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森林防火
查看: 1757|回复: 1

甲午海战不该直接归咎慈禧和军购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2 14: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又甲午年,甲午海战惨败已过120年,该为慈禧给予“局部平反”了。拆穿那段历史谎言,与我们今天的中国梦也直接相关。

慈禧早就被妖魔化了,但是我们应该公正看待历史,海战失败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我指的是两个流行多年的解释,说中国与日本之间爆发的1894年甲午大海战大东沟海战),中国战败直接责任,一在慈禧太后,二在北洋水师军购官员。因为,慈禧挪用海军军费建造颐和园给自己祝寿,而且卖国忍让;军购官贪污军费而没有为军舰采购足够炮弹。其实,那都是错误的解释。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J, Y4 @  E( N1 i1 s( D
# W, V& }& E7 a3 Z$ S( I# B+ c

先说海军军费问题。挪用于颐和园工程的,是海军衙门经费,而非北洋海防协饷,这可以理解为今天的海军司令部机关经费,而不是海军舰队采购装备的经费。而且,慈禧挪用的工程款早在战前就已经归还。

中国海军军费远大于日本。北洋水师从1861年筹建到1888年成军这27年间,清政府投入海军经费一亿两白银,比同期日本海军多67%。研究历史的都知道,衡量交战两国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同时期军费开支规模。那么把甲午海战失败责任上推给慈禧不提供充足军费的话,怕是说不过去了。

海军装备实力也是中国强大。北洋水师铁甲防护力和火力都遥遥领先于日本海军。北洋水师与日本舰队铁甲舰数量比是6:1,中国遥遥领先;200~305毫米大口径火炮之比是26:11,我方遥遥领先。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当年日本海军在装备上完全不具备挑战中国的取胜希望。只“定远”、“镇远”两舰就能够消灭日本舰队,甚至可以说,把中国其余军舰和日本的舰队全部消灭也不成问题。因为,日本当年最大军舰排水量4278吨。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和镇远都是世界一流铁甲舰,排水量7335吨,比最大日舰大71%,也比今天7000吨级的中华神盾导弹驱逐舰还重。黄海大海战定远镇远两舰受日舰重点轰击5个小时不沉,足以说明问题。当年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裴利曼曾称:“日方不能全扫乎华军者,则以有巍巍铁甲船两大舰也”。而日舰只要挨上一发定远舰305毫米口径巨炮的爆破弹,就得喂鱼去了。

所以,有了亚洲最强、世界一流的两大铁甲舰,按装备说是有把握消灭日本舰队的。而且,即使甲午海战失败之后,只要不消极避战,而是派出两大铁甲舰,照样足以拿回制海权。可是窝囊的是北洋水师龟缩军港最终被歼灭于港内。制海权的出让,导致甲午战争陆战海战皆败、割让台湾,导致明治维新30年后的日本信心大增,此役被认为是“日本帝国兴起”的开始,燃起日本“称霸亚洲乃至世界的信心”,又过了10余年日本打赢日俄战争,进一步确立了日本军国主义称雄世界的野心,后来险些灭亡中国,还一度打得美军和英军丢盔弃甲。

为什么两大铁甲舰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而导致甲午战败以致日本帝国兴起?其实甲午海战整个北洋水师都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因为没有足够的爆破弹,虽多次击中日舰但很多炮弹不爆炸。这在两部甲午海战的电影故事片里也都提到。主力日舰吉野号中弹不少,日本旗舰松岛号遭重创失去战斗力,但都未被击沉。据中国镇远舰上协助作战的美国人麦吉芬记载,原因是日舰所中炮弹只是穿甲弹,不是爆破弹。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8 G9 H# y- o' E, S: a
; v9 `9 L) S  T( u1 {; b' f

多年来,流行的战败原因第二种解释是军购官贪污军费,而没有为军舰采购足够炮弹。也就是说甲午海战的战败原因多年归于朝廷腐败和军官腐败。这种解释使很多人易于理解,愿意接受这种解释。可是,我们把失败统统归咎于腐败就能心安理得吗?其实有更深层的原因。

真相是,北洋水师战前拥有充足炮弹,仅大口径爆破弹就多达3071枚。据戚其章、王如绘主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披露,清朝直隶候补道徐建寅的奏折《北洋海军存库备用各种大炮弹子数目清折》等文件,拆穿了“炮弹不足”的谎言。据徐建寅统计,参战的定远、镇远等7舰的存舰存库炮弹,仅爆破弹一项即达3431枚。其中305毫米口径炮弹403枚,210毫米炮弹952枚,150毫米炮弹1237枚,120毫米炮弹362枚,……

另有今天历史学家姜明教授的结论可以佐证:2008年12月5日凤凰卫视马鼎盛的《甲午疑云》节目里,姜回答弹药问题时说:“305毫米爆破弹243发,够用。”

再说了,从常识也足以判断:投资一亿两白银去组建27年才成军的北洋水师,会不会买得起巨舰却买不起或没想买炮弹呢?有悖常理。而且成军以后没有打过大仗,没有大量弹药消耗,怎么可能缺乏弹药?

既如此,把战败责任归于贪官不采购充足炮弹的那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战败主要原因是炮弹不够,可是充足的炮弹在哪里?不在军舰上,而是在基地仓库里睡大觉!历史学家姜明在电视节目里也说:“估计没有运到舰上而在仓库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3 K# J( I/ s7 P1 ^$ O
+ u0 ^! N; t, O7 m5 z

我排列了一下中日甲午战争的时间线,看出一种很奇怪的现象: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日舰吉野号炮击中国方伯谦舰并击沉我运兵船。7天后,8月1日中日互相宣战,朝廷正是基于遥遥领先的海军力量对比才决策对日宣战的(所以把批准宣战的慈禧仍斥为卖国忍让,是不成立的)。又过了47天,9月17日才打响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从宣战到大规模开战,一个半月还多,海军在干什么?为什么不从弹药库向军舰上补充炮弹?

关于没有带足炮弹,还有一个现象是北洋水师“司令”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消极避战。可是这消极避战,也解释不通不带够炮弹的心态。避战该怎样避法?自行解除武装就能避战?自裁示弱就能避战?看来北洋水师对于宣战以后的危险的战争局势,还存有侥幸心理,在心理上和行动上都远远没有真正去备战。即使是不备战,最起码也该学学街上叫花子,带上一根防身的打狗棍那种自卫心态吧?怎能不具备防身能力就出海面对敌国炮舰呢?

慈禧批给了北洋水师比日本多67%的军费,购买了世界一流的铁甲舰等比鬼子强大得多的装备,还批准了对日宣战,那后面的事情她就应该像今天美国总统那样只管听战报了,因为政治决策人对海军给了钱和装备,开战决策也做出了,剩下的事情,能不能打赢,就看军人在海上的能耐了。军人自己不带够炮弹导致失败,说明没有起码的常备不懈意识(只会英勇献身是不行的),责任该自负。慈禧对清朝总体腐朽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但是在黄海大海战失败问题上,她在这个局部的直接责任应该得到“局部平反”,她应该负有国家层面的领导责任。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120年后的甲午年,甲午失败的糊涂认识仍在散布。我去山东威海参观刘公岛北洋水师旧址,看到的所谓纪录片,还是在重复批评慈禧和贪官的责任。

所以,不要出了问题就上推朝廷下推贪官,明明是有充足炮弹睡在仓库里。也就是说,北洋水师这群留学西洋去学海军专业的军官们,虽舍得为国家牺牲生命而战,却没有带足炮弹就出海执行作战任务了!应该从深层的自身素质上找原因。

其实,古今中外很多错误、失败,都能从失败者自身素质上找出原因,大到世界大战成败,小到一个学生的文化考试不及格,道理是想通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j" H0 R+ R8 c$ v" U4 [6 R/ C% l  i# e: ^7 b0 G& ~% m' [- x

我说过中国梦里最要紧的是******梦。今天还要说我们应该做“素质梦”。素质,军人素质包括常备不懈,全民素质包括严格自律和进取心。日本广岛亚运会开幕式散场后,全场没有遗留垃圾。这样的民族自律的高素质,令人敬畏,值得学习。做“素质梦”,应该提高全民严格自律和精益求精的素质,不是犯了错误上推(朝廷)下卸(贪官)而不自省。(更多涉中日较量内容见本人新浪播客和博客……/zhouxudong1及本人出版上市了的评论选集《新闻评论精要与案例评析》)


" [1 G& s# i7 \" t

29

主题

341

帖子

62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6233

新人进步奖小有名气灌水天才幽默大师靓妹or帅哥知名人士

发表于 2014-2-14 16:24: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洋海军司令丁汝昌,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该懂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