面带来的并不是宁静的情感,那流畅绵延的线条感,使那连绵起伏的丘陵、山脉,层层堆积、辽阔悠远的黄土地都呈现出“信天游”般悠扬、绵长、孤独、寂寞、忧伤、深情而又激荡人心的优美旋律。
生命的激情和灵魂的宁静,使高岩的画面充满了艺术魅力,也体现了一位天才画家艺术感觉的和谐与完整。
他的画面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那彰显内在蓬勃的生命力的枯树、枯草。干旱荒漠的大西北似乎处处给人枯寂的印象,但是枯寂中却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他说:“就在那光秃秃的小枝叉中我也能看到生命的张力。”因此,他的作品中,一丛丛的枯草,没有任何的衰败迹象,而是在寒冷的狂风中,呈现出风中那茂盛的、铺满大地的强大生命景象,写实的笔法及画家那经典的审美追求,使他的作品如《秋草离离》《古塬》《秋色如歌》等具有难以遏制的视觉吸引力。他画中那挺拔、宁静的枯树,生长在房前、屋后、崖畔、土坎、谷底,它们繁华落尽,依旧从容,与寒风共舞,与白雪共眠;接受骄阳的烤炙,汲取黄土的滋润。在《高原新居》《秋韵高原》《高原人家》《厚土》等作品中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静美、宁馨,从容、安适。在高岩的作品中,枯草、枯树既是对西北大漠、黄土高原那严酷世界里蕴含和潜藏着巨大生命力量的赞美,又准确的表达了画家灵魂世界对心灵家园那宁静、温馨、安适、祥和的精神追求。
高岩的画面符号,似乎带有农业社会的典型特征,比如传统的农家房屋、院落、山里人家、自在安闲的牛羊等,但是,却不能简单地用目下流行在艺术领域的怀旧情节来概括高岩的作品。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它“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之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高岩的画面中的艺术符号呈现他个人的艺术直觉,表达他灵魂深处对世界和生命的理解,他给那些人人熟悉的物象符号重新注入了自己的气韵灵魂,于枯枝枯草中照见了蓬勃的生命,这就是所谓的妙悟天开,智慧地表达着天地秘密。这是高岩作品的艺术价值之所在。
诚然,面对农业社会的急剧转型,传统的生活方式快速解体,怀念即将失去的古老生活方式的情绪,弥漫在今天每个有着农业社会生活记忆的人们心头,困扰着人们的灵魂世界。艺术具有抚慰人心的功能。高岩那种刻骨铭心的对黄土地的情感无疑符合了这一时代大众内心深处的情结。生命深处的家园意识以及对根的追寻,使高岩的画作蕴含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