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森林防火
查看: 1518|回复: 0

网友神论:中国工业基础能力!不看后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5 10: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W3 e# Z" {9 N1 O7 Y( U# [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但大而不强的特征仍十分突出。我们研究认为,这与我国巨大的工业体量和规模极不协调,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重要原因,而且越到基础与国外领先水平差距越大,难以支撑整个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
  一是严重制约了整机、系统创新能力的提升。部分关键基础材料、零部件(元器件)不能自给,大量依赖进口;没有集成的基础,无法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整机及系统设备;部分整机行业沦为比较典型的“组装车间”,如计算机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元器件主要由国外掌控,许多电子信息产品的自主创新和竞争能力无从谈起。
  二是成为我国工业产品可靠性差、质量低劣、品牌难以创立或持久的主要制约之一。部分基础产品可靠性低,性能、质量难以满足整机用户的需求,导致一些主机和成套设备、整机产品陷入“空壳化”、患上“软骨病”。如国内涡喷、涡扇发动机主要轴承,由于材料和加工质量问题,其寿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近100倍。
  三是成为产业自主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瓶颈。先进产能比重低,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工业产品普遍产能结构性过剩,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如我国高档工程机械中的液压件和发动机基本依赖进口,两项占整机成本比重高达30%~50%;数控机床配套的高档数控系统95%以上依赖进口。
  四是成为影响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软肋。产业技术基础体系缺失,难以支撑行业发展,不能为企业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先进工艺推广应用程度不高,一些整机企业只能依赖廉价的资源成本扮演国外企业的“代工厂”。
  五是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症结所在。国民经济建设及工业生产所需的“四基”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价格高、供货时间无保证,成为一些重要国产化工程的卡脖子环节。
  我国工业“四基”发展严重滞后,产业将被锁定在中低端的状况,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不能尽快改变这一局面,随着长期支撑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低成本优势趋于减弱,我国工业将加速“失血”。特别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一旦遇到外国禁运可能会发生“心梗死”,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
+ l9 e* j, g+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